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買地
請回答我的1988韓劇張曼玉 大夢長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陳玉和王成明走在去市委的路上。
王成明說道:“不能在荀家兄妹工廠建設過程中使絆子,不然市領導會過問,要在她們投產之後再慢慢玩死他們。”
陳玉點點頭。
“陳總,我有個請求。”
“你說。”
“這種事,以後能別讓我幹嗎?我怕有損陰德。”
“好的,你不說,我還準備自己幹呢,你一說,那就你了。”
王成明翻翻眼皮,沒說什麼。
陳玉呵呵一笑,道:“先不管他們,等他們投產之後,我教他們做人,資本力量?就跟誰不是資本一樣。”
王成明嗯了聲,確實,等【鯨運】在整個東北三省的銷售渠道鋪開之後,不僅陳玉會成為大富豪,就連有著8%股份的自己,也會成為大富豪,就感覺像做夢一樣,前幾個月,自己還在國營商店拿著幾十塊錢的工資,
明年自己就很可能成為百萬身價的富豪了,希望這場夢,永遠不要醒。
兩人先去了計委(後世的發改委),拿到了申請檔案,符合國家政策的建立專案,又去到國土資源局簽字,確定地塊規劃用途,回到計委的城市規劃部審批,
接下來,
設計院和規劃部、拿《建設工程許可證》和《專項施工圖》,
去環保局拿到《專案環境影響報告》,去應急管理局編制安全評估報告,
衛健、水利局......
再回到計委,拿審批《建設專案節能審查》,
最後,拿施工圖紙去住建局辦理施工許可證。
兩個大冤種差點累死,就算之前提交了所有檔案,但就這樣來回拿檔案復批,也特別麻煩。
奉陽市和平區23500平,做商業建設寫字樓,周圍還得規劃各種商業和街道,這些都要陳玉花錢。
陳玉欣然接受,並提交了一份《鯨運20年發展計劃報告》,
你們說的我都同意,並且保證20年內建設完整。今天這塊地價值129萬,20年後可能只值500萬,但30後,它不翻百倍以上,我直接撞死重開。
40年以後... ...使用權到期了,
但,到時周圍一切早都建設好了,市政規劃棚戶區改造也開始了,
23500平啊,就算是商業規劃用地,那我也買七架飛機,一週七天,換著開,人老了,腿腳不好,沒辦法。
這塊地,是陳玉私人出資買的下,以後建辦公寫字樓,也是陳玉私人建設,
然後,
再把寫字樓出租給【鯨運】。
就相當於自己的辦公樓租給我自己的公司使用,只要【鯨運】發展可持續,那麼租金就是可持續的。
公司財產和私人財產剝離,實現自我財富支配自由。
所以,為什麼很多大老闆公司破產了,倒閉了,他們仍然很有錢,因為,他們把自己的錢和公司的錢,剝離的很清晰。
公司黃了,跟我有什麼關係,頂多就是公司內部,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失業了唄,公司資產被拿去抵押還債,還能咋滴?
要搞清楚,公司欠的債,跟我個人,不發生關係。
(... ...)(這一塊兒,點到為止)
“王哥,可以規劃施工了,那片不是居民區,儘量一週之內人員進場,我讓莫蘭走我的個人賬戶,不動用公司運營成本。”
“好,早就聯絡好了,4天以後發圖紙,第五天大型器械進場,一週內開工。”王成明說道。
陳玉點點頭,拿著規劃地圖,看了看,指著旁邊那塊地說道:“王哥,以後,你可以研究一下把這塊地買下來,做為你自有資產。”
“嗯?我看看。”
王成明接過規劃地圖,看了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今天陳玉的操作,是他沒想到的,誰能想到,生意竟然還可以這麼做,地還可以這麼買,
自己買地蓋樓,租給自己公司,自己賺自己租金,看似脫褲子放屁,實際上直接實現輕重資產直接分離。
操作簡直太秀了。
陳玉沒多說什麼,富豪們的基操而已,有啥可驚訝的。
兩人回到車裡,陳玉找出筆,在規劃地圖上畫了個圈兒,是奉陽城郊的一塊地,約560畝。
“王哥,接下來就是這塊地了,上面審批估計需要一段時間,趁現在快速積累資金,工業用地比商業用地便宜,儘可能多拿。”
“明白了。”
陳玉這邊美滋滋花錢買了地,大學招聘也有了成效,學生內部宣傳就是比陳玉他們兩個有效果。
幾天時間,名額就招滿了,23個實習生。
除了林睿雨做陳玉的助理外,其他22個人,都給了王成明和高建軍,江東來特別幽怨的看著陳玉。
陳玉被他看的受不了了,直接表示,加工資。
江東來:“可以。”
沒了怨氣,幹活也有勁兒了。
陳玉在騰龍大廈租了一層,讓王成明和高建軍帶著一幫實習生在這裡工作。
而他繼續回到平蘭縣小門店守著,十個縣的工廠一天沒投產,他就不能離開。
早上,莫蘭和徐美玲先後來店裡上班,陳玉讓林睿雨暫時不用過來這邊,去騰龍大廈上班,紀瑤火急火燎的衝進店裡,嚇了陳玉一跳,剛端起的粥碗差點灑了。
“紀秘書,你特......你趕著投胎啊!”陳玉還是收住了問候。
紀瑤也沒在意,來到桌邊,說道:“荀亦誠拿到了審批手續,我找了關係,看了他們提交的專案規劃,你猜他們做什麼工廠?”
陳玉沒好氣道:“你猜我猜不猜!”
“還有,我買地審批了40天,工業用地到現在還沒批下來,他們憑啥啊,不到兩週就拿地了?”
紀瑤愣了愣,沒想到陳玉怨氣這麼大,解釋道:“他們只申請了70畝工業用地,你申請的是560畝。”
“哦,那沒事了。”陳玉喝了口粥,問道:“他們開什麼廠?”
“紡紗廠。”
“紡紗廠?”
陳玉驚訝了一下,還有點不確定的問道:“你確定是紡紗廠?就是那種做布料的工廠?”
紀瑤點頭:“沒錯,就是那種紡紗廠,人員規劃提供500個工作崗位。”
陳玉頓了頓:“那這不是犯我我手裡了嘛,他們咋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