夜裡,等吳彩玉睡熟了,林慧悄悄起身進了空間。
今天白天收進來的那個抽屜就靜靜地躺在小木屋的門口,林慧拿起來仔細端詳了一番,終於發現了端倪。
原來抽屜底部有個夾層,由於整個抽屜遭到了外力破壞,才導致了夾層裡面的東西差點露餡,好在讓自己給發現了。
林慧小心翼翼的開啟夾層的開關,終於見到了裡面放的物品。
不大的夾層里居然有一條鑽石項鍊和一個玉鐲以及五根小黃魚。
鑽石項鍊璀璨奪目,由許多小鑽和一個大吊墜組成,鑽石吊墜足有拇指蓋大,看上去流光溢彩,璀璨奪目,想必價值不菲,估計今天看到的亮光的就是它發出的了。
再看這個玉鐲,它整體顏色呈深綠色,純淨水潤,細膩通透,連林慧這個外行都看出必非凡品,於是忍不住就將它戴到了手腕上,居然還挺合適。
收起了鑽石項鍊和小黃魚,林慧開始幹正事,那就是種玉米。
林慧先是按照張建設教的步驟挖了一個又一個土坑,忽然,彎腰的時候手腕上的玉鐲脫落下來,落到了黑土地上,林慧不由慶幸:還好是鬆軟的土地,鐲子不至於摔壞!
於是俯身準備把鐲子撿起來,卻發現本該有鐲子的地上居然空空如也,林慧不死心的在土裡扒扒撿撿,還是一無所獲,真是奇了怪了,明明剛才就掉在這裡的,怎麼會不見了?
突然,林慧心裡不禁有了個大膽的猜想:玉鐲是不是被土地給吸收了?
土地吸收了玉鐲之後會發生什麼變化嗎?
可是林慧起身又四處看了看,目測四周的土地好像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原來的大小,就是土壤的顏色似乎深了一丟丟,但是今天只是第二次進來空間,林慧也不敢肯定是不是自己的錯覺。
算了,先幹活吧,趕緊把玉米都給種上,林慧估摸著偷渡了三四斤的種子進來,種滿這塊地綽綽有餘。
林慧一個人挖坑埋土幹了大半夜才種了一多半的地,搞得自己又累又困又餓,實在堅持不住了才出了空間重新躺回床上,倒頭就睡。
第二天早上林慧是被吳彩玉推醒的,儘管覺得渾身睏乏,還是匆匆吃完早飯跟大家一起去上工。
晚飯後,等所有人都睡下了,林慧悄摸的進廚房把木桶和水舀子收進了空間。
等吳彩玉睡熟了就進空間把剩下的玉米種完,又用舀子逐個澆水,忙完這一切才出空間。然後假裝起夜上廁所把木桶和舀子還到廚房,免得隔天早上起來做飯的人發現不對勁。
整個生產隊的人忙活了三天,才把80多畝地的玉米種完,又用了一天的時間種了十幾畝黃豆。
玉米和黃豆都是用來交秋天的任務糧的,至於大傢伙的主要口糧紅薯則還在育苗,要再等些天才能移栽到地裡。
第四天下午下了工,一夥人就去張木匠家去取訂做的盆子、箱子和草蓆。
林慧還額外做了個木架子放在床尾,箱子放到木架上就不用挨地,免得受潮。
兩個盆子一大一小,小的洗臉洗手,大的用來洗澡。晚飯後吳彩玉去了陳露屋裡串門,好讓林慧先洗,林慧小心把門插好,閃身進了空間。
看著黑土地上冒頭的小芽苗,林慧愕然,她才兩天沒進來啊,怎麼玉米都出芽了?
雖然只是一點小芽,可這生長速度明顯不合常理啊。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能重獲新生,還有了空間這樣的大殺器,哪一項不是逆天而行,與之相比,植物生長速度比常規快這一點也就不難接受了。
而且這樣也好,早點收穫能早點利用這玉米改善自己的生活,這些天每天頓頓紅薯,吃的嘴巴里流酸水。
說到吃,林慧就想掬一把辛酸淚!
