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智涵打聽到武威押送一批義和團傷員去通州,他先躲到必經道路旁邊的大樹上等待。
不久,遠處出現一面武字旗,兩百多名清兵,押著幾十個義和團小頭目和傷員走過來。
一位將軍騎黃驃馬,身穿甲冑,手握一把雙頭鐵鏟,耀武揚威地走在隊伍前面。
待這人走近了,智涵見他大約四十來歲,橫眉冷目,臉上一塊褐色傷疤很顯眼。
義和團傷員走在隊伍中間,後面的清兵在大聲吆喝他們快走。
智涵認定這位將軍一定是武威。
等他經過大樹旁邊時,智涵握緊戚家刀,像“老鷹撲食”一般從樹上突然俯衝下來,鋼刀直接向武威的腦袋砍去。
列位看官,這武威非同小可。他七歲進少林寺學武,二十二歲闖過少林十八銅人陣下嵩山。
後來又在京津拜了幾個關內外的名師,逐漸成為北派武林高手。
清廷聞其江湖大名,招為御前侍衛,成為威震京城的第一殺手。
袁世凱在清剿義和團時,特意將武威要來任命為從四品清軍捕頭,專門捉拿朝廷要犯。
武威抓住“坎字團”首領張德成後,袁世凱給了他重獎。因此,他幹得越來越起勁。
武威的功夫果真不一般,遭遇智涵突然襲擊時,他感覺頭頂風聲不對,身子急向側偏。
智涵的刀斬落下來時,僅在武威肩膀上削下一塊肉。要是其他人遇到智涵這一兇招,腦袋早已搬了家。
武威忍住劇痛,揮舞雙頭鐵鏟迎戰。其鏟法嚴密,氣勢磅礴,猶如瘋魔一般。智涵應接不暇,幾招過後就趨於下風。
武威突然一招“犀牛望月”,智涵躲閃不及,腰腹部被剷傷,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衫。
在萬分危急的時候,一個白髮老道揮劍從天而降。一招“天師降魔”,嚇得武威倒退三步。
智涵定睛一看,正是無為師父來救助自己。他馬上提振起精神,揮刀衝上去夾攻武威。
這時,義和團小頭目乘機砸爛枷鎖,也一齊上來圍攻武威。
武威見老道劍法精妙,自己肩膀又受了傷,無心戀戰。虛晃一鐵鏟後,急忙帶領隨從跑了。
無為道長令所有傷員,就地解散,迅速進山裡躲藏起來。他將智涵帶進樹林裡,給他包紮了傷口。
師父滿臉不高興,嚴厲責怪智涵。你竟然瞞著我,隻身去找武威報仇。
你這是蠻幹啊,弄不好會白白送了性命!依你現在的功力,還遠遠不是武威的對手!
徒兒要記住,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有多拜名師,刻苦練功,努力提高武功境界和技擊能力,才可能戰勝武威和其他強大的敵人。
智涵自知理屈,連連向師父認錯,發誓要永遠記住師父的教誨。
卻說張德成死後,“坎字團”在清軍和洋人的圍剿下,被分割成數支零散的小分隊,轉入暗中活動。
無為道長滿懷悲憤離開“坎字團”,帶著智涵潛回千山頭玄武觀養傷。
無為道長回到玄武觀後,心中無比悲痛。
義和團首領朱紅燈、閻書勤和張德成等義和團首領先後被殺害,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被清廷鎮壓下去了。
現在倖存的義和團大小頭領和拳民都遭到了清兵的追殺,千山頭周圍更是血雨腥風。
他感嘆自己,一生都報國無門。
師徒倆參加義和團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清廷抵抗外國人的侵略,實現殺敵報國的願望。
