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一個心頭無掛(下)

同是長安夜,可今夜卻與往夜有些不同。

徐長安沒有回到侯府,他決定調查完畢之後再回去。雖然這大理寺不是第一次來,但今日才有閒情雅緻好好的看著天空。

當初來的時候,帶著滿腔的不甘和怒氣,雖然最後大理寺的牢獄也被齊鳳甲給一刀劈開了。可這卻這無法磨滅當時的憤怒,但現在看來,卻是有些奇怪。

當初的對手,如今成為了朋友。

此番他只是有嫌疑,自然不會將其安排到牢獄之中。

徐長安住在了大理寺的別苑之中,這兒本來沒有客房,但因為此案被民眾所關注,加上徐長安願意留在大理寺,所以羅紹華便騰出了一個地方,讓徐長安暫且住下。

突然,一人闖了進來,他的一直眼睛被矇住了。

“世子,管他什麼鳥案子,兄弟陪你出去浪跡江湖!”

薛潘腰間挎著刀,滿臉的憤怒,幾個大理寺的文官隨著他一起進來,本來是攔截薛潘的,可他們幾人怎麼能攔得住薛大少。

徐長安看著面前的少年,雖然沒了一隻眼,但眼前的少年英氣勃發,和當初的紈絝子弟簡直是雲泥之別。

又因為在御林軍呆了一段時間,只要他一瞪眼,大理寺留下的幾個文官,便被嚇得瑟瑟發抖。

他們看到了徐長安,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行了,你們出去吧,我不會走的。”

聽到了徐長安的話,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隨後咬咬牙,還是相信了這位小侯爺,退了出去。

此時的薛潘也平復了一些,徐長安揹著手,看著他笑道:“誰惹了我們御林軍第三小隊的隊長了?”

薛潘抬起眼來,看著絲毫不急的徐長安,臉上出現了一絲無奈,似乎是在恨鐵不成鋼。

“你身上都有案子了,梅臨開不比其它人,況且公開審訊,百姓旁觀,你就一點都不急?”

徐長安微微笑道:“急什麼,我又沒做。”

薛潘急得直跺腳。

“二十四州,七十多個郡縣,已經有三十多個上書要求嚴懲兇手了。這件事的影響比你想象中的大,當初大皇子一案,沒觸及到大多數官員的神經,加上左右拾遺是那種可有可無的小官,所以才能遮掩過去。”

“可郡守不一樣,若是處理不好,說不定……”

薛潘嘆了一口氣,隨後附在徐長安耳邊說道:“說不定會有人以此為由,帶頭造反。”

徐長安看著為自己焦急的兄弟,扶住了他的雙肩。

“對啊,你也說了,這件事兒要嚴懲兇手。但,我不是兇手啊!”

若不是想到打不贏徐長安,他肯定會打徐長安一頓,把他丟出長安,讓他有多遠走多遠。

可惜的是,他不是徐長安的對手。

“你是不是傻?!”

薛潘此時完完全全的把徐長安當成了兄弟,沒有了地位高低的概念。管他是什麼忠義侯,或者是什麼世子,此刻在薛潘的眼中,徐長安只是他的兄弟,腦袋出了問題的兄弟!

“若此事越拖越久,找不出兇手,朝廷可能迫於壓力,把你當做兇手處理了,以平民怨和官憤!”

徐長安盯著他的眼睛,看著薛潘突然笑出了聲。

“沒事,我相信世間還會有公理和正義的。”

“屁!”

“你是不是被荀法傳染了?”薛潘往地上啐了一口,隨後怒聲道。

徐長安聽到這話,啞然失笑,他之前這一路走來,不僅是獲得了很多人才和朋友,而且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改變。

今日的徐長安,不正是當時固執的荀法嗎?當日的徐長安,不正是今日的薛潘嗎?

時至今日,他才真正體會到當時荀法的感覺,才明白那種堅定。

“你放心,我至少會保住自己命。”

徐長安認真的看著薛潘,他本想笑一笑,讓這位兄弟別那麼緊張,可他卻笑不出來。

薛潘嘆了一口氣道:“行,那我信你一次,不然就算是拼了這條命,老子也不會看著你出事。”

薛潘說完之後,便轉身要走,才走了兩步,便停在了院子口。

“喲,這不是庇寒司的柴大人麼?你繼續喝你的茶啊!”

