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的四個兒子和媳婦,加上三個小孩子,還有林慧自己和朱愛榮,加起來十幾口子,吃完飯已經兩點多了,也不用林慧動手,幾個兒媳婦加上朱愛榮就把碗盤收拾的乾乾淨淨。

吃剩下的菜原本她們要放進冰箱,林慧不要,讓他們各自分了分都帶走了。

送走了一堆人,朱愛榮也出去逛了,林慧一個在家就突然清靜了下來。

說來也是搞笑,原身前世做牛做馬的為幾個兒女操勞,付出卻得不到認同不說,兒女們還爭相朝收入微薄的老孃索取,生怕自己少要一點就吃虧了。

現在林慧來了之後,對他們不多理會,先自己把日子過起來,他們就自發的圍了上來。

林慧展示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出手闊綽,時不時的施以小恩小惠,他們反而不敢輕易的主動提任何要求,就怕自己在親媽跟前落了壞印象,等將來分大頭財產的時候吃了大虧。

因此,反而是個個爭著表現自己的孝心,往林慧家裡來從沒有空過手的,就連幾個孫子孫女也是受了各自父母的影響,對這個奶奶親近的很,圍著林慧,總是奶奶長,奶奶短的,小嘴叭叭的,討人喜歡的很。

林慧自嘲的輕嗤了一聲,只要有錢,就不會缺孝子賢孫,如果這是原身所期望的,那她可以一直維持這種虛假的表象。

初二的時候,林慧帶著朱愛榮去孃家吃了頓飯,哥哥和嫂子的態度依舊是不冷不熱,侄子林傑有心想和她多說幾句話親近親近,但是卻被他媽用眼神給刺了好幾回,最後也是不敢開口了。

這讓林慧很是無語,這個林傑從小就聽他媽的話,到現在三十大幾,過幾年兒子都能娶媳婦了,還是受他媽轄制,一個眼神瞪過來就不敢說話了,也不知道林大勇和鄒紅把自家兒子養成這麼個性子到底是想幹啥!

出了林家的門,朱愛榮就不高興的跟林慧說:“媽,下回我可不陪你一塊來了,剛才林敏把我身上的東西都摸了一個遍,恨不得給我扒下來套她身上。”

林敏是林傑的女兒,十六七歲,正是姑娘家愛美的時候,朱愛榮平日就愛打扮,正逢過年走親戚,更是著意收拾了一番,身上穿的衣服合身顯身材不說,還戴了好幾樣小飾品,都是年輕女孩喜歡的樣子。

林慧拍了拍了她的手,安慰道:“知道了,你不愛來就不來吧!”

剛才侄孫女那樣子她也瞧見了,林敏的眼睛都恨不得焊在了朱愛榮身上。

林大勇和鄒紅每個月有退休金,林傑和他媳婦也都有工作,按說家裡條件也不差,卻把閨女養的這麼小家子氣,見到別人的一點好東西就要眼饞,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初三,林慧帶著朱愛榮回龍湖老家。

這幾年她沒少和老家的那幾房堂親走動,都是她特意挑選出來的,人品心性都不錯,在族裡有些威望和話語權的。

她時不時的回去老家一趟,備著禮上門,都是些老人孩子愛吃的,打著看望老人的旗號,他們也不好拒絕,東西擱下,坐下來彼此拉拉家常敘敘舊,不知不覺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也是因著她這些舉措,所以去年老四結婚,人家才會大老遠的跑去市裡隨禮吃席,這就是鄉性。

雖然她有把握等到拆遷分房的時候能把所有的房子都握在手裡,但是要是到時候幾個白眼狼萬一經不起這麼大的誘惑,鬧騰了起來,村裡至少會有人站在她這邊,為她說話聲援。

雖說在城市裡人情冷漠,關係淡薄,可是在鄉下,現在還是很看重親族關係的,有時候,德高望重的人出來說一句話,甚至比律法的約束都管用。

因為平日裡關係經營的好,林慧帶著朱愛榮回去就非常受歡迎,幾家人都要拉著她們母女倆到家裡吃飯,不過,最終他們都沒有爭過朱守山的媳婦,林慧母女倆被拉到了朱守山家。

朱守山媳婦陳春芝拿出渾身解數,整治了好幾樣硬菜招待母女倆。

席上,陳春芝又提起了朱守山的腿,對林慧好一番感激。

“妹子,你是不知道你哥為著這個腿受了多少罪,去年連腳踏車都騎不成了,疼起來站都站不住,抱著腿直冒冷汗,要不是你給你哥找來的方子,他現在都成個半殘廢了。”

朱守山早年當兵,腿上受過傷,後來雖然康復了,但是卻落下了病根,年輕的時候還不顯,但是隨著年紀大了之後,發作的的越來越頻繁,幾乎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

去醫院掛水也只是只能稍微緩解, 一停就不行了,人家說這個他們也沒辦法根治。

去年夏天林慧回來的時候知道了這個情況,仔細看了看他的症狀,說知道有人有類似的情況,但是用了箇中藥方子就緩解了不少,恢復的跟尋常人差不多,她去幫著打聽打聽。

其實這都是藉口,他的情況林慧自己就能治,回去之後就在空間裡給他開了方子,抓了幾包藥,還順便熬了些膏藥,一個星期之後送了回去。

朱守山和陳春芝見林慧把藥都抓好了,雖說有些不敢信,但也不好說不要的話,只是給錢林慧又不肯收,說是中藥不值幾塊錢,收錢就外道了。

一開始陳春芝和朱守山也是半信半疑的,中藥就沒煮,只是先把膏藥貼上試了試,沒想到第二天症狀就見輕了。

這下子,他們開始對這些藥重視了起來,連著熬著喝了一個星期,配合著貼的膏藥,朱守山的腿竟然就這麼好了起來。

等十幾天以後林慧再回來,他們就對林慧感激涕零的,林慧說這種情況至少能保持一年,明年要是再發作的話,跟她說一聲,她還會再去幫著拿藥的。

陳春芝和朱守山只有一子一女,兒子在部隊多年,職位不算低,娶了個老婆也是軍醫,兩口子都離得遠,交通不便,幾年才能回來一趟,尋常有事根本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