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在外頭轉悠了大半天,出了一身汗,回到家之後就是先換衣服洗澡。
好在家屬院的房子衛生間管道什麼的都是鋪設好的,當時他們住進來之後,唯一花錢買的大件就是一個燃氣熱水器。
熱水器就裝在廚房,引了熱水管子到衛生間裡,裝的有簡易的淋浴噴頭,至少用熱水和平日洗澡不成問題了,這筆錢也算花得值。
只是原身儉省慣了,先前天熱的時候洗澡,都是不捨得開熱水的,嫌費煤氣,都是涼水沖沖就完事了。
林慧可不會這麼委屈自己,這具身體原本就體虛,要是再這麼自己糟蹋下去,不用那幾個兒女折騰,自己就能先把自己給做死。
洗完澡,開啟了客廳的一箇舊檯扇吹吹,倒也十分涼爽。
這個檯扇買了十幾年了,原先都是孩子們的專屬,夏天寫作業的時候給他們扇的,晚上睡覺的時候,也是放在孩子們那屋。
現在他們一個個的都搬走了,誰也看不上這個老舊的傢伙,才輪到了原身兩口子享受。
林慧出門逛這大半天,倒是發現了不少商機,現在是就是年代初期,正是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只要想幹肯幹,就沒有什麼行當是不掙錢的。
不過,身處這個小世界,不管做什麼,都要考慮到人設的問題。
原身雖然才四十六歲,可已經有兩個孫輩了,算是別人眼裡的老婦女了,從年輕時候就在化肥廠裡上班,結婚後就沒在廠區以外的地方生活過。
至於個人技能嘛,大概也只有廚藝不錯這個優點了。
一開始原身參加工作的時候,上班的地方是在車間,可等結了婚有了兩個孩子以後,就申請調到了後勤上頭。
說是後勤,其實就是在廠裡食堂打雜,雖然工資比車間少,但是工作強度小,時間也相對自由,也就飯前飯後忙一些,其他時間還算自由,都在一個廠區,中間還能回來給孩子餵奶。
因為化肥廠效益好,整體工資和獎金都比其他小廠要高,所以,就是這個後勤的工作,也是不少人爭搶的。
食堂裡有兩個原先在國營飯店幹過的大廚,因為各種原因被調進了化肥廠食堂做大鍋飯,當年能在國營飯店乾的大廚,哪個沒有自己的一手絕活。
原身就親眼見識過,其中一個周大廚為了招待上頭領導特意做的文思豆腐,那豆腐切的,真不比頭髮絲粗多少。
雖說這種菜,不屬於家常菜的行列,但是在後廚幫廚多年,原身眼見著大廚們忙活,也學到了不少做菜的小竅門,就這些,就足以讓她做的家常菜的滋味提升了不少。
所以說,對於原身這個中老年婦女來說,幹別的什麼可能會引起別人的懷疑, 但是要是做吃食的話,就顯得比較理所應當了。
畢竟,這算是原身的長處了,在食堂工作多年,會點手藝也是正常。
更何況,求實原身還真的偷師學到點真本事,也曾在家人跟前展露過,現在靠著這個手藝做點吃食掙錢,也就不足為奇了。
林慧想了想,決定從簡單的早餐做起。
化肥廠一開始建廠 的時候,這片地區還挺荒僻,可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龐大而繁榮的街區,常住人口極其多,不少都是周邊廠子裡的工人,也有的是附近的居民。
只要有人,就有飲食需求,這附近也有幾家賣早餐的,幾個孩子曾經在外面吃過,但是原身從來沒去光顧過,林慧打算從明天開始,先做個市場調研,幾個早餐店都去看看。
確定下來近期的努力方向,林慧就進了空間,給自己配了付強身的藥浴包,煮了之後,開始泡澡。
這具身體太廢了,以後不管是做什麼,都要有個好的身體,才能經得住打熬。
今年已經是91年了,離國營廠子的下崗大潮也沒幾年了,原身幾個孩子所在的廠子目前看上去還不錯,但是,據原身的記憶,那幾個廠子裡,壽命最長的,也沒堅持到千禧年。
到時候,包括原身的幾個孩子在內,整個中州,會陸續湧現出幾十萬的下崗工人,這些工人的再就業成了一大難題。
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自謀出路,年輕些的,還能進那些私營的廠子,接著工作,那些中年人和年紀大些的,就只能做些小生意或者就此失業,一蹶不振。
原身的幾個兒女那時候還算是年輕,但是他們的再就業也不是很順利,當初進廠工作的時候,是抱著一輩子就在廠裡幹,廠裡會解決他們的一切問題的念頭來的。
可這才幹了幾年,廠子就不行了,他們自然不甘心。
可這就是大形勢,受市場經濟影響,越來越多的私營企業崛起,國營的產品不再具有優勢,訂單越來越少,漸漸的,就難以為繼,只能宣佈破產,工人下崗失業。
跟其他人相比,原身的幾個孩子算是幸運的,因為過不了幾年,朱青山的老家就會因為要興建大學城而面臨拆遷。
朱青山是初中畢業之後兩三年才考進化肥廠的,在此之前,他曾經在村裡分到過一塊宅基地。
雖說朱青山當時沒結婚 ,但是他上面的三個哥哥都早已成家,劉大丫怕這個小兒子最後沒著落,就以朱青山準備要說親的藉口,找隊裡批了塊宅基地,先佔著再說。
當時的大隊長是朱青山的三爺爺,兩家人還沒出五服,劉大丫要的那塊地又是很荒僻的地方,村裡也沒人願意搬去那裡住,就給批了,其他人看在朱家人多勢眾的份上,也沒人去計較這個事。
後來雖然朱青山考進了化肥廠,但是那塊宅基地已經是人家的了,已經蓋上了兩間小屋,劉大丫就在那裡住著,又加上當時隊裡的新隊長是朱青山的堂叔,只要朱家自己人不去拆這個臺,其他外姓人就沒有置喙的餘地。
所以,早就是城市戶口的朱青山,仍舊在村裡保留了一塊很大的宅基地,雖說一家子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去住兩天,可那地就穩穩的是屬於朱家的。
就連前些日子朱青山的喪事,也是在那個老屋子裡辦的,雖說屋子破了些,但是勉強還能住人,再說了,這次拆遷是按土地面積,不是按建築面積,所以,跟土地上的房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