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付了錢的就是不一樣,老董一改原先在單位幹活時候的不緊不慢,對林慧這兩間屋子可上心的緊。

每天天一下班,老董蹬著腳踏車跑了過來,有時候中午還見縫插針的過去忙活一陣,週末更是全天就待在這裡,這麼緊鑼密鼓的,進度自然很快,不過一個多星期,那兩間小屋就徹底變了樣。

外面大致還是原先的樣子,可屋裡原先發黃髮黑的牆壁變得雪白,牆壁四周還釘上了一圈護牆板,離地一米二高,這樣即使髒了也能在木板上擦洗,不至於使牆壁變得烏黑。

頂上原先發黃的鎢絲燈泡也變成了三條明亮的熒光燈管,開啟之後,使得屋裡更加亮堂。

地面也從原先的青磚地,變成了光滑的水泥地,桌椅板凳還是原來的,可已經擦洗一新,桌面上鋪了素雅的塑膠桌布,再蓋上塊鋼化玻璃,整個店裡看上去比原先上檔次了很多。

林慧讓老董做了相框一般的大框子掛在牆上,裡面貼上紅紙做的價目表,門口也掛了個大燈,放上了老董做的木頭招牌,上面寫著“林記早點”四個大字。

位於最裡面的後廚,原本的三眼灶變成了五眼,上面架著林慧新買的幾口大鍋,一摞摞洗刷乾淨的碗筷在廚下整齊的擺放著。

此時,林慧已經跑好了工商稅務還有衛生局那邊,辦好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衛生許可證。

以前是個流動攤販也就罷了,現在正式開了店,一切都要正規起來了,一開始就把該辦的手續都辦好,免得以後再惹來麻煩。

林慧和請來幫工的吳素梅也都去防疫站辦了健康證 ,用圖釘固定在營業執照旁邊。

伍愛雲就是劉大姐的遠房表妹,她是豫西的,家裡孩子多,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才狠心跟丈夫出來打工,她丈夫在工地上幹零工,她則透過表姐的介紹,在飯店裡幫工,負責上菜、擦桌子、洗碗和其他的一些雜活。

正乾的好好的飯店要關門不幹了,連房子都要賃出去了,吳素梅原本以為自己也要失業了,要重新找活幹,哪想到新任店主也是做吃食的買賣,於是她就鼓起勇氣毛遂自薦了一把。

早餐店裡確實要加人,之後不光要賣包子,還要加一些湯湯水水的,光她自己肯定不行。

林慧錄用吳素梅之前跟周大爺打聽過,她在店裡幹了兩年多,一直很本分勤快,眼裡有活。

這裡頭其實也有劉大姐的原因在,這是她的老家人,也算是知道根底的,用個有間接關係的熟人,總比自己再去找人,重新調查底細強。

在老董收拾屋子的時候,林慧就忙著給店裡定選單和價格。

除了包子以外,林慧還在店裡增加了茶雞蛋、胡辣湯、豆腐腦、豆漿、八寶粥這幾樣,原本她還想增加油條的,但是油條要現炸,店裡目前只有兩個人,實在忙不過來,就算了,還是先把眼下的幾樣做好吧。

林慧跑了趟糧食市場,一次性買了不少麵粉、大米和各色豆子,以及香菇木耳黃花菜這些乾貨,因為要的多,人家還能送貨到家。

另外林慧還在市場上發現了電動的磨豆機,就是把泡好的豆子粉碎成漿,也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小機器,她才決定給店裡增加豆腐腦和豆漿這兩樣的。

這個機器只能打磨,沒法加熱,煮的話要自己另外加水在鍋裡煮,不過能實現半自動也算不錯了。

也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小機器,她才決定給店裡增加豆腐腦和豆漿這兩樣的。

胡辣湯和豆腐腦兩摻,是很多中州乃至豫省人喜歡的吃法,林慧也經常這麼吃,要是吃的時候,能來點油饃頭或者油條的話,那就更好了!

不過,現在還騰不出手來做那個,有包子配著也不錯啦!

現在包子的餡料也比原先豐富多了,除了之前固有的鮮肉包和韭菜雞蛋包以外,還增加了三鮮包,是由胡蘿蔔雞蛋木耳包做的餡,還有甜口的豆沙包,以及牛肉包。

中州有很多回民,所以林慧在做胡辣湯底的時候,就是用牛肉和牛骨頭熬湯打的底,再配上木耳、黃花菜、海帶、粉條這些熬製而成,其實也可以用羊肉和羊油的,但是林慧不喜歡羊肉的那股子羶味,所以就用牛肉,一樣好喝。

因為牛肉比較貴,所以牛肉包子是五角錢一個,其他素包子都是兩角錢,茶雞蛋也是五角錢一個,胡辣湯和八寶粥都是三角錢一碗,豆漿一角錢一碗。

一切準備停當,林慧的早餐店就能開業了。

十一月十五號,一大早,林慧在店門口放了掛鞭炮,昭示著“林記早點”開始正式營業!

因為附近人流量大,不止有廠裡的職工,還有附近的居民,看到新店開業,自然有不少人樂於嘗試。

林慧做的價格表就掛在一進門的牆上,抬眼就能看到,非常醒目。

現在天已經徹底涼了,早上剛出鍋的包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鍋裡熱乎乎的胡辣湯和八寶粥泛著蒸騰的霧氣,還沒喝進嘴裡就讓人覺得暖和了起來。

屋裡有六張桌子,每張桌子最多能坐下四個人,一開始只是有零星的幾個人落座,後來人慢慢多了,到了七點多早高峰的時候,屋子裡已經坐滿了人!

畢竟是開門第一天,為了取個好兆頭,不讓食物剩下,所有的包子和湯粥類的都沒有準備太多,到了九點鐘,所有的食物已經賣的乾乾淨淨!

林慧和吳素梅倆人已經開始收拾東西,洗鍋刷碗了。

中途不是太忙的時候,吳素梅也抽空洗了不少碗出來,所以到最後要洗的碗也不是很多。

所有的碗盤和勺子,林慧都要求洗三遍,先用鹼面兌熱水洗一遍,然後用清水沖洗兩遍。

後廚有個灶上面放著不鏽鋼大桶,裡面一直有熱水在,下面是個水龍頭,所以用熱水很方便,林慧特意讓老董給砌的洗碗池,貼上了瓷磚,換水放水都很快速。

吳素梅一直誇林慧心思巧,說這樣改過之後,幹活比從前省時省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