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面對這種狀況,林慧始終很清醒,自家只是個早餐店,最大的受眾還是附近的居民,那些所謂遠道而來只為品嚐美食的人也只是偶爾為之,根本不可能長期來消費的。

時光荏苒,兩年時間過去了,到了1995年,朱家的幾個子女也都結束了學習生涯,回到了各自的崗位上去。

除了老三朱衛東以外,其他人學習的都是跟自己本職工作相關的,所以學歷提升之後,多多少少都有些升遷,要麼是漲了工資,要麼是連級別和工資都一起漲了。

只是,他們升職加薪之後,並沒有意料中的那麼喜悅,無他,因為各個廠子的效益都大不如前,不斷在走下坡路。

因為林慧的提醒,和這兩年的學習與關注,他們也意識到了國家政策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對於自家單位日漸稀少的訂單非常憂心。

照這麼下去,就算是讓他們當上廠也沒用啊,廠子都不行了,就算是再高的級別又有什麼用?

因為訂單縮減,產線上的工人不知道多久都沒加過班了,每個月只有那點基礎工資,什麼加班費和獎金都沒有,但是市面上的物價卻一個勁的漲,每個月那點工資,根本就不夠開銷的。

情況最嚴重的是老大朱建立所在的罐頭廠,他們廠做的是各種水果罐頭,現在已經到了開始拖欠工人工資的地步。

原先水果罐頭可是稀罕物,走親訪友、看望病人拿兩罐水果罐頭可算是體面的東西,可是隨著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發展,市場上湧現出不少更加高檔精美的各式營養品,罐頭已經漸漸淪為了日常食品。

但是,國家大力發展經濟,南北物資流通順暢,水果不再像從前那麼罕見,輕易的就能在市面上買到,而且比水果罐頭便宜又新鮮,原先受歡迎的水果罐頭漸漸被市場所嫌棄。

罐頭廠原先靠著各地供銷社,國營百貨公司的訂單,可以毫無後顧之憂,開足馬力生產。

可現在又不是票證時代,供銷社能旱澇保收,他們目前自己尚且有許多商品積壓滯銷,對於罐頭這種不受待見的東西,自然是不會再進貨了。

百貨公司也是一樣,這幾年各地陸續的有不少私人商店開業,雖說綜合性的大商場不多,但是每個品類中總有那麼些出色的店鋪出現,再加上缺少了票證的約束,百貨公司不再是人們購物的第一選擇,這也讓不少的百貨公司都陷入了困境。

罐頭廠缺少訂單,庫裡積壓的產品賣不出去,漸漸的,就開始入不敷出,想跟上級領導求助,但是現在這樣的廠子多了,上級也管不過來,廠長哪怕天天堵在領導門口也沒用!

沒辦法,就只能開源節流了,一開始只是工資打折後發放,先是七折,然後是五折,最後就只能先欠著,錢都不發了,誰還幹活啊,生產出來再堆倉庫裡嗎?

再說了,廠裡還欠了不少果農的貨款,這時候人家也不願意供貨給他們了,沒有水果,哪裡來的罐頭。

雖然朱建立有了大專文憑之後,廠里根據規定給他轉成了幹部編制,升職成了個小組長,工資也漲了一些,但是那時候產線上的機器已經空閒大半,然後工資就開始打折,接著沒倆月就發不出工資了,徹底停了產。

他這個所謂的組長還沒來得及發揮這兩年所學,把新技術應用到生產上,就徹底成了個擺設。

原本朱建立還想向領導進言,做出一些變革,可是這個時候廠裡已經非常困難,領導們都寄望於上級的救助,對於他這個年輕人的建言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反而對他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覺得這個小年輕才不過去進修了兩年,回來就開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大放厥詞,他們都是在罐頭廠幹了多少年了,該怎麼生產還用得著他教嗎!

更何況,廠裡現在缺的是資金和訂單啊,只要上級肯撥款,去採購些原料,然後再分配一些訂單下來,機器一運轉,廠子就能盤活啊!

朱建立建言不成,反而被嫌棄,只能無奈搖頭苦笑的搖頭,就跟媽說的一樣,領導們還抱著過去的老思想,等、靠、要,離了國家和上級,完全沒有獨自經營廠子的能力,沒法適應社會的變革,遲早是要被淘汰的。

更何況廠裡的裝置老舊,生產方式落後,效率低下,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只是做出一些小的改動,是無法讓廠子枯木逢春的。

罐頭廠的事不是個例,老二所在的機械廠,老三所在的紡織廠、老四所在的肥皂廠、還有朱愛榮所在的服裝廠,都不同程度的面臨著困境,全國有千千萬萬的國營廠子也在發生著這種變化。

這是國家發展所要經歷的必然階段,個人是無法阻止這個程序的,身在其中的人要麼隨波逐流,任由自己和廠子一樣陷入困境,要麼儘可能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變革中逆流而上,獲得一線生機。

與這些國營廠子的境況相反的是,林慧的早餐店生意卻是越發的興旺了。

現在除了林慧以外,店裡員工已經發展為四個人了,吃食上新上了油條和水煎包這兩樣,還增加了丸子湯這個新的湯粥品種,吸引了更多的人前來就餐。

雖然一部分國營廠子有倒閉的傾向,可隨之而來的有更多的私人企業和個體戶們蓬勃發展,整體來說,這個市場還是繁榮的,在往著好的方向發展。

這兩年雖然這幾家紡織廠不行了,訂單日益稀少,但是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幾個廠子加起來幾萬職工,不可能忽然一下子倒閉,這樣會起亂子的!

只是,但凡稍微有些見識和謀略的人都能看出,這幾家棉紡廠也是氣數將盡,現在沒有宣佈破產,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就像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說不得哪天就會忽然嚥了氣。

就在這個時候,老三朱衛東找到了林慧,說出了他的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