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正式賺取重生後的第一桶金
請回答我的1988韓劇線上 大夢長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常說,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惰性。
陳玉不否認這一點,可真正的原因是無可奈何。
朝九晚五的人,懶惰嗎?
996的社畜,加班加到心理崩潰,懶惰嗎?
工地的打工人,懶惰嗎?
更大一部分原因是,侷限性。
沒本錢、沒門路、沒關係的人,就指責他們不好好讀書,
好好讀書,然後勤勤懇懇上班的人,就指責他們不發展人際關係,
努力發展人際關係,就指責他們處事油滑,只會溜鬚拍馬。
陳玉上輩子是真正努力打拼過的人,吃苦受罪,在泥潭中掙扎,光鮮亮麗的背後是一條條血淋淋的傷口,是一個沒有家人朋友的孤獨背影。
這輩子就變成了那個一窮二白的泥腿子,就連對付徐家兄弟這樣不入流的小流氓,都得連哄帶騙。
因為他帶著兩個6歲的孩子,真跟小流氓耗不起。
就像徐家兄弟跑手續去吧,等他們跑好了手續,國營店一到,自己的這200多隻公雞,算是有地方賣了。
現在市場上的雞肉,活雞大部分在鎮集市場,國營店賣的是冷凍雞,活雞特別少,甚至基本不賣,後來在市場的衝擊下,國營店才開始慢慢轉型,多了活魚活雞之類的海鮮家禽品類。
而被農村視作不能下蛋只能吃肉和當作“鬧鐘”的公雞,就是最好的轉型過渡品,價格比母雞便宜,肉也比母雞多,無論是批發給國營飯店還是個體戶食品店,都很受歡迎。
但陳玉拿著雞去賣,人家都不會買,因為是國營。
你的雞健康嗎?你的雞能夠保證充足貨源嗎?
僅這兩條,就能把陳玉懟的啞口無言。
所以,先給國營店,再由國營店自己銷售,才是最快,最有保障的銷售方式。
至於徐家兄弟會不會找陳玉報復,
陳玉只問他們一句話:你們是不是跟國營店有了合作關係?你們以後就不是走街串巷的雞販子了,而是貨源中轉商。
陳玉沒有時間和耐心跟小流氓扯淡,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運營身邊的關係,儘可能的達到雙贏的局面,保證以後合作的可能性,為自己留一條隱藏起來的後路。
養雞場開始賣雞蛋,賣雞了,前幾天來買的人不多,陳玉也不著急,這幾天漸漸多了起來。
“陳老大,撿一斤雞蛋。”
“好嘞。”
陳玉拉來燈箱,開始撿雞蛋,所謂的燈箱就是木箱裡連著一個電燈泡,上面有一個挨著一個的圓孔,賣雞蛋的時候,把雞蛋放在圓孔上,不掉下去的就是大雞蛋,燈照顏色不渾濁的就是鮮雞蛋,渾濁的是臭蛋。
80年代買賣雞蛋很有講究,因為人們在掙得少,萬一買了幾個臭蛋,都會心疼的不得了。
陳玉給稱了一斤雞蛋後,裝進籃子裡,又從燈箱下面的乾草鋪上撿了兩個小雞蛋,放進籃子。
“白三姨,多給您兩個,拿回家給孩子煮雞蛋水喝。”
“哎呦,這怎麼好意思呢。”白三姨嘴上說著,卻沒有要推辭的意思,同時,也沒有了要講價的意思,爽快的拿出1塊2交給陳玉。
陳玉接過錢,恭維著說道:“咱們都是一個村兒的,三姨三姨的喊著,吃外甥家倆雞蛋能咋滴?”
“陳老大,到底是長大啦,是個能說會道,頂起家的老爺們兒了。”白三姨誇讚的同時,也有感慨。
陳玉是真正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
“好了,三姨回家做飯了,過幾天摸雞崽,再過來買三斤。”
“好嘞,到時候我給您挑頂好的雞蛋。”
陳玉目送白三姨離開,把錢裝進腰間的布包裡,宋建設遞過來一支菸,陳玉點燃後,說道:
“二哥,咱們村兒里人,過來買雞蛋,無論買多少,就算買一個,你也送倆小的,十里八鄉的,都是親戚連著親戚,只要他們說一嘴咱家雞蛋好,賣雞蛋還多給,比打啥廣告都好使。”
宋建設點點頭:“記住了。”
陳玉捶捶肩膀,看著雞場裡有十幾只母雞腳上綁著彩色布條,說道:“二哥,等會兒你和二嫂在這賣雞蛋,我和大哥把牛家訂的母雞給送過去。”
“中午吃完飯,咱倆上板車,去二樑子村賣母雞。”
“好。”
宋愛民把三輪車騎來的時候,腿上綁布條的母雞已經裝進了籠子裡。
陳玉坐在車上,用一根繩連著所有雞籠子,就算是固定了,宋愛民騎著車,開心到飛起,從賣出去第一隻雞蛋開始,宋愛民的笑容就沒落下過。
今天這個養雞場是陳玉掙錢,明天養雞場留給了自己家,那就是自己家掙錢了。
蓋房子,送孩子上學,頓頓飯有肉,晚上能喝酒,媳婦能去縣裡買衣裳,莊稼漢心裡的念想,就這麼多,但要實現卻很難。
不過,現在終於實現的可能了,他怎麼能不高興。
到了牛家,12只母雞,一斤1塊8毛錢,上過秤之後,算賬了,12只母雞,賣了71塊6毛2。
牛老頭看著雞圈裡的12只小母雞,滿意的舔嘴唇,
“以後吃雞蛋就不用出去買咧。”
宋愛民接了句:“收拾出來的雞糞還能種菜呢。”
往車上裝雞籠子的陳玉也聽樂了,喊道:“愛民哥,走了。”
“哦,好。”
陳玉騎車拉著宋愛民回家。
回去之後,就看到宋建設正送於叔出門,於叔拎著籃子,裡面的雞蛋都是小的,大約有2斤。
“於叔,抽根菸。”
陳玉把荷花煙掏出來,立刻遞上一支,顧客是上帝,伺候好了他還來。
“嗯,荷花呦,你小子掙到錢了啊。”於叔抽了口煙,看著過濾嘴,說道。
“掙啥錢啊,這煙是人家柳武老闆給的,我一直沒捨得抽,看於叔來了,我就掏一根,我一直都抽飛馬。”
陳玉說著把另一個口袋裡的飛馬煙拿出來。
於叔笑了笑:“好了,我走了,你姐過幾天結婚,早點過來幫忙。”
“哎,我早過去。”
陳玉把於叔送走之後,把剩飯剩菜飯鍋裡,添瓢水,燒開之後,又和宋家兄弟撿了一遍雞蛋。
中午吃完飯,抓了10只母雞,20斤雞蛋,帶著宋建設走鄉串戶吆喝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