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暫時先不提這些,且暫時將目光轉移至送仙典儀之上。

作為緬懷璃月最尊貴之人的隕落而舉辦的儀式,其中的內容當然不止這些。

首先,出場的是如前文中提到的一樣的、是用來開場的佈告。

代表了璃月官方態度的書文被千巖軍教頭誦讀,洪亮而高亢的聲音隨之傳遍四方。

文章不算難懂,誦讀它的人聲音也稍顯親和,因此,民眾自然能聽的下去。

雖說這篇佈告對於帝君之死還有許多細節沒有講明白,但總得說來也算是大差不差—畢竟,用來安撫人心,是它最大的作用。透露太多的細節,反而不如留白能讓民眾釋懷。

此前坊間多有傳聞,帝君之死,實屬陰謀。

有說是愚人眾圖謀不軌的,也有說是其他國家的神明因愛生恨的,當然,也少不了有陰謀論說是璃月七星為了篡奪志高的權力而刺殺了巖王帝君的。

他們討論的倒是很有道理,畢竟這屆請仙典儀舉辦的實在有些不合常規:舉辦的地點不對,操辦的人員不對,甚至連到場的七星數量也很不尋常。

雖說這不過是鍾離的無心之舉,只是想在故地為自己的“辭行久遠之軀”送別,但民眾們並不這樣想—這般的細節,更在他們眼中坐實了其中蘊含的貓膩。

而這佈告,自是為此而來。

之後,就是些此前人們只在古籍中見過的禮儀—這是由鍾離一手操辦的,按他的話來說,巖王帝君之死乃是璃月與神同行時代的終結,從今往後,璃月稱得上是人的時代了。而對於這位在神明時期一直庇護璃月的尊長者,人們以古制來緬懷祂,則較為貼切。

況且這本來就是璃月的傳統!

由最上等的「燭照」級別的夜泊石製成的器皿早早地就被端上了案牘,如匣藏著星辰雨露一般,盛放著由「飄渺仙緣」霓裳花製作而成的香膏。

「飄渺仙緣」,香氣輕柔卻久久不散,如霧色朦朧…最受成熟女性的歡迎,卻不知為何,巖王帝君對它似是很中意,因此就選了它作為供奉的香膏。

在它周圍,「滌塵鈴」輕搖作響,代表著七神的風箏肆意隨風而揚,名為永生香的縹緲香燭搖曳著微微燭光、裹挾著塵世的塵埃飄向悠悠遠方—它們,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眾仙之主的離去送上悲慈而柔和的緬懷。

然後,就是些繁瑣的禮儀了,暫且不講,先行跳過。

而最後大軸出場的,是身為璃月七星之一、原請仙典儀專案的總負責人—天權星凝光的閉幕致辭,將對巖神的緬懷和對未來璃月的規劃,縱情地向民眾吐露。

“…正如方才所言,帝君魂歸高天,是「契約」的斷絕,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三千七百年的契約啊,燒著燒著,就成了灰燼…

“璃月人曾經是幸福的,在幸福中忘卻了時光的冷酷”

有神之地的長夢,悠長無期…

“夢醒之後,人們就學會了訣別”

“在「契約」重立之後,你們——會祝福下一個時代嗎?”

凝光帶著悲憫的目光望向臺下的群眾,為這場離別送上了尾聲。

一旁的甘雨見了,明白了這是她致辭的結束,也是迅速上前,結果了她的話語,向四周說到:“那麼,天權大人的致辭到此為止,送仙典儀…”

只可惜話沒說完,就有一陣巨響貫徹寰宇—突然間,一聲巨鳴凌空而下!它氣勢磅礴,它振聾發聵,它猶如海嘯般洶湧而來,似要將周圍的一切都吞噬在它的震撼之中!

而隨之而來的,是漫天膨脹的水霧。

“怎麼回事?”人們驚恐地望向天空,卻只能在一片濛濛的霧氣中,看見一個綠色的影子在往下墜。

“魈上仙!”/“降魔大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