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抬起頭,說道:“薛將軍的事貧僧略知一二,而且我亦十分佩服薛將軍的為人……”

湯予一喜,神秀又說道:“但請恕老衲無能為力。”

湯予瞬間轉喜為憂,急道:“為何?”

神秀思量片刻,說道:“老衲聽說薛將軍被打入天牢後,先後有三人仗義直言,可或是被天后駁回,或是和薛仁貴一同下獄,故而再無人敢諫言。他們皆是朝中的重臣,尚且如此,老衲一個方外之人,天后怎能聽我的話?”

湯予急道:“神秀上師,當今天后篤信佛法,你是佛門的領袖,說話的份量自然非他人可比!”

神秀苦笑一聲,說道:“篤信佛法?恐怕是別有用心吧……”神秀順口一說,立刻察覺自己失言,將後面的話嚥了回去。

湯予不明其意,追問道:“你說什麼?”

神秀並未解釋,岔開話題,說道:“薛仁貴屢立奇功,出生入死,天下人都清楚他是忠臣良將,豈會謀反。難道天后會不知道?”

湯予一頭霧水,說道:“神秀上師,你究竟是什麼意思?”

武珝曾在感業寺出家,對佛門確實非常有感情,然而她更主要的目的是欲借佛家的影響力助自己登上權利的頂峰。中國古時講究男尊女卑,佛家卻崇尚眾生平等,佛經《大雲經》中更預言一個女性將會統治天下。武珝便借佛家之口,說自己是菩薩的化身,佛陀的轉世,是天命所歸的女皇帝,此乃後話。至於薛仁貴,他忠於大唐李氏,而非忠於武珝。皇帝李治身體每況愈下,隨時可能駕崩,武珝已有自立為帝的心思。像薛仁貴這樣的絆腳石,當然留不得,所以她才找出謀反的理由用來剷除異己。

神秀是何等的老練精明,豈是湯予之流能比。他早洞察出事情的關鍵所在,不過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神秀怎能告訴別人?何況湯予是朝廷的重犯,今夜他同湯予會面,已犯了大忌,若被人知曉,不僅是他本人,連玉泉寺,甚至整個佛門都會受牽連。

神秀閉上眼睛,又似入定一般。

湯予豈能明白神秀的心事,仍然追問道:“神秀上師,你說話呀。”

神秀一言不發。湯予有些著急起來,說道:“神秀上師,佛家講究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何況是薛老將軍這樣為國為民的忠臣。你明知道薛老將軍是清白的,難道忍心看著他被人冤枉,身首異處?”

神秀撥弄著手中的念珠,眼睛依舊閉著,說道:“各人有各人的命數,貧僧無能為力。”

湯予氣道:“出家人慈悲為懷,虧你是得道的高僧,怎麼講出如此冷血的話!”

神秀不理睬湯予。湯予越來越是激動,說道:“神秀上師,莫非你依然怪我當年相助惠能,使你沒有得到弘忍大師的衣缽?求你看在湯某甘冒奇險,不遠萬里前來的份上,伸出援手,救救薛老將軍。”湯予說完撲通一聲跪倒在神秀面前。他心高氣傲,極少求人,想不到今日為了薛仁貴竟給神秀跪下。

神秀睜開眼睛,衝著湯予搖頭嘆息道:“唉,你這是何苦。”他邊起身扶起湯予,邊說道:“老衲不是氣量狹窄之輩,你我曾經的事,老衲根本未放在心上。相反我非常敬佩湯施主的所作所為,覺得你是有血性的漢子。尤其你為了薛仁貴,居然能不計前嫌找到老衲,更使我刮目相看。”

湯予站起身,神秀接著說道:“但出家人不問世事……老衲真的愛莫能助。”

湯予剛要開口,神秀語氣沉重的說道:“你走吧。”神秀說罷坐了回去,又閉上眼睛。

湯予呆立原處,一時百感交集。房間裡安靜得讓人感到一種無法言喻的悲傷,甚至有些不寒而慄。湯予的失望之情無以復加,過了半晌,他終於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屋外走去。剛走到門口,神秀忽然說道:“湯施主,老衲有一事相求。”

湯予停下腳步,冷冷的說道:“什麼事?”