這幾天都是張建設做飯,每頓飯不是蒸紅薯就是煮紅薯,吃的大家胃裡直犯酸。
楊紅娟和陳露好似都已經習慣了,新來的幾人忍不住提議,能不能換點別的吃食,張建設直喊冤:“咱知青點的工分都不高,分的糧食只有都要成紅薯才能勉強混個肚飽,我也沒辦法啊!”
趙磊耿直道:“那你能不能換個做法啊,做成饅頭或者窩頭、餅子都行啊,每天不是蒸就是煮,吃的人吐酸水!”
“我不會啊!”張建設無奈的說道。
眾人也沒法子,又不能餓著肚子不吃,只能忍著。
其實吃紅薯打嗝、放屁還能忍受,便秘才讓人最痛啊!
知青點的廁所位於正房西側和圍牆之間的夾道里,夏天的旱廁,每次在廁所裡待一會,就能出一身的汗。
廁所的空氣裡充滿了未發酵的糞肥的味道,還不時有綠頭蒼蠅飛過,那滋味,誰蹲誰知道!
林慧想起來就心有慼慼然,不由期待著空間裡的玉米能早點收穫,好改善下這糟糕的伙食。
林慧自從發現玉米出芽後,每天上下工的路上都在尋摸著能吃的植物,尋思著移植到空間裡。
看林慧對這些野菜什麼的感興趣,張建設說有空帶林慧去知青點的菜地去看看。
林慧這才知道隊裡給知青點也劃了兩分的自留地,其實就是菜園,就在離院子不遠的地方。
春天的時候幾個知青也隨著村裡人的大流種上了菜,但是,因為幾人都不善打理,也不肯上農家肥,導致了種的菜不是長勢不好就是長出來了被蟲吃,漸漸地草都長的就比菜旺了,摘不到什麼菜,就更沒人管了。
林慧現在正是對可吃的東西感興趣的時候,看到這兩分長滿了野草的的菜地直叫可惜。
於是這天吃完中午飯,林慧費了不少口舌動員了知青點的所有人去重新整理那塊菜地。
除了楊紅娟說自己頭疼要歇著,其他人也都來了,畢竟菜有了收穫也能進自己的肚子。
六人用了一箇中午的時間把菜地裡的草都拔了個乾淨,露出了稀疏的菜秧來。
居然種類還不少,常見的黃瓜、番茄、豆角、茄子都有,就是長勢都很差,黃瓜和番茄早就該架秧了,也沒人管。
另外還有一種差點被當成雜草拔掉的植物,張建設說是荊芥,是本地特有的一種菜,味道獨特,涼拌、做湯、做餡都可以,這個長勢倒是不錯,生命力挺強的。
很快這天就輪到了林慧做飯,這天林慧提前下工到知青點,燒了點水和麵做窩頭,蒸好之後又用菜地掐來的荊芥葉子打了個湯。
林慧做好飯見眾人還沒回來,就回房間插上門進空間給玉米澆水。
進了空間,只見眼前一片綠意,滿地的玉米都長到了半人高,而一起種下的生產隊的玉米到現在還沒發芽,這生長速度可著實驚人!
玉米地角落裡有幾顆與眾不同的植物,是林慧這幾天上下工路上零散的收穫,一種是當地一種叫“黑天地”的小漿果,果實是個小圓球,成熟之後是黑紫色,甜甜的很好吃。
還有一種姑娘果,等它外皮變黃了剝開露出裡面黃黃的果實,吃進嘴裡酸酸甜甜。
這些都是村裡小孩子尋常找來當零嘴的野果子,加起來也不夠塞牙縫的,最多隻能用來甜甜嘴,真正想果腹,還得靠這些玉米!
幸好這些玉米種在空間裡極為省心,林慧只是時不時的給澆澆水,地裡既沒有長雜草,也沒見生蟲,每棵植株還都長得挺健壯,看著就非常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