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若是我不給你這個機會呢?
三國開局一統天下系統 之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次考核之後,再行舉行。
劉雲詔集而來的鄭玄等人,都已在太學任職,劉雲自讓他們自己商量太學的制度。
所有所不足,他以後再進行改進。
如此,又旬月之後,已經將近年關。
一日,劉雲正在溫室殿批閱各地奏章,忽然宦官來報,朱儁在殿外求見。
劉雲不禁感到詫異,朱儁這個時候來找他,難道有什麼要事?便讓朱儁進來。
不多時,朱儁進來,行跪拜之禮後,不等劉雲發問,便向劉雲說道。
“諸葛子瑜有兩位弟弟,從荊州而來,找到了他,讓他幫忙引薦給陛下.”
“二弟名亮,字孔明,三弟名均,字子平,諸葛亮稱有一封書信,必須親手交給陛下.”
“因此子瑜讓臣幫忙,臣見過二人之後,見他們的手中確實有一封書信.”
“但不知是誰人書寫,臣不敢怠慢,因此只得帶他三人來問陛下的意思.”
劉雲頓時好奇不已,諸葛亮?這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臥龍,蜀漢丞相,這個時候來見他做什麼?如果所料不差,諸葛亮應該還年不過弱冠,正在南陽隱居,與龐德公和司馬徽學習才是,怎麼現在到這裡來了?當即,劉雲便是問道。
“他們兄弟現在何處?”
朱儁應道。
“在殿外等候.”
劉雲便讓宦官將二人引進來。
不多時,宦官帶著三人進來,面相最大者,便是諸葛瑾了。
另外二人高的一個,便是諸葛亮,矮一點兒的便是諸葛均了。
劉雲看了看諸葛亮,這才說道。
“方才太保說你們有一封書信要親手交給我?”
諸葛瑾率先站出來說道。
“回陛下,兩位弟弟是受襄陽龐德公和水鏡先生的命令而來.”
“但這書信,就不知道是誰寫的了.”
劉雲點頭,便繼續說道。
“將書信給我看看吧.”
“諾!”
諸葛瑾急忙應下,又恐兩位弟弟衝撞了劉雲,於是接過諸葛亮手中的書信,交給了劉雲。
劉雲開啟,拿出來了信封中的信紙,只見上面寫道。
“徑啟者:久慕聖名,今冒昧致書,萬望海涵.”
“昔上古三皇五帝,夾日月以行,垂裳而治世,播百穀草木,使萬民之生.”
“易有云,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今之世同也.”
“吾等占卜卦辭,見紫氣衝於牛鬥,鴻蒙貫於陰陽.”
“紫薇星明,太微泛光,此乃上天垂象!”
“今觀聖上,一掃海內清平,二撒五穀耕土,三傳聖人之學.”
“吾與德操推演後世,茫茫渺渺,不能竊得.”
“獨見吾二人亡於金石,甚為懼憚.”
“於是先算奇門,又算六壬,後算太乙,又卜筮佐證.”
“俱得孔明若為聖佐,或能免禍.”
“其人已盡得吾等真傳,遂移其於聖下。
不贅.”
劉雲看畢,不禁一陣無語。
雖然後面沒有落款,但劉雲大致想到,這封書信是龐德公所寫了。
只不過上面所寫的那些,不說玄之又玄,但對於劉雲而言,實在是子虛烏有之事。
至少,劉雲是見不到什麼紫氣,鴻蒙的。
至於信中所寫的兇禍,劉雲更不是難以理解。
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究竟是怎麼推算出來的。
既然諸葛亮已經得了二人的真傳,到時候可要見識一下才行。
想到這裡,劉雲便看向諸葛亮,說道。
“他們寫這封信時,有沒有交代你能什麼事情?”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
“沒有,龐德公和水鏡先生只囑咐我必須將這封書信親手交給陛下.”
“然後便帶著家眷,也不知道去了哪裡.”
“叔父在襄陽辭世時,下葬之日,龐德公便行為有些異常.”
“然後二人將平生所學,都教授於我,讓我須的日夜勤學.”
“二人去後,我與三弟子平,本沒有在意,遂欲在南陽隱居.”
“然而回到居所時,只見搭建的茅屋,已經憑空不見了.”
“原地只留一石,上面寫著龐德公留下的四個字,為遇聖而得.”
“於是,我與三弟不禁大感驚奇,這才到了長安,請大哥帶我二人面見聖上.”
劉雲聽完諸葛亮的敘述,不禁面色嚴肅了起來。
看來龐德公和司馬徽,這二人可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他們二人這麼做,其中必定還有另外一層深意,只不過劉雲目前無法知道罷了。
想了想,都沒有什麼結果,最後劉雲只得作罷。
諸葛亮可是一個罕見的人才,司馬徽稱他為臥龍,可見其才幹。
而且從歷史上來看,諸葛亮確實不負臥龍之名!然而現在這種情況,由不得劉雲不謹慎,畢竟像這樣足智多謀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足夠腹黑。
誰知道他究竟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的目的而來長安?當然,劉雲也明白,這也可能是自己多想了。
想到這裡,劉雲遂向諸葛亮問道。
“方才你說,你準備和你弟弟在南陽隱居,現在還是這樣想的嗎?”
諸葛亮笑了笑,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
“龐德公說遇聖而得,此意便是讓我留在長安,得遇明主,輔佐陛下.”
“我亦想借此機會,大展宏圖,就看陛下給不給這個機會了.”
劉雲也是笑了笑,應道。
“若是我不給你這個機會呢?”
諸葛亮似乎早已料到劉雲會這麼說,於是繼續說道。
“那依在下之見,這足以證實當今並非盛世,陛下也並非我想要的明主.”
劉雲頓時面色一冷,一旁的諸葛瑾更是臉色一白,急忙向諸葛亮說道。
“二弟,不可胡言!”
朱儁也是一臉不喜的看向了諸葛亮,心想又是這個龐德公。
早前來了個龐統,便是這傢伙的從子,見誰都是一臉傲氣。
朱儁本就看不慣這種性子,現在又來了個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