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吃完早飯就跟蘇招娣和李麥穗到李長貴家門口等候著。

“你家小丫頭也去呀?”李長貴很是稀奇一邊接過蘇招娣遞過來的兩毛四分錢,一邊問道。

“長貴叔,我還沒去過鎮上,想和媽她們一起去瞧瞧。”李豆米語氣自然,顯得落落大方。

“小孩子是該去外面見見世面,總窩在紅廟村也不好。”李長貴知曉他們家條件不好,為人老實巴交,他也不是貪心慣了的人,不差這幾分錢,“招娣妹子,豆米的錢俺不收,你拿著吧,在鎮上買點東西給孩子們吃吃。”

“長貴,我不能拿,你還是收著。”蘇招娣推搡著,頭搖成撥浪鼓嘴裡直說:“我不能要。”

“招娣妹子,你不收著俺就不帶你們去鎮上的”李長貴把錢塞回到她手上,語氣頗重。

“這...這。”蘇招娣看著手裡的錢,不知咋辦。

“媽,你收下吧,這也是長貴叔的一番好意。”

李豆米出聲為蘇招娣解難,真心謝謝這個體型富態,一臉笑容的人:“長貴叔,謝謝您了。”

“呵呵,和叔謝啥子謝,都一個村的能幫則幫嘛!”

李長貴真心喜歡這一臉乖巧伶俐可愛的女孩,語氣夾雜著羨灩:“俺家要是有個閨女就好了!”

家中五個孩子全是帶把的小子,大點的外出打工了,稍小的幾個成天上躥下跳在家裡搞得雞飛狗跳的,愁死他了。

“你們先上車坐著,等二狗子媳婦來了就可以出發了。”

李豆米瞅著蘇招娣眉頭緊蹙還有些不好意思,湊她耳朵一陣嘀咕:“媽,要覺得不好意思收,我們晚上回來的時候將錢放車上就會好了,長貴叔會知道的。”

“好...好,媽聽囡囡的。”

蘇招娣一連說好幾個好,眉心舒展開來,

李麥穗撓撓腦袋,一臉的好奇,媽和小妹怎麼了,說悄悄話不告訴她。

哼!待會不理她們了,小嘴翹得老高。

到鎮上已是晌午十分了。

李豆米跟著蘇招娣李麥穗和同村一樣拿東西賣的嬸子到專門的集市裡走。

集市繁華而熱鬧,滿街的人,摩肩接踵,街道兩邊擠滿了擺攤的商販,嘈雜喧囂的叫賣聲、討價聲,融成一片。

她們找到一處空的位置,拿出破布平鋪在地上,一一將竹簍、繡花鞋墊擺放。

三人席地而坐,蘇招娣拿出針線納鞋墊,李豆米和李麥穗編著竹簍,一邊幹活邊擺攤。

李豆米手中動作不停,眼神四處掃蕩,看有沒有好的商機賺錢。

大多數是賣菜的商販和她們一樣買手工竹簍的,賣吃食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是在吃少數在國營飯店解決。

可以從吃食方面入手,至於賣什麼還沒想到。

“這個怎麼賣?”

一位年齡稍大的老太太,花白頭髮整齊的梳到耳後,身著灰色的大褂,佝僂著腰,一隻手杵著柺杖,另一隻手指著地上船型有蓋的竹簍。

才擺攤就有人問價錢,李麥穗站起來喜滋滋準備回答,還沒發出聲就被李豆米搶先一步。

“船型的是一毛錢、圓形是七分錢、方形是八分錢,帶蓋子的要多加三分錢......”

李豆米一溜彎的把竹簍價格說了出來,眼尾餘光掃了一眼,眼睛同時瞪大,嘴巴長得老大的蘇招娣和李麥穗。

慶幸自己搶先一步,指不定這兩個老實巴交的說竹簍都是五分錢一個。

老太太倒沒被竹簍價格嚇到,反倒是笑呵呵的問眼前人小鬼大的女娃娃:“為啥有蓋子的比沒有蓋子的反而貴三分錢?”

“有蓋子的竹簍編法比較複雜,難度較大,耗時也較長,自然是比沒有蓋的貴。”李豆米順帶解釋她家竹簍為什麼比別家的貴,貴在做工複雜,花樣好看又精緻。

她說的是實話,一點分錢一分貨,貴有貴的地方。

老太太沒有像其他問價的人嚇到,還笑著繼續問,加之身上穿著打扮說明家中條件還算不錯。

“那丫頭你給我拿兩個,一個船型有蓋子和圓形有蓋子的。”

“好的,奶奶一共是兩毛三分錢。”

兩個竹簍用短繩捆在一起,方便老太太拿著,順便從攤位上拿起一雙鞋墊一同給老太太,“滿兩毛錢,送您一雙鞋墊,在場的都有份。”

“你這丫頭是會做生意的人。”

李豆米笑著將接過來的錢遞給她媽蘇招娣。

聽完李豆米的解釋,周圍人瞬間覺得價格還行,滿兩毛錢還送一雙鞋墊,怎麼著也是賺到便宜了。

“欸欸!俺要一個圓形帶蓋的和那個。”

“我要船型不帶蓋的。”

“俺也是。”

“我要三個。”

“好的,大媽、嬸子一個一個來,不急還有很多。”李豆米完全將上世促銷方式運用到這裡了。

攤上的竹簍不消片刻的功夫全賣完了。

有些沒買到的人有些失落,走的時候不忘問,“丫頭,什麼時候還來賣?”

想提前預約好,在這擺攤的人商販基本不固定,有的是隔幾天來一趟,不是天天在這,免得白跑一趟。

“呃...五天後還是這個時辰。”李豆米想了想說道。

等人散了,蘇招娣和李麥穗才晃過神,看著面前一小簍子的錢,清點起來。

“小妹,我們今天賣了三塊三毛七分耶!”李麥穗興奮地手舞足蹈,抱著李豆米又是轉圈又是親她個一臉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