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看著四個高興的女兒,大手一揮講出來的話讓四個孩子更高興了。
“以後這些工資錢,你們自己存著做嫁妝,抽空和你哥哥去銀行辦個存摺,你們自己存起來。”
孟存軍看著先斬後奏的沈英,自己手裡捏著45塊錢實在不好意說不。全家都賺錢,就沈英一個人帶孩子還時不時幫忙做飯。
孫喜妹才想起親家母來,忙又數出30塊錢遞過去。
“差點忘記你了,這些日子一直在孟家吃。你做飯也是一種工作,這30塊錢是工資,伙食費另算。”
想了想又遞過去135塊錢伙食費。
“親家母你也別跟我客氣了。這麼多人在你這裡吃。你也一直沒提這個事,自己也差點忘記了,這理應要算上的。”
沈英大方的把錢接過手,溫和的笑了。
孫喜妹再把餘下的1600塊錢一分為二,自己和孟樂賢各拿了800塊錢。
孫喜妹當時花了一千四百塊錢買布料,孟樂賢買了一千塊錢的布料,現在這些布料才消耗不到三分一。
孫喜妹分好錢,又帶上小本子去了縣城。她打算再從童美靈那裡買上一些設計款式,先去縣城打電話聯絡她。
童美靈留的電話是學校的,接通後孫喜妹直接和她敲定了價格並講述了自己的要求。
孫喜妹把錢直接從郵局給童美靈匯過去後,又回孟家熱火朝天的幹活。
錢大進每天看著孫喜妹外出,一出門就是整整一天,晚上回來睡個覺早飯一吃人影就不見了。
要不是自己清楚知道孫喜妹是去的孟家,他都要反抗了。
有次錢大進喂完豬,揹著小兒子錢安哥也去了孟家看了一看。
他看到孟家一家人整整齊齊都在那裡幹活,裡面還有自己的媳婦、兒子、兒媳婦、女兒。總共十個人擠在一間房間裡轉來轉去。
孟樂賢和孟存軍還堵在門口剪布料,裡面東西太多了,人也多擠得不成,只能蹲在門外寬敞些。
錢大進連門都進不去,只能站在門外望了望。只有親家母沈英給他倒了杯水讓他在外面坐著。
坐了一會兒錢大進覺得無趣,心裡又惦記著家裡的豬隻好回家去了。
一個月後孫喜妹他們又做出了其他二十款經典樣式的衣服,每次衣服快到一百件的時候就出一次攤。最後十個人趕在稻穀成熟前把布料全消耗完了。
趁夏天還在把裙子賣出去,餘下的幾件衣服女人們自己每人分了兩件當福利了。
三個男人眼饞的看著自己家的女人一個個變得光鮮亮麗起來,有些不滿。怎麼就不做些男人穿的衣服,男人也愛面子的。
孫喜妹才想起自己忽視了男人的市場。開玩笑的說,下次多買點合適男人的布料,冬天的時候你們三個就能當模特用了。
錢富貴和孟樂賢才不管什麼模特不模特,主要是自己的媳婦穿得這麼漂亮怕別人惦記上才是真的。
孫喜妹存摺裡的錢已經逼近萬元了。年初的時候家裡是四千多塊錢,現在早稻還沒收穫,存摺裡的錢已經9600塊了。
錢大進每天光看著那個數字都能樂上半天,而且只能偷偷的樂。每次錢有德看見後問,爸你一個人總是傻笑什麼?
錢大進收起笑臉,支開三兒子。心想,小孩子家家問那麼多做什麼?不好好讀書仔惜你一身細皮,還管到老子頭上了。
然後又看著調皮滑頭的錢有德,暗暗警告。
“你沒事多學學你的隨生哥哥,多幫家裡幹活。一個個長這麼大活不幹,想累死老子嗎?”
“知道了,我不是經常幫你帶兩個弟弟嗎?”錢有德覺得自己幹活了,怎麼錢大進還不滿足。
“你這孩子就不愛聽別人的話,要眼裡活。懂不懂?”錢大進恨鐵不成鋼,都快十歲了。一點也比不上當初十歲的錢隨生。
“日子過好了,更擔不住事。有德,你現在就成績過得去,別的還真不如你兩個哥哥。”錢大進實話實說。
“你胡說,我哪裡不如哥哥了。你是不是就看不到我的好。”錢有德委屈的想哭。
“我不幫你帶弟弟們了。你自己帶,今年收稻子我要讓你看看我的厲害。”
哥哥們年齡大,能做更多的農活了不起嗎?就看不起他這個中間的,我偏要證明給你們看,我是最優秀的。
孫喜妹出去把水田裡的水全放了,過幾天田裡的水稻就能收穫了。
她一回到家錢有德就撲在母親的懷裡哭訴。
“爸爸他嫌棄我沒有哥哥們好,嫌我不幹活,說我比不上兩個哥哥。”
孫喜妹安撫錢有德,問他。
“那你覺得你比你兩個哥哥強嗎?”
錢有德在心裡比了一比,沒有強行誇大自己很行。
“哥哥們強。”可是他心裡還是不服氣。“可是我現在比兩個哥哥小。”
“你都知道你自己小了,你就可以跟在隨生和興旺後面好好學習。等你長到他們那樣大的時候你也就會了。”
“不管別人怎麼說你,最主要的是你自己在想什麼?你覺得你自己能做好什麼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如果你不贊同別人的想法也不需要著急去反駁。尤其是比你強大的人他們不想聽你的意見,而且你只需要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用時間慢慢證明自己。”
孫喜妹擦去三兒子的眼淚,“孩子,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你只要不做壞事,媽就不會嫌棄你不好。哥哥們有自己的長處,你也一樣有的。”
“可是爸爸總愛拿我和隨生哥、興旺哥比,我比不過。”錢有德小腦袋想不明白,孩子總是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尤其是父母。
“他有臉了,等會兒我找你爺爺說他去。別聽他胡說八道。”孫喜妹安慰錢有德,看樣子家裡的十頭豬還不夠錢大進忙的。
還能有閒心來打擊自己親生兒子的信心。真是能人。
錢有德破涕而笑,他都忘記了爸爸還是爺爺的兒子呢。他還可以去找爺爺說,臨走前還是向母親表示,今年他要參加收稻穀。
孫喜妹聽後答應了,農村裡快十歲的男孩子可以下地了,嬌情什麼。自己種了糧食才知道口裡吃的飯是多麼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