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現在每天基本天一黑就上床,很快就能入睡,然後夜裡兩點多起床,騎上三輪車出發去店裡幹活,吳素梅的上班時間是三點,林慧要趕在她來之前做一些準備工作。

從家裡騎車到店裡大概十分鐘,好在家屬院裡是有路燈的,出了家屬院之後只有一小段路沒有路燈,有些黑,拐個彎之後就上了大路,一路就亮堂了起來。

雖說路燈有些昏黃,不是那麼亮,可對於夜裡兩點多在路上的人來說,一點光就足以驅散心中的黑暗和恐懼。

林慧自然是沒什麼好怕的,她現在的身份不過是一個小老太太,而且經過這些日子的鍛鍊調理,身手已經不錯,一般情況下,足以自保。

但是能太平度日,誰又希望跟人動手呢,更何況她的武功和醫術一樣,都無法解釋來路,是見不得光的,所以,除非必要,她是不會在人前展露的。

因為液化氣太貴了,店裡的爐灶都是燒的煤,不過不是蜂窩煤,而是煤餅子,這種燒起來火力更大更足。

林慧到了店裡,先把幾個爐子的封口處開啟,讓火慢慢上來,先燒點溫水,把牛肉湯煮上,八寶粥的各種材料倒進鍋裡,開始慢慢熬煮。

然後等灶上的水變溫,就能用溫水和麵。

因為要做的包子多,光是發麵就和了三大盆,就放在爐灶旁邊的溫暖處,好讓它們加速發酵。

林慧把泡了一夜的黃豆清洗一遍,倒進機器裡,加水研磨,然後過濾,再兌水稀釋之後放在灶上煮,煮開之後一部分用來點豆腐腦,一部分就直接賣豆漿。

往往在林慧開始磨豆子的時候,吳素梅就該到了,然後她們開始洗菜,剁餡。

菜和肉都是林慧前一天上午買好的,現在天涼了,肉放一晚上也沒事,等到明年夏天,估計就得買個冰箱了。

等到用來做湯底的牛肉湯散發出誘人的香味,八寶粥也開始變得粘稠,幾樣餡料就都調好了,盆子裡的面也都發酵完成,可以開始包包子了。

其他的包子餡都是當天調製,只有豆沙餡不是現做的。

是林慧一次性熬煮了很多紅豆,做了一大鍋餡料,這種天氣,可以儲存個四五天,實際上,一般她一次做出三天的用量,用完了再做。

不同餡料的包子在包的時候就要在褶子上做好標記,因為它們上鍋蒸的時長不同,還有賣的時候也好便於區分。

等到五點多,湯粥類的都已經熬好,包子就開始陸續上鍋。

這個時候,林慧就把裝著茶葉蛋的小鍋子放到一個小爐子上開始重新加熱。

漸漸地,屋子裡的香氣開始混雜起來,胡辣湯、茶葉蛋、八寶粥還有各種餡料的包子,味道相互交叉,漸漸的隨著爐灶的蒸汽傳到了外面。

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店門開啟了,屋子裡的燈也都拉亮,外頭天色還暗著,遠遠的就能看到林記早點鋪那明亮的燈光。

林慧和吳素梅在包子剛出爐的時候就吃過了,不然等待會店裡開始上人,要忙著招呼客人,不一定有吃飯的時間。

在林慧的要求下,她們開店營業的時候都是全副武裝的。

頭上戴著白帽子和紗布口罩,身上穿著白圍裙,胳膊上還戴著白色的袖套,這麼全套穿起來,就是比平時穿自己的衣服看上去更整潔乾淨了幾分。

林慧弄了個更大的鐵盒子,客人把錢放進盒子裡,找零也是自己拿,這時候大部分人還是很淳樸的,一般都比較自覺,那種吃了飯不給錢或者找零的時候多拿錢的情況很少。

多半人買了包子之後,都是在店裡再要個胡辣湯或者八寶粥,坐在位置上吃喝,也有不少人是買了包子拿著就走。

這個時候,林慧就有些遺憾沒有在市面上找到一次性杯子的那種封口機,不然的話還可以提供外帶服務,可以多做點生意。

不過有也有人帶了自家的飯盒或者小鍋保溫飯桶來買的,因為來回倒換會有損耗,一般這樣的都會稍微多給盛點。

倒是她在市場上買到了好幾種規格的一次性塑膠袋,給客人裝帶走的包子用的,拿著比先前的紙袋子方便。

林慧只負責給客人拿包子,吳素梅除了要拿包子以外,還要負責往碗裡盛湯往桌上端,還有撈茶葉蛋也是她在做。

倆人忙碌了一個早上,到了八點半,才算鬆快了些,因為不管是上班的還是上學的,都已經就位了,剩下的就是附近的居家散客,人流量已經不這麼大了。

等到九點,人更少了,湯粥類的早就見了底,而包子也沒剩下幾個了,林慧也能坐凳子上休息會,而吳素梅則開始在後廚洗洗刷刷,收拾爐灶餐具了。

林慧很滿意她這一點,只要是自己交待的活,她就能認真的完成,自己沒有交待的,她看到了也會適時的去做,而不是要等著自己吩咐才動彈。

等到九點半,東西收拾好,林慧就把卷閘門拉下來,上了鎖,騎車去菜場買菜,吳素梅則是走路回去,她和丈夫在附近租的民房,十分鐘就能走到家。

其實這麼早關門還是有些可惜的,鋪子要空著大半天,有的這樣的店鋪中午和晚上還能做點別的小吃什麼的,合理利用房子。

可這個身體畢竟年紀大了,再怎麼調理也無法阻止身體的自然衰老和退化,做這個早餐生意要兩三點就起床,忙完之後實在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再去做別的。

林慧見過那種兩家店共用一個房子的,早上一家做早點,中午和晚上另一家做別的小吃或者正餐,但是這樣她覺得很麻煩。

兩家公用場地,又都是吃食生意,如果都講究衛生還好,萬一有一家是那種不愛乾淨的,相互推諉,就很容易生出嫌隙來,而且還多生是非,不如自家獨自經營方便。

更何況按現在的生意勢頭來看,房租支出對她來說並不算是很重的負擔,根本無需再找人分攤。

雖說開店這一遭,把她先前擺攤賣包子掙的錢都投了進去,但是自從開業之後,生意就非常不錯,盈利很是可觀。

從這幾天的營業情況來看,最多一個半月,這些投入的錢就會回本,而且以後隨著店鋪開的時間越長,客流量也會越來越多,以後的盈利還會增加,那就更沒什麼好擔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