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甚至以為她們是被人買了,所以才有這麼好的待遇,如果是這樣,她們情願被賣!

林慧找來了那些人品好,有耐心的繡娘,來教導這些女孩子們基礎的女紅。

其實平日裡她們也是要做事的,只是要做的一般是照顧更小的孩子,現在林慧派了婆子來照顧那些年幼的嬰兒,給她們騰出時間來學習技藝,她們自然是願意的。

除此之外,林慧還找了個識字的婆子,每天去教她們認識簡單的數字和文字,不管是女紅還是認字,學的好的就能獲得煮雞蛋吃,每天有十個名額,誰表現最好就歸誰。

雞蛋啊,一年到頭也見不著的好東西,說不想要啊,於是,不管是為了將來出去找事做方便還是為了眼前的雞蛋,孩子們學的都非常用功。

每個月還會有考試,考察這一段時間學習的內容,女紅和識字的第一名的話還會獎勵棉布的新衣服和新鞋。

這下子,女孩子們就更受激勵了,別管大小,女孩子就沒有不愛新衣服的,從前是條件所限,大家都穿的破破爛爛的,誰也別笑話誰。

可現在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雖說是粗布的,但是沒有補丁啊,而且只要努力,就有機會獲得棉布的衣服,那肯定比現在的粗布穿上更舒服吧!

有時候,林慧去育嬰堂的時候也會帶上嶽興阿,只是女孩子們都不敢接近這個一看就是貴人家的少爺,只是遠遠的圍觀,包括林慧在內,也是沒人敢主動靠近的,她們怕貴人嫌棄。

後來他們去的多了,女孩子們發覺這個貴夫人和以前見到的那些不同,對她們沒有嫌惡和歧視,只有憐憫和慈愛。

不像有些貴夫人,明明嘴裡說著這些孩子可憐,做出一副關懷的模樣,可那眼裡的嫌棄簡直就要溢位來了。

只是,這些孩子又哪裡知道,林慧從前也是和她們身份一樣的人啊!

正因為她從前淋過雨,才想給這些跟自己同樣命運的孩子撐把傘,哪怕她能力有限,但是能幫一個是一個!

直到現在,林慧偶爾做夢的時候,還會夢到以前在福利院的生活,夢到小時候總是吃不飽,一直覺得餓,然後就醒了!

醒來之後吃點東西喝點水,然後強迫自己接著睡,不斷的告訴自己,那些日子都已經過去了,她空間裡有數不盡的糧食和食物,永遠也不會再捱餓了!

林慧不止在育嬰堂實行了這樣的制度,在自家莊子裡也是這麼做的。

她自己本身陪嫁的有三個小莊子,加上隆科多的那兩個,加起來五個莊子,惠及的孩子有數百個,當然,莊子上的孩子就不止女孩了,也有男孩,他們能學的東西更多,除了識字以外,還能學木工、鐵匠、泥瓦匠這些實用的技能。

原本這些都是需要去給人家做學徒才能學到的本事,現在主家慈悲,請了人專門教自家孩子,莊子上的佃戶都打心眼裡感激林慧這個貴人,恨不得給她立了長生牌位供起來。

林慧的這些善舉,四福晉也都是知情的,她也是心善的,只是她是皇子福晉,身份所限,不好這樣大張旗鼓的行善,否則就有邀買人心之嫌。

四福晉不敢給自家爺惹麻煩,只能當個無名好人,她從朱顏閣的分紅裡取了一份銀子給林慧,讓她做善事的時候帶上自己一份,也算是略盡一點心意。

八月的時候,嶽興阿已經滿四周歲了,林慧覺得是時候給他開蒙了。

其實,從他兩三歲開始,林慧就開始教他讀書,《幼學瓊林》、《笠翁對韻》、《聲律啟蒙》還有《三字經》這些,嶽興阿都已經會背了,其中的許多典故,林慧也在玩樂中對他講述了出來,他是當成故事來聽的,基本都能記住,這也算是寓教於樂吧。

不過,林慧只教了讀書,並沒有教他寫字,現在嶽興阿虛歲已經五歲了,也是時候請個先生正經的教他了。

林慧想請的先生不是別人,而是東府的二爺法海。

法海是佟國綱老大人的第二子,因著生母出身低下的緣故被兩個嫡出兄弟瞧不起,在東府很是尷尬,但是他人好學上進,三十三年的時候種了進士,前幾年歷任南書房行走和上書房行走,做了協助皇子師傅們教學,今年又升遷為日講起居注官,也是給皇子講課的。

從他的從業經歷可以看出,他教學水平應該不錯,不然也不會一直在這種崗位上遷調,而且,法海後期很受康熙重用,曾經做到了廣東巡撫的職位。

到雍正朝初期,法海還做到了兵部尚書,雖說後來被雍正發落,但是那也是因著法海沒處理好和雍正幾個兄弟及年羹堯的關係,屬於政治立場問題,跟他的個人能力無關,而且,那是很久遠之後的事情了,眼下,他是林慧能想到的最好的老師。

林慧並沒有把握能讓法海收下嶽興阿這個學生,只是,既是有了這個想法,總要勉力一試。

幸而,林慧和法海的妻子鈕祜祿氏在一些場合打過幾次照面,算是有些交情,所以上門請託的話也不算太過突兀。

鈕祜祿氏和她的丈夫法海一樣,還是個謹慎謙遜的人,聽了林慧的懇求,她面上有些為難之色,但是還是答應了會等丈夫下了值跟他說這個事。

次日,鈕祜祿氏讓人來佟府傳話,請林慧明日帶著嶽興阿到東府敘話。

林慧得知這個訊息很是高興,這肯定是法海要親見嶽興阿啊,看來此事還是很有希望的。

果然,法海見了利索又精神的嶽興阿就很喜歡,等聽到嶽興阿不止能背誦這麼多典籍,還能隨口說出幾個典故的時候,就有些意動了。

法海和福晉成親好幾年了,倆人感情甚篤,但是卻一直沒孩子,正是稀罕孩子的時候,見了這麼聰明可愛的孩子,哪裡有不愛的,何況,這也不是外人,是自己的堂侄,算是至親血脈,收下這個學生也無妨!

於是,四歲的嶽興阿就正式拜了法海為師,開始了治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