神秀雙眼微閉,說道:“你身份特殊,今夜之事望湯施主守口如瓶,不要同任何人講起。老衲也當從未見過湯施主。”

湯予明白神秀是怕受自己牽連,心中對神秀甚是鄙視。他冷哼一聲,出了神秀的居所。

屋外夜涼如水,和白天的酷熱相比簡直像兩個世界。湯予的心和夜晚一樣寒涼,骨髓裡都感到深深的冰冷,那種感覺如同人掉入深淵中的孤獨與絕望。他要何去何從,是該放棄,還是繼續堅持?

湯予剛走了幾步,身後一陣輕輕的響動,神秀來到門口,說道:“湯施主還請留步。”

湯予停下腳步,已不願同他多費口舌,連頭也未回一下。

神秀語氣平和的說道:“有些事貧僧無法同你明言,望你諒解。”

現在輪到湯予一言不發。神秀來到湯予身後站好,說道:“你若真心想救薛仁貴,貧僧向你推薦一人。”

湯予心頭一動,慢慢的轉回身,說道:“誰?”。

神秀直視湯予的眼睛說道:“便是大名鼎鼎的道元真人葉法善。”

“葉法善?”湯予脫口說道。

“不錯。”神秀說道。

湯予沒想到神秀推薦之人居然是他!葉法善同湯予交情匪淺,可他僅是一名道士,焉能救得被打入天牢中的薛仁貴?

神秀見湯予神色狐疑,說道:“葉天師神通廣大,有神鬼莫測之能。近年來頗得皇帝和天后賞識,被封天師之名,賞他國子祭酒之職,更以國師之禮相待,可隨意出入皇宮內院。”

湯予多年未聽到過葉法善的半點訊息,現在忽聞神秀講到葉法善,回憶往事,不堪回首。他半信半疑的說道:“神秀上師,葉道長和你皆是出家人,天后武珝難道會聽他的話?”

神秀緩聲說道:“葉天師善符籙醫術,且能驅邪避兇,多次為天子和天后診治疾病,還曾在宮中修築神壇,驅除邪祟。滿朝文武視其為神仙,天子和天后更是對他倍加信任。”

湯予聽神秀之言,剛剛冷了的心漸漸恢復了一絲希望。他思量再三,說道:“不知去哪裡能找到葉道長?”

神秀想了想,說道:“聽說天后為他在洛陽城內修了一座“玄真館”,他便居於館內。”

“玄真館?”湯予說道:“好,我就去玄真館走一遭。”湯予又有了動力和生機,他朝神秀施禮說道:“多謝神秀上師,今夜冒昧打擾,神秀上師勿怪。”

神秀話盡,再不復言,轉身回到房中。湯予也翻牆而出,消失於茫茫夜色裡。

湯予走後,神秀入定許久,終於長長嘆息一聲。他喚來方才的小和尚,說道:“勤策,收拾東西,我們回去吧。”

小和尚法號勤策,神秀的話讓他摸不著頭腦。他眼睛瞪得大大的,說道:“師祖,我們回哪去?”

神秀嘆息道:“自然是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勤策不解的說道:“師祖,你要回玉泉寺?”

神秀閉上眼睛,點了點頭。勤策很是著急,說道:“師祖,我們受天后之邀,怎能說回去就回去。假如天后怪罪下來……”

神秀慢聲說道:“不妨事。天后不會怪罪……反倒是去了洛陽,說不定才會有場大劫難。”

勤策哪裡懂得其中的深意,傻傻的看著神秀。神秀自言自語道:“路遇煞星,諸事不宜。”神秀說完再無一語,彷彿睡過去一般。

第二日一早,神秀便率眾僧侶返回當陽,對外只說自己突發重疾,無法再赴洛陽。天后武珝聞訊後果真沒有責怪,反遣人探望。十八年後,武珝已改名為武瞾,成了大周皇帝,又邀神秀入京,並向其行跪拜之禮,此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