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不是林慧有意把她喂這麼胖,而是這小丫頭確實省心好帶,能吃能睡的,出生大半年從來也沒有生過病,連桂姨都誇從來沒見過這麼省心的孩子。

林慧一直是母乳餵養,晚上孩子就睡在她床邊的小床上,夜裡只喝一次夜奶,之後就能安睡一整晚。

四個月開始,林慧就開始給她新增輔食,果泥、蛋羹、細麵條、逐步的增加,這些她也都來者不拒,能不長肉嘛!

林慧笑稱安安是個“豬豬妹”,像小豬一樣能吃能睡。

林全有聽了這話還不高興:“孩子大了,能聽懂好賴話了,不能這麼說她,咱們安安多可愛啊,怎麼能是小豬豬呢!”

林慧發現,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她就再也不是老林心目中的乖寶了,安安才是他的心尖子。

過年前,林全有終於拿到了駕照,林慧當天就去店裡給他提了一輛車,可把老林高興壞了。

他連家都沒回,就開著車直接跑到母嬰店,買了個兒童安全座椅給裝上了,這下子,他的新車就徹底成了安安的專車了。

林全有的車子是豐田凱美瑞,雖說有些老氣橫秋的,不過也正適合林全有這種中老年,他們也不需要太多的新科技什麼的,加了也玩不轉,只要車子結實耐用,舒適安全就行。

林全有自從有了屬於自己的車,像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連去三公里外的菜場都恨不得開著車去,但是菜場那裡路窄人流擁擠,也沒地方停車,他只得作罷。

不過,他沒少開著車帶著桂姨和安安去外面逛,好幾次人家都以為他和桂姨是夫妻,帶著小孫女出門。

隨著鞋店生意漸漸趨於穩定,盈利增多,林慧就勸說他請個人幫著看店,免得他自己被綁在店裡,連回來吃個飯都要趕時間。

先前林全有還一口回絕,可當店裡每月的盈利達到兩萬多的時候,他終於鬆口,說讓人幫著介紹個可靠的人來看店。

不過,到後來這個人手還是林全有自己找到的,就是跟林慧他們原先住在一個老小區的劉叔。

劉叔也是個殘疾人,不過林全有是一隻腿瘸了,而他則是左手手掌斷了一半,五根手指只剩下一個大拇指,就此左手算是完全廢了。

劉叔原先是在國營廠裡的工人,手受傷是他操作機器失誤造成的,勉強也能算得上是工傷,按理說廠子裡要管他一輩子的。

可惜那個時候,廠子已經瀕臨倒閉,已經好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了,勉強拿錢出來給劉叔治了傷,就沒有後續了。

後來廠子破產,所有人都下崗了,大家都只領到了少的可憐的遣散費,廠領導們也都各奔東西,像劉叔這種情況,根本沒人搭理。

上訪、舉報、這些劉叔不知道做了多少回,可半點用也沒有。

他受傷的時候才二十多,才結婚沒幾年,可因著手部殘疾,又失了業,就此就頹然半生,斷斷續續的幹了不少零工,可因著手不方便,幹活太慢,都被辭退了,媳婦後來也跟他離了婚。

他跟兒子兩個就跟爹媽蝸居在那個老舊的小兩居里,靠著他父母的退休金養活,這幾年父雙親逐漸老邁,兒子又大了要成家,劉叔一家的日子更加難熬。

林全有請劉叔過來幫著看店也有幫襯他的意思,工資不多,一個月底薪也就兩千來塊錢,賣出去的鞋多就提成多,少的話自然工資也高不到哪裡去,可這對於劉叔來說,已經是求之不得的工作了。

多少年了,自從他的手殘廢了以後,就沒有正兒八經的有人請他來幹活了,他也覺得自己簡直廢了,現在竟然有人讓他去上班, 乾的也不是什麼髒活累活,就是去賣鞋而已,簡直是感激涕零!

不過,劉叔也有顧慮,擔心自己這些年跟人接觸少,口才不行,不會介紹,影響了店裡的生意。

不過,林全有對這些可太有經驗了,他自己就是從一無所知這麼摸索著過來的,拍著胸脯子保證,他會手把手的教,一個月內保證能讓他出師,成為一個合格的店員!

劉叔太想掙錢了,兒子都二十三了,至今還沒個女友,他也知道是自家的情況拖累了孩子,因此前所未有的鼓起幹勁,努力學習,想減輕兒子的負擔,少拖點後腿。

於是 ,許多來光顧鞋店的人就發現了這麼個奇怪的現象,這家鞋店的兩個店員居然都是殘疾人,一個缺了手,一個瘸著腿,難道,這是什麼公益援助專案嗎?

雖然吧,大家不可能只是因為是殘疾人的店鋪就在這買鞋,可要是鞋子本身質量不錯、價格也合適的話,看著只有一隻手的人為你忙前忙後的拿鞋試鞋,總歸會生出惻隱之心,所以多半就會買下了。

於是,在有了劉叔幫襯之後,鞋店的生意就更加上了一個臺階,起碼可以將營業時間延長了。

原先林全有為了能早點回家陪孩子,都是天一黑就關門了,可現在有劉叔幫著看店,起碼可以等到七八點再打烊,這多出了營業時間,多少也能增加效益的!

安安三歲的時候,上了小區門口的公立幼兒園,這個幼兒園也是原身小時候上過的,只不過中間重建了幾回,但大體還在原先的地方。

林慧依舊沒有去找工作上班,她接了一些翻譯的工作,可以在家裡做,要是原身,自然是不具備獨立翻譯著作的能力,可林慧有幾輩子知識的積累,要完成這些並不困難,雖說報酬並不如何豐厚,但也算是給自己自己來錢的渠道。

更何況,她並不是全指望著這個掙錢,她去年賣了一箇中藥的專利,一次性買斷的,賣了四百多萬,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必為了經濟上的事費心。

更何況,她投資有道,這些年來買的股票和基金的年收益穩定在百分之二十,現在有了這四百萬,光是每年的收益,就足夠他們一家的花銷了。

再加上老房子也收拾了一下租出去了,還有另外兩套房子的租金,以及鞋店的每月盈利,這足以讓他們一家在靜海這個三線城市過上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