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要停薪留職,自己出去開個修理部?”
林慧看著眼前吭哧癟肚的老三朱衛東,有些意外他會說出這番話。
因為現在棉紡廠雖然工資也打了折,可畢竟還月月發著,沒到彈盡糧絕的程度,很多人是不甘心就這麼離開這個看似穩定而可靠的大廠的。
老三也不是那種有遠見和魄力的人,林慧沒想到他會是第一個要脫離自己原單位,自求生路的人。
“對,現在一個月就發那幾十塊,我們倆人的工資加起來還沒有過去一個人多,現在啥都漲價,要是光靠著這點錢,根本沒法過日子,我出去給人修電器,隨便幹幾天就頂一個月工資了,所以我不想在這乾熬著浪費時間了。”
朱衛東先前還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在說了個開頭之後,就漸漸的越說越順暢了。
“嗯,這樣也好,你來跟我說,是想我幫你點啥嗎?”林慧欣慰的望著他,溫和的說道。
朱衛東先是搖頭,接著又猛點頭:“還真有點事要請您幫忙,您這裡開店時間久了,認識的人多,我跟媛媛一直在廠裡上班,不認識外頭的人,想託您幫著打聽打聽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我想租下來,總不能我單槍匹馬的幹活,連個老窩也沒有,這樣人家也不信咱。”
林慧聽說是找房子而不是來借錢,就有些意外,她原以為老三會跟她張口提錢的事的。
“你媳婦知道這個事嗎?她是什麼意見?”林慧問道。
一說起這個,朱衛東就顯得很高興說:“她知道啊,這還是她先提起的呢,就是她孃家那邊不是很樂意,覺得我這是在胡鬧,所以她還要暫時要留在廠裡,不然我岳母就更不高興了。”
這也難怪,劉媛媛孃家父母和兄弟姐妹包括他們的物件都是廠裡職工,可以說是以廠為家,對廠子的感情很深,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要他們相信廠子可能會倒閉,都是非常困難的!
不管她家人怎麼樣,只要她自己能拎得清就好,林慧先前就覺得劉媛媛比較精明會做人,現在在這個關口做出正確的選擇,也算是順應時勢了。
既然老三沒有說要借錢的事,林慧自然也不會主動開口資助,只是問清了他的一些要求,答應了會幫他找房子的事。
其實這個事情對林慧來說很簡單,按著老三的要求,最好不要太偏僻,在居民區附近,然後門臉要稍微大一些,能放得人家送修的電器就行了,也不用太大,那樣價格肯定就上來了。
兩天後,林慧給朱衛東打聽到了合適的房子,位於桐柏路上,靠路邊,兩開間,最重要的是,離朱衛東現在住的家屬院很近。
朱衛東和劉媛媛下班之後去看了看,也都很滿意,問了一下,覺得價格也能接受,就定了下來。
正好,朱衛東停薪留職的手續這兩天也辦完了,像他這樣沒有什麼專長的普工,廠裡領導巴不得趕緊打發走一個是一個,正好下個月少點工資支出,給廠裡減輕點壓力。
這樣,他就能騰出手來收拾一下房子,跑著辦工商和稅務。
不過一個星期,朱衛東的“衛東家電維修部”就開張了,裡面陳設及其簡單,就一張大桌子,一個貨架,一個櫃子,不過現在都是空的,只有櫃子裡放著一些二極體之類的材料,是他在電子市場買來當備用零件的。
維修店門口掛著個小黑板,上面寫著“維修收音機、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電風扇。”
之所以只寫這幾樣,是因為朱衛東真正動手維修過的只有這些,至於更高階的空調之類的,他只看過結構和電路圖,沒有真正上手過,沒太大把握,所以一時不敢往上寫。
不過這已經涵蓋了市面上常見的家用電器了,能把這些給修明白,就能在市面上站穩腳跟。
桐柏路兩旁有許多小區,而且不少都是機關家屬院,居民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家裡電器也更多,也就意味著潛在客戶多。
一開始先是有人試著把家裡壞掉的電視機給拿了過來,結果第二天朱衛東就給修好了,而且因為新開業的緣故,只收了二十塊錢,這可讓這家的主人高興壞了,回去之後在家屬院裡好一陣宣揚。
結果,沒兩天,朱衛東的小店裡就送來了一堆東西,都是附近居民的,他花了三天功夫全部都給修好了,還給人都保養了一番,把那些生鏽落灰的地方給擦得乾乾淨淨,最後收入四百塊,頂他過去幾個月的工資。
這個是比行情價格略低一些的,但是仍舊是暴利,因為朱衛東自己悄聲的跟林慧說過,修好這些東西,全部零件成本不到三十塊,剩下的都是他的工夫錢。
說這些話的時候,這個以往在廠裡不受重視的普通工人,臉上顯現出一股自信的光芒。
林慧也不禁微笑,這個時候,會一門有技術含量的手藝還是很吃香的,尤其是目前市場剛剛興起,會這門手藝的人不多,普通人對電器的構造和故障問題根本不懂,只能任由維修工要價。
而且現在各種零件價格也不同透明,哪裡像是後世,修個東西要用到啥配件,顧客在手機上就能查的清清楚楚,恨不得自己買零件動手修,堅決不讓維修店多掙一毛錢。
朱衛東的店鋪開張頭個月就獲利頗豐,雖然他沒說具體的數目,但是林慧估計,少說也在一千五到兩千之間,看他每天早上來店裡買早餐那意氣風發的樣子就知道了,跟一個多月前的精神面貌,簡直判若兩人!
劉媛媛見了朱衛東整天喜樂開懷的樣子,不禁對他發出了警告,一再的告訴他嘴巴要緊,就算是在親孃和兄弟跟前也不能漏了口風,不能把自家掙了多少錢給透漏了出去!
雖然朱衛東很聽話,也盡力掩飾,但是其他三個兄弟也不是吃素的,都這麼多年的兄弟了,誰還不知道誰啊!
光是從老三那眼裡蓋不住的笑意就能看出來,他的小店生意應該不錯,起碼比他上班要掙得多得多,就連朱愛榮都看出來了,她三哥肯定發財了!
家裡最沒出息,安於現狀的老三都幹出成績來了,其他幾個人也都坐不住了。
各家廠子都是要死不活的樣子,一時半會的也不會有什麼進展,留在廠裡也是混日子,乾脆也不再等上面對廠子的處理結果了,紛紛辦了停薪留職,開始自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