徐長安也走出了院子,看到了穿著白衣,身上披著白色襖子,臉色看起來有些病態般蒼白的柴薪桐。

薛潘看到徐長安走出了門,冷哼了一聲,隨後說道:“柴大人,你好好的茶不品,出來不怕貴軀受涼麼?”

柴薪桐聽到這夾槍帶棒的話語,也沒有做聲。薛正武回去,肯定會告訴他兒子自己的態度,要不然薛潘也不會來。

“薛潘!”

聽到這話,徐長安急忙呵斥了一聲。

薛潘閉上了嘴,停下了腳步,索性抱著雙手,一隻眼斜看著柴薪桐,倚靠著牆。

“荀法去了安海城,領的是刑部的職。”

柴薪桐淡淡的說道,還咳嗽了兩聲。兩年前自己毀了竹劍上煉出來的字,一直在恢復中,一到了冬天,便和常人無異,容易染上各種風寒。

“嗯。”徐長安淡淡的回道,他和柴薪桐只見若是言“謝”,那便是生分了。

“我們只能找證據。”柴薪桐說著,低下了頭。

這句話一出,就代表著柴薪桐不會藉助朝堂上庇寒司的影響力來幫助徐長安。

“本來就應該找證據,沒做過,又怕什麼?修心,立行,若是這些都做不到,我豈不是不配做你們的兄弟了。”

柴薪桐聽到這話,抬起了頭,有些驚愕,更多的還是驚喜。

徐長安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以前啊,我覺得你和荀法都是傻子。結果事情落到了自己身上,我也甘願當一個傻子。”

柴薪桐看這徐長安,眼中隱隱有淚水。

說實話,後來徐長安的遭遇他都覺得和自己有關,是自己的原因連累了他,雖然眾人都沒說,但他的心裡一直有一個疙瘩。

而就在剛才,心裡的疙瘩解開了。

“你放心,其它我不敢說,但我會保住你的命。”

兩人用力的擁抱了一下,徐長安似乎是想起了什麼,便急忙回屋。雖然是在大理寺,可屋子裡的東西也是一應俱全。

徐長安立馬點燃了燈,也沒有招呼二人,迅速的拿出了兩張紙鋪在桌子上,放上鎮紙,隨後便寫了起來。

不一會兒,徐長安將兩張紙拿了出來,其中一封遞給了薛潘,另外一封遞給了柴薪桐。

“這兒是兩封信,別人我信不過,你們幫我找可信的人,或者自己親自去一趟,一封送往青蓮劍宗,一封送往蜀山。切記!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特別是我那兩位師兄。”

柴薪桐點了點頭,也沒有多問。反而是薛潘露出了笑容,小心翼翼的把信放在了懷裡。

“世子,你想通啦?”他知道徐長安與這兩個宗門的關係,自然想到這是求援信。

薛潘的臉上露出了喜色,徐長安也沒有解釋,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很要緊,快去快回。”

薛潘齜起了牙,說了一句“得勒”,便跑了出去。

柴薪桐把信放在了懷裡,看著他淡淡的說道:“是讓他們別來救你吧?”

徐長安點了點頭,笑著說道:“知我者,柴薪桐也!不過別讓薛潘知道,不然這小子估計會做出什麼傻事來。”

“你就不擔心他會拆開來看?”

“你會拆開來看麼?你會不會擔心這是求援信?”柴薪桐聽到這話,懂得徐長安的意思,便點了點頭,把信放在了懷裡,隨後便辭行。

徐長安看著兩個兄弟,把手放在了自己的心上。

……

柴薪桐回到了庇寒司,便立馬提筆,他也寫了兩封信。

翌日,這位庇寒司的大人從長安出發,朝著蜀山而去;同時,御林軍的某個小頭領,也用重金告了假,朝著荊門州而去。

也在同一時刻,庇寒司有兩封信出從長安而出。

其中一封,居然是送往通州,隨後到北蠻;還有一封,只是送到袞州的某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裡,可信封上,卻寫了三個字。

“知行觀!”

最近有問題,儘量調節,下一章:意外的對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