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八月下旬,朱青山的週年到了,林慧帶著一大家子人回了老家,去給朱青山上墳燒紙。
因為回去的人太多,也不是星期天,大家都只請了一天假,所以就在朱守山家裡吃了頓午飯就回城了。
下午回城以後,林慧趁著這次人到的齊,就召開了了個家庭會議。
會議的主題就是改革開放之後經濟的變革對各自單位的影響和自己的工作前景。
其實先前林慧已經找機會逐個跟這幾個人談過話了,這次不過是看看談話的成果,總結一下他們對未來的打算。
老五朱愛榮去電大學習服裝設計專業已經定下來了,主要是講其他人幾個人的出路。
之前林慧就有意的根據各人的脾氣和性格以及專長,分別對他們進行引導,但是其實概括起來,主要的做法就是繼續學習和學歷的提升。
老大朱建立在罐頭廠工作,因為只是高中畢業,所以一開始就是個車間工人,這兩年剛剛升上組長。
他這幾年下來已經對罐頭的加工以及灌裝流程非常瞭解,林慧建議他去學習食品加工技術專業,學成以後不管是在本廠內的提拔和以後的再就業都有好處。
老二中專的時候雖然學的是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可是分到了機械廠人事科,是個文職,很少接觸到專業性的東西,再加上他性子有些剛硬,為人不夠圓滑,在單位混的並不是很如意。
林慧就建議他針對自己的專業再進行深造,學到真本事以後在單位內部進行調動,吃技術飯。
老三朱衛東在國棉六廠只是個車間普工,而且他當初只是想有個旱澇保收的工作,對紡織專業技能類的也不怎麼感興趣,反而對維修類的技能很上心。
他從小就愛搗鼓著對家裡的東西進行拆卸安裝,這個性格可以去技校裡學習家電維修和安裝,等過幾年家用電器開始普及,這種會維修的人才就顯得非常難得,不管是到電器公司還是自己開店,都是不錯的選擇。
老四中專學的就是化工專業,所以才會分到肥皂廠,完全可以就本專業進行深造,進行學歷和技能的提升,好為將來升遷打算。
雖說這幾個人對於林慧說的將來經濟的形勢與走向還是半信半疑,但是為他們指的路子都是跟現在的工作單位相關,專業對口的,即便單位以後沒有變故,將來也可以依靠這些在單位內獲得重用。
只是,雖然幾人多少都有些動心,但是實施起來還是會有不少困難。
首先,現在他們都有各自的工作,不管是電大還是夜校,也不是他們想報名就能報上的,要有單位的證明,或者街道的推薦和組織才可以。
其次,就算是獲得了上學機會,他們都是有家有口的人了,都是雙職工,一旦他們的業餘時間用來上學,那家務和孩子就要自己的老婆來承擔,這樣媳婦的壓力就很大。
針對他們所說的兩點,林慧就提出瞭解決辦法。
一、關於報名的資格,首選是經由單位報名,像老五的服裝廠一樣,其他各單位應該也會有相關的深造機會,只是都是由廠領導把控,普通工人很難得知。
可以花費點精力打聽,然後輸送點利益,想辦法獲得這個機會,即便本廠沒有,也可以去街道尋訪,只要肯花時間,肯花錢,總會有辦法的。
二、關於讀書之後各自配偶的壓力問題,林慧決定,哪個兒子能獲得深造的機會,她就贊助哪家一個洗衣機,來幫助兒媳婦洗衣服,順利畢業之後,還有冰箱一臺。
目前已經成家的幾個兒子家裡都還沒有洗衣機這種玩意,冰箱更是廠領導家裡才會有的。
林慧這些話要是早幾個月提出,也沒有現在這麼大的說服力,估計他們幾個根本不會理。
主要是林慧把原先雪洞一般的屋子收拾一新,冰箱和洗衣機一下子都有了,簡直比廠領導家裡還富,這讓幾個見錢眼開的兒子見識到了她的經濟實力,也對她手裡的錢更是眼饞。
只是,林慧把錢把的很緊,無論他們怎麼努力,她都分毫不讓,還把他們都懟的啞口無言。
這次,難得有機會從光明正大的從親媽手裡摳出好處來,他們怎麼可能放過呢。
更何況,他們心裡都有一本小賬,這件事不管怎麼辦,到最後落到實惠的還是自己,。
不管是去學習之後學歷和能力的提升,還是即將到手的洗衣機和冰箱,對他們而言都很有誘惑力。
家庭會議結束之後,其他人都走了,只有老四朱衛國留了下來。
他想知道親媽既然這麼大手筆的給兄弟幾個獎勵,那他都快結婚了,起那麼又會給他準備什麼。
“什麼?啥也沒有?媽,我可是你親兒子,你都有這麼多錢了,怎麼就不能為我的婚事出點力呢?”
朱衛國既驚訝又生氣,他以為親媽現在手裡錢多,會多少出幾個自己辦婚事。
“衛國,同樣的話我剛過完年的時候已經說過了,我不想再重複了,你要是還有點骨氣,就按我剛剛說的做,等你上學了,我給你媳婦買個洗衣機,畢業之後給個冰箱,要是到時候你們不需要,還可以換成音響或者別的都行。你未來丈人是工會主席,你的機會應該比他們都多,不好好抓住機會提升自己,還在這計較蠅頭小利!”
這番話聽得朱衛國又是難堪又是生氣,他想說上面幾個哥哥結婚的時候彩禮電視都有,為什麼到他了就一毛不拔,但是一想到自己曾經咬緊牙關在母親跟前的應對,又沒有那個底氣,只能氣哼哼的走了。
經過這場家庭會議,原身的幾個兒子都行動了起來,發揮各自的社會關係,想辦法找上學深造的機會。
就連幾個兒媳婦,得到了洗衣機的許諾,也跟著奔走。
誰不希望自家男人在事業上更進一步,將來更有出息,不過是多辛苦一兩年罷了,何況也不是白辛苦,丈夫學成以後會對家裡更有利。
朱愛榮知道自己比其他兄弟們得的實惠更多,也不聲張,只在心裡竊喜,親媽對她這個唯一的女兒還是有些不同的,自己總歸比幾個哥哥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