可是清朝政府竟屈服於列強勢力,反過來派重兵瘋狂鎮壓義和團。
現在師徒不但報國願望落空,反而成了朝廷剿殺的物件。他越想越氣,心力交瘁,突然大口吐出鮮血。
這幾天,到玄武觀來避難的義和團受傷將士越來越多,可是時常有清軍來千山頭搜捕逃犯。
因此,無為道長十分擔心道觀和傷員的安全。
玄武觀後院樹林中有個天然石洞,觀內道士稱為白雲洞。洞深約八十丈,可容納百來人躲避。
無為道長令智涵帶領道士把白雲洞修整好,將所有傷員安置到洞內養傷。
洞口隱藏在樹木和草叢中,用兩扇天然石門封閉洞口後,外人根本看不出石洞的痕跡。
只有按動隱藏的機關,石門才可以開閉。
有一天,劉自強和趙光輝,受重傷後被清軍追殺,由幾名士兵攙扶著,逃進玄武觀來避難。
無為道長和智涵看見老戰友還活著,心中大喜。
智涵親自給他們清理了傷口,塗上金創藥,送進白雲洞內療養。
眼看白雲洞內傷員逐漸增多,照顧傷員的人手很吃緊。
幸好滕州中學的楊萬里和王淑娟帶了幾個同學,每天來幫忙給傷員換藥和護理。
王淑娟特別能幹,善於學習,很快就學會了護理和治療傷員,她還主動擔負起“護士長”的職責。
那天,張金彪帶了利瑪德等幾個傳教士和兩百餘名清兵,將玄武觀圍住。
無為道長帶領眾道士攔在大門口,阻止清兵衝進去。
原來張金彪投到袁世敦手下,做了個清軍小頭目。他向無為道長喊話:
“無為道人聽著,有人舉報你在玄武觀內窩藏拳匪,與義和團殘匪秘密勾結,準備聚眾造反。
現在我奉知府大人袁世敦,袁大人的命令,前來拆除玄武觀,修建基督教堂。”
眾道士聽說要拆毀玄武觀,個個義憤填膺,怒火萬丈。
無為道長怒斥道:“千山頭玄武觀有五百多年的歷史,歷代香火不斷,是聞名蘇、魯、豫、皖四省的道教聖地。
你們來拆毀玄武觀,修建洋教堂,毀滅道教文化,這是背祖忘本啊!你對得起自己的八代祖宗嗎?”
張金彪根本不聽勸告,指揮清兵攻打玄武觀大門,無為道長和眾道士奮起抵抗。
張金彪仗著人多勢眾,帶領士兵衝進觀內。
無為道長忙從衣袋中掏出一束金針飛鏢,只聽得“颼!颼!颼!”響,飛鏢如槍彈射出,衝在前面的十幾個清兵被打倒在地上。
張金彪帶了五十幾個清兵,準備去放火燒真武大殿。
無為道長急了,拔出龍蛇劍,直取張金彪。
張金彪用鐵扇抵擋,只聽得“咔嚓!”一聲,鐵扇被龍蛇寶劍削去大半截。
張金彪甩掉鐵扇,從衣袖中突然取出暗藏的鐵飛爪,向無為道長抓來。
智涵急忙掏出雞蛋大的飛蝗石,朝張金彪的頭上飛去,正好打中他的前額。
張金彪血流滿面,頭昏眼花。血水流進眼睛裡,什麼也看不見。仍用鐵飛爪一頓亂抓,幾個道士和清兵被抓中,鮮血直流。
智涵手持戚家刀衝上去,避開鐵爪,一招“閃退回殺”,鋼刀刺進了張金彪的胸口。只見張金彪向空抓了兩下,倒地氣絕。
利瑪德見到無為道長手裡的龍蛇劍,登時興奮起來。他悄悄拿出洋手槍,向道長的背後開槍。
無為道長只顧著驅趕放火的軍士,沒有提防利瑪德的偷襲。道長的右肩被擊中,鮮血染紅了道袍。
利瑪德再要開槍時,智涵急發飛蝗石,將洋手槍打飛出去一丈多遠。
利瑪德奪寶心切,急忙拔出鋼劍,縱身衝上去,準備刺死無為道長,奪取那把他日思夜想的龍蛇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