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孫承宗強行下達了戒備命令,下面一眾將官儘管在執行命令,但大多數人包括將領在內都不以為然,抱著不可能遭受攻擊的態度在做事,行動遲緩,效率低下。

雖然孫承宗一直在四處巡視,督促,奈何長城一線年久失修,又出現多處豁口,經費也不足,宣府邊軍無力進行全線防禦,只能多設烽火臺,重點駐防重要隘口。

......

“大人,出邊口的大商家,范家的人回來了。他們派人來和咱們接洽,請求咱們放行...”長城邊關喜峰口處戍衛來報。

“嗯,知道了,照例扣一成例錢,然後放行就是,這個你熟,去吧。”小旗官不以為然的說道,這事宣大一塊已經見怪不怪了。

“這個...大人,來人說願意多給一萬兩,他們想帶點人過去...”來人小心翼翼的對小旗官說道。

“不行,督師有軍令,全線戒嚴,嚴密監視長城以北動向,這次放范家人過關已經冒很大風險了。而且這幾天北邊的確有點不對勁,給他們回話...讓他們自己過去,其餘人一律驅逐。”小旗官態度堅決的說道,語氣中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

“諾!大人,小的這就去回覆他們。”來人看長官語氣堅決,也沒再堅持,轉身而去。

不久,山西范家人順利透過喜峰口關隘,而夾帶的“私貨”被驅逐回去。只是透過的個個人身強力壯,守軍雖然奇怪,但也只道是這些商人長年行商,估計是護衛的家丁護院,而且…上面的事,不該問的不問,執行命令放行就是。

“大人!看...那是...那是...蒙古人!”瞭望哨發現以往一望無垠的大草原處出現了一條黑線,且越來越多,驚恐的說道。

此時正在城牆上的小旗官也發現了異常,立馬緊張了起來說道:

“不好!敵襲!擊鼓聚兵,全員戒備!快點烽火,讓范家人快點進城,速速關城門!”

“快馬傳訊督師!蒙古大軍寇關!不是,不是蒙古人,這特麼的是女真人!快,快去!”小旗官看清對面旗幟後,慌忙說道。

“敵襲...!點烽火!”

“敵襲!關城門!”

“敵襲!敵襲…全員戒備!”

“快馬傳報,女真人寇關喜峰口...”

長城喜峰口處一片慌亂,就在這時,正在入關的“范家人”紛紛從貨車中拿出藏著的刀劍,堵在城門處,見人就砍。

“你們…幹什麼!啊...”

“殺...”

“范家人反了…快...啊…”

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統率八旗軍女真本部兵6萬,加之蒙八旗,漢軍旗輔兵合計10餘萬大軍,分三路突襲長城防線喜峰口,潘家口,龍井關處。一時間,邊關烽煙四起,各處紛紛告急。

由於有範永鬥等人安排內應配合,邊關隘口的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長城喜峰口關隘,不到半天便告破。隨即女真大軍主力由喜峰口順利入關,一路勢如破竹,大掠四方。

“報...督師,急報!女真大軍突襲喜峰口!”

“報...啟稟督師,喜峰口陷落,守軍全軍覆沒!”

“報...督師,建奴破大安口入關,守軍盡沒...”

距離金軍攻破喜峰口不久,各處戰報一個接一個的傳來,孫承宗氣的破口大罵。堂堂大明邊軍,竟然如此不堪,打不過就算了,守特麼也守不住,關鍵自己還是再三叮囑,巡視,小心小心再小心,無奈底下人都給當成了耳旁風...

孫承宗不斷匯總戰報,一面立即佈置兵力,調整防禦,調集大軍向遵化集結防禦,一面快馬向京師傳訊。孫承宗預測,金軍拿下喜峰口之後,下一個目標必定是遵化。

遂傳令三屯營守將朱國彥死守三屯營,為孫承宗調集大軍進駐遵化爭取時間。考慮到三屯營守軍不多,孫承宗緊急調撥三千軍士馳援三屯營,增強守軍防禦。

孫承宗接著傳令大同總兵滿桂迅速出兵,移鎮馬蘭峪,順義等地。同時自己親率大軍趕往遵化防禦。

緊接著又命令賀人龍率前鋒部隊五千人星夜疾馳,於第二日晚抵達遵化城外,彼時金軍正於三屯營處與明軍激戰。

遵化守將以天黑看不清來人為由,拒絕援軍入城。而此時賀人龍的援軍又累又餓又冷,賀人龍對著城頭破口大罵,無奈城中守將置若罔聞,他只能帶著部隊在城外駐防,一直到第三日,孫承宗率主力大軍趕到,這才入得遵化城。雖然孫承宗後來對守將進行了處置,但是卻失去了最佳防禦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