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這一走,就是兩年。

她先是南下去了剛剛回歸的港島,先前她之所以會簽完字之後,還在中州停留了那麼久,就是在等通行證下來。

只是,此時的港島遠不是林慧曾經看到的那樣包容。

因為這個小島被外國佔領統治多年,本地居民思想被同化嚴重,而且兩岸經濟條件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不少的差距,種種原因之下,本地居民對內地人很不友好。

因為林慧剛過海的時候衣服仍舊是穿的原來的那些,看上去很土氣,要不是她粵語和英語流利自如,就險些也被人歧視了。

後來,雖然她換上了時髦的新裝,住進了豪華的酒店,所遇到的無不對她客氣有禮,可是想到剛剛先前的所見所遇,仍舊覺得心裡不舒服。

原本她過來港島是想圍觀一下那場長達一年的金融大戰,看看能不能從中牟利。

但是她到了港島,買了當地的報紙,詳細看了相關的報道,又親自去股票交易大廳去蹲守觀察過之後,就發現自己還是太想當然了。

這是國際金融大鱷苦心做了幾年的局,港島的金融市場被打擊的沒有還手之力,最後還是國家親自出手,傾國之力、苦心博弈,才從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險勝。

明白了現在的程序之後,林慧就打消了想從中分一杯羹的想法,收拾東西,回了內地。

現在正是八月間,南方的夏天實在是溼熱難當,如果一直待在空調房間裡還好,一旦出門,不出三分鐘便會渾身汗溼。

林慧不耐熱,更討厭潮溼,她不想在粵省待下去了,就向西,去了黔省。

那裡山多植被多,氣候涼爽,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入黔之後,林慧就開始了自由行,揹著個行囊,避開大城市,一路走走看看。

只是,越看越是觸目驚心,這裡的山裡人實在是太落後了。

因為交通不便,道路崎嶇,很多地方的耕種還不能實現機械化,基本全靠人工勞作,辛苦一年下來,到手的收入低到令人難以置信。

因為窮,幹活需要人手,再加上學校少,有些村子和學校的距離實在是遠,孩子無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成了常態。

事實上,能順利的讀到小學畢業的就已經算是不錯了,更多的孩子就上個兩三年學,會寫自己的名字,認識一些數字,就被家裡勒令輟學回家幫著幹活了。

看著一個本該在學校坐著學習的孩子,揹著揹簍,拿著柴刀,熟練幹著農活,林慧覺得自己的心酸脹酸脹的。

她在這個世界已經五十二歲了,最大的孫子硃紅星十二歲,是個愛吃愛玩的小胖墩,今年過年的時候還在跟林慧撒嬌說想要一臺學習機,懇求林慧給他買。

不過林慧知道他只是想用那個玩遊戲而已,根本不是用來學習,再加上他老子朱建立那時候陰陽怪氣的,惹了林慧不快,她就沒有同意。

小胖子為此還老大不高興,小嘴撅了半天。

把硃紅星那白裡透紅的臉頰,和眼前黑瘦的少年相比,林慧說不上來什麼感覺。

兩人同齡,小胖子最大的煩惱也不過是想要的遊戲機沒有到手,而眼前的少年卻已經開始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

少年名叫廖偉,他母親前幾年跑了,出了山,再沒有回來。

父親從此一蹶不振,整天只知道喝酒,後來喝醉了跌到溝裡摔死了。

現在只有他跟爺爺兩個人相依為命,他爺爺身體不好,幹不來活,只能靠他一個半大孩子種地、養羊來維持這個家的生計。

上學,他自然是想的,可是又不敢想。

自從三年級輟學了之後,他就再也沒想過能重回校園,那不是他能肖想的事。

現在他最大的願望是能攢到錢給爺爺去縣城治病,讓爺爺好起來,能陪伴他久一些。

林慧去跟村裡的村支書打聽了廖偉家的情況,主要是他爺爺的病情,還有治療需要的費用。

在得知廖偉爺爺得的不過是腎結石的時候,林慧鬆了一口氣。

廖偉得知林慧要出錢幫自己爺爺治病,而且以後會資助自己上學的時候,驚訝的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

他覺著:這個婆婆莫不是傻了吧,哪有人會白白的送錢給別人!

林慧費了好大的勁才讓廖偉相信,自己是真的要幫助他們,而且並不求什麼回報。

廖偉找了兩個村裡人幫忙,用手推車把廖偉的爺爺推著,走了十幾裡山路才到了鎮上,然後坐車去了縣城。

腎結石不過是個很簡單的小手術,不過廖偉爺爺身體太差了,不僅營養不良,還有甲亢和一些其他的症狀,需要住院治療調理之後才能手術。

林慧和廖偉就住在醫院旁邊的招待所,林慧帶他到書店,買了四年級的教材,還有幾本讓他感興趣的童話書。

廖偉一拿到書就迫不及待的翻看看了起來。

他離開學校好幾年了,原先的課本因為他時常翻看的緣故,儘管再怎麼小心,還是已經被翻爛了。

現在他拿到嶄新的書籍,就格外珍惜,在醫院照顧爺爺的時候,也把書帶在身邊,不時的翻閱。

一個月後,廖偉的爺爺終於出院了,林慧把他們送回家,留下了五百塊錢,跟廖偉爺爺約定好,等年後他的身體好一些了,就讓廖偉插班去讀四年級, 後續的學費她會再寄來的,讓他們不要擔心。

不是她不想給更多,這個家裡只有一老一小,沒有壯勞力,給的多了只會引來旁人的覬覦,給這爺孫倆帶來麻煩。

林慧接下來的旅途中,遇到了更多像廖偉一樣,或者是比他境遇更差的孩子,但凡她碰到了,就無法坐視不理,儘可能的身處援手幫助他們。

於是,她就化身為“散財童子”,一路走,一路在往外掏錢。

但是,她能給予的,也只是小小的錢財,能解決眼下的困境,使他們一時免去失學的危機,而無法決定他們的未來。

林慧知道,這其中,有許多人會在自己走後,把自己給出的錢用在了其他地方,而不是給孩子上學。

可是,目前她對於這種情況也是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