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河畔,暮色慾顯。

張老頭佝僂著枯瘦的身子,抬手遮掩日光,向著官道盡頭張望。

渾濁的老眼眯成兩道細縫。

半晌,緩緩搖了搖頭:“今日恐是無人渡河……”

他抬眸瞥了一眼天邊大日,俯身解下浸滿河水的草繩:

“罷了,早些收船,興許還能趕得上林老爺的古稀壽宴。”

隨手將草繩捲起扔向船倉。

輕身一躍,老船伕枯瘦的身影穩穩的立於船頭。

船身微微一沉,在黑水河中蕩起幾圈漣漪。

八百里黑水河,魚蝦豐富,周遭人家多以打漁為生。

張老頭年歲已大,卻是難以再行捕撈之事,便接了份擺渡的活計,勉強餬口。

他朝著雙手重重的唾了兩口,抄起那根磨得發亮的船槳。

烏木小船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船頭緩緩調轉方向。

“船家!等等!”

一道急促的呼喊聲打破了水面的寧靜。

老船伕手中的船槳忽地一頓,徑直插入水中,停下船身。

回眸望去,只見官道之上,一道灰袍身影疾行而來。

斗笠遮掩之下,灰白長髮隨風飄搖——

正是自青竹山辭別的林墨。

待林墨行至近處,張老頭朗聲笑道:“老哥哥若是再晚些,恐怕就趕不上這艘渡船了。”

林墨拱手致意:“有勞船家了。這一路已是趕著緊了,還是差點誤了時辰。”

張老頭划動手中船槳,烏木小船盪開水波,向著遠離河畔的方向緩緩駛去。

他忽地回頭望向林墨,問道:“我觀老哥哥非是尋常人,此番渡河是欲往何處去?”

林墨立於船首處,垂眸望向湖面,緩緩說道:“欲要了結一樁因果。”

言畢,他轉身面向張老頭,輕聲問道:“倒有一事,想請教船家……”

張老頭咧嘴一笑,爽朗道:“老哥哥但說無妨。”

“船家可知魚溪村林家?”林墨問道。

張老頭聞言,眉頭微皺:“魚溪村……這個村子倒是未曾聽聞。不過……”

說著他語氣忽地一滯,抬眸望向對岸,笑著道:

“倒是有一魚溪市,其內有一大戶林家。

曾有傳聞,其祖上出過‘仙人’,只是不知與老哥哥所尋的林家,是同一個。”

林墨聞言,微微頷首:“到時只有登門拜訪一番。卻是不知這林家作風如何?”

張老頭頓時拇指上豎,誇讚道:

“魚溪林家,乃是方圓數十里內難得的大善之家。

曾有饑年,流民肆虐。

林家不僅開倉放糧,連施數月善粥,還組織鄉勇護村安民。

周遭十里村戶,無不受其恩惠。”

說著他又似乎想起何事,抬頭望向林墨:

“恰逢林家老爺子古稀之壽,林家大辦壽宴。

各家各戶,無論貧富貴賤,皆可前往祝壽。

亦是無需何等貴重之賀禮,說上幾句賀壽之詞便足以。

待船靠岸之後,老哥哥可與我一同前往林家。”

林墨聞言,微微點頭,抬手一禮:“卻是勞煩船家了。”

張老頭朗聲一笑:“老哥哥禮數卻是頗多了些,我等粗俗之人,卻不講究這些。”

林墨輕聲笑道:“禮數卻是不可有失去。”

言罷,他回過身去,立於船首眺望遠處。

落日的餘暉撒向河面,又被泛起的水波,攪得稀碎。

他之仙途起於林家,然其乃是異世之魂,平白受了重恩。

若是不償還這份因果,日後仙途之上,恐有阻礙。

於是此番回返林家,便是欲要了結這份“仙緣”之因果。

擇一靈根之人,帶入仙途。

將其仙緣又傳予林家。

不過林家後人之心性,亦在考慮之內。

若是授予為非作歹之輩,恐怕適得其反。

“砰”地一聲輕響,打斷了林墨的思緒。

再抬眸時,烏木小船已然靠岸。

張老頭手腕輕抖,草繩在空中劃過一道漂亮的弧線,不偏不倚地纏上碼頭木樁。

再發力一拽,船身便穩穩地貼住岸沿。

整套動作行雲流水,顯然已是行船多年的老船伕。

待船身徹底停穩,他方才轉身望向林墨:

“老哥哥,請隨我來。林家宅院位於魚溪市中心處,佔地頗廣,十分氣派。”

林墨未有言語,緩步緊跟其後。

一路之上,張老頭對林家讚不絕口。

魚溪市之街道,盡皆青石鋪成,少有雜物。

一路上人影綽綽,面帶喜色,所行之方向,亦與林墨兩人一般無二。

轉過街角,一座氣派的宅邸豁然映入眼簾。

兩尊石獅威踞九級臺階之上,銅鈴般大小的眼珠瞪著來往行人。

在其之後朱漆大門,雕樑畫棟,門匾之上龍飛鳳舞的寫著“林府”二字。

兩側高懸的鎏金壽字燈籠在夜風之中,微微搖曳。

將四周照得透亮。

在其之下,烏木長桌橫陳。

一管事模樣之人,坐於其後木椅之上,執筆提墨,記錄各家壽禮。

張老頭上前,抱拳恭賀幾句。

林墨抬步上前,於烏木長桌兩步之外,忽地駐足。

袖袍翻湧間,一道青白靈玉悄然滑落掌心,向前遞了過去。

那管事接過玉佩,細看一番,便交於一旁小廝。

他抬眸望向林墨,輕聲問道:“敢問老先生是何名諱?可是與我家老爺有舊?”

林墨略作沉思,出聲應道:“不曾有舊。你便單記一個墨字。”

那管事聞言,側首朝著門內高呼一聲:“墨老先生,賀禮極品青白玉配一枚!”

言畢,一青衣小廝快步行至林墨身前,躬身一禮:“墨老先生且隨我來!”

說著他抬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林墨袖袍輕揚指向張老頭,輕聲問道:“他可否與我同行。”

小廝目光飛向烏木長桌之後的管事,待瞧見對方頷首許可,當即旋身轉向張老頭:“請!”

二人隨著青衣小廝穿過九曲迴廊,眼前豁然開朗。

但見庭院之內,百十張木桌次第排開,在其之上諾大壽桃擺於正中。

二人跟在青衣小廝身後,穿過成排木桌,最終落足於一高臺之上。

九張黃花梨木桌呈“眾星拱月”之勢排開。

小廝將二人帶到外圍的一張木桌前,躬身道:“二位貴客請在此稍候,宴席即刻開始。”

言罷,他便輕聲快步離去。

甫一落座,張老頭便神色侷促地四處張望,低聲道:

“老哥哥,這黃花梨木桌太過金貴,我這般粗人坐著渾身不自在。

不若……我去下方尋一座位便是。”

說著,他目光掃向庭院角落的簡樸木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