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愛榮趁中午休息時間回了一趟化肥廠家屬院,打算問問自家媽啥情況的時候,正趕上廠長在指揮人搬東西,幾個鄉下人正大包小包的把東西往自家房子裡運!

朱愛榮看的目瞪口呆,心裡驚慌不已,她連忙跟邊上圍觀的劉阿姨打聽,這才知道,她媽竟然出遠門了,說是去她南方的表妹家住一陣子,把房子租給了廠長的侄子,租期一年。

朱愛榮心裡慌的不行,她從小到大,根本就沒聽說自己媽有什麼表妹是在南方的,自家媽卻突然不見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她進到了屋子裡,看到所有屬於媽的個人物品都不見了,只剩下了傢俱。

怪不得呢,一個月多月前媽突然跟她說自己是大姑娘了,不好一直跟著媽媽住,該獨立了,是時候自己搬出去住了。

她還以為是媽媽察覺了什麼,是不是自己交了個法國男朋友的事被發現了,心裡虛得很,就沒敢違逆她,稍微抵抗了一下就答應了。

她週末和晚上經常出去和男朋友約會,來來回回的很不方便,而且,因為有媽媽在,想請男朋友進來坐坐也不行,又因為自小在這附近長大,熟人太多,怕被人說閒話,離家屬院還有兩個路口就不讓敢他送了。

如果能搬出來,那就自由多了,想幾點回來就幾點回來,不用顧忌這麼多。

她才搬家兩個星期,因為最近趕稿子太忙,還沒來得及買東西把新家好好收拾佈置,就得到了這麼個堪稱晴天霹靂的訊息!

她直覺一定是哪裡出了什麼問題,不然自家媽不會這麼突然離開消失!

她順便去了一趟早餐店,正趕上店裡正在換招牌,原來“林記早點”的牌子被換成了“週記早餐”,朱愛榮這才知道早餐店也換了老闆。

不過,因為林慧要求新任老闆保密的原因,她並不知道這幾間門面房子是屬於林慧的。

朱愛榮匆匆趕回了廠裡,在辦公室撥打了大哥廠裡的電話,想問問他知不知道原因。

但是,辦公室的人說朱建立請假了,明天才來上班。

朱愛榮不死心,又撥打了其他哥哥辦公室的電話,老二、老四的電話倒是打通了,他們人也在,但是他們有好一陣子沒回化肥廠了,根本什麼都不知道。

當天晚上,周建立從老家打聽到了他想知道的訊息,回到了市裡。

他不顧奔波了一天的勞累,就開始逐個跑去幾個兄弟家裡,想把人聚在一起,交流一下眼下的情況,商量一下看看,究竟要怎麼樣和媽博弈。

幾人碰了面,互通訊息,這才知道親媽已經不見了,把早餐店轉讓了,連自家的房子都租了出去,幾人不由得面面相覷。

幾人都知道了拆遷的事,親媽簽字把自家所有的拆遷補償都換成了等面積的房子,按宅基地的面積,那可是將近兩千個平方!

如果是兩居室的話,自己兄弟幾個每人都至少能分到六七套,幾人都被這筆天降的橫財給激動的血脈噴張,面紅耳赤。

只是,現在還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隻有親媽一個人的簽字,照理來說,那所有分下來的房子也只屬於她一個人的,沒有幾兄弟的份!

幾人不由的咬牙切齒,憤憤不平,哪有這麼自私的人,當媽的就一點都不知道為孩子著想,這麼重要的事竟然瞞了這麼久,要不是大哥無意中得知,大傢伙都還被矇在鼓裡呢!

這時候,仍舊是朱建立止住了幾人埋怨的話頭:“你們先別急,我打聽過了,這房子起碼還要兩年才能下來,到時候才能辦房產證,而房產證上的名字是可以改的!”

幾人眼睛頓時一亮,是啊,自家媽雖然現在溜了,人不知道去哪了,但是到了交房的時候她總要回來拿房的吧,到時候只要自己幾個能找到她,讓她改成兄弟幾個的名字不就好了!

就不信,她一個小老太太還能拗過自己幾個年輕人,他們可是她的親兒子吶!

當媽的獨霸這麼多房產,一點也不分給兒子,這到哪也說不過去,到時候她要是不肯把房產證更名,一定不讓她好過!

幾人就這麼商議一番,算是把心重新放回了肚子裡,約定好要關注老家那邊的拆遷最新動向,等到要拿房的時候更是要上心,有啥變動要及時的回去堵人,不能讓親媽再溜了,免得耽誤了哥幾個拿房子。

第二天一上班,朱愛榮打通了朱建立的電話,終於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她掛了電話,呆了半晌,心裡五味雜陳。

要說她對這麼多房子不動心是假的,可大哥嘴裡口口聲聲說的都是他們幾個兄弟,根本就絲毫沒提及自己,看來,就算是分房子,他們也沒把自己這個小妹子算在內。

不少豫省人的老觀念,姑娘早晚要嫁出去的,是別人家的人,家裡的家產東西都是男丁的,姑娘出嫁的時候,家裡肯給付體面嫁妝,已經是兄弟大方不計較了。

想到這裡,朱愛榮不禁嗤笑一聲,這幾人想的倒是挺美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如願!

按著這幾年她對自己媽的瞭解,她不覺得媽會讓他們幾個的謀算得逞,他們不過是白歡喜一場罷了!

朱愛榮這幾年也跟著學校的老師和廠裡領導去了不少地方,參加展會和比賽,增長了許多見識,開闊了眼界,不再像從前那麼狹隘和自私。

錢和房產這種東西,是個人都愛,就連她都幻想著將來自己會不會也能分到幾套房子,可是她卻看不慣自家那幾個哥哥的做派。

她沒忘當年媽的早餐店生意剛火起來的時候,那幾個哥嫂殷勤的姿態,那時候他們只是普通工人,早餐店的收入在他們看來已經不少了。

可這兩年他們一個個的情況好了,手裡錢多了,就不再把幹早餐店的老媽看在眼裡了,幾個月都不帶登門的。

也不想想,當初要不是媽勸他們去上學深造,有了文憑和本事,他們也早就跟廠裡其他人一樣,成了下崗工人,哪裡還會有今天的風光!

現在有了老家拆遷要分房子的事,就又開始想起老孃了,可惜,自家媽應該早就洞悉了這一點,提前避了出去。

其實這樣也好,眼不見心不煩。

朱愛榮嘆了一口氣,開始埋頭畫圖、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