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李治出生
大唐:開局被李二抓來衝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一時間出現這麼多的病患,讓整個太醫署都開始忙碌,但好在太醫的人數多,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而另一邊,醫官拿著記下的資料以及收集到的結果來到了皇后的寢宮,對著門外的侍衛說道:“還請通報聖上,臣有要事前來稟告。”
“還請稍候。”侍從說道,隨後轉身叩門,得到同意之後,向李世民稟告了醫官前來覲見的訊息。
被打斷的李世民眉頭微微皺,但一轉頭露出了個笑容對著長孫皇后說道:“皇后稍等片刻,朕要處理一些要事。”
“聖上軍國大事繁忙,無需顧及臣妾。”長孫無忌柔聲說道。
李世民微微頷首,轉頭走出了皇后的寢宮,來到一處偏殿,問著醫官道:“這調查結果如何?”
醫官行了一禮,開口道:“啟稟聖上,經過長安藥坊的查證,確實是富人中風,猝死的人更多,而家境稍差的幾乎見不到。”
李世民挑了挑眉:“貧苦人家不會得,這莫不是富貴病?難道朕還得減肥不成??”
醫官愣了愣,沒有回答,雖然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事實證明這確實是富貴的人家才會得的病,用富貴病這個稱呼倒也貼切。
(富貴病,是生活富裕後,吃得好、吃得精,營養過剩,活動量減少,從而產生的非傳染性的流行病,比如便秘、肥胖、腸道癌、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等,這些病在貧窮的社會和貧窮人群中極少出現,也因此得名為富貴病。)
一想到減肥,李世民不由的想起了李泰,不由的嘆了口氣,看來今後得抽空減肥了。
他深吸了口氣,丟擲雜念,開口問道:“那文武百官的體檢結果呢?”
醫官行禮道:“啟稟聖上,文武百官已經盡數體檢了一遍,有約一百餘人患病,百餘人中又有幾人患有重病!”一邊說著,他一邊將手中的人的名單和病症交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難以置信的接過名單,掃過一豎豎密密麻麻的人名之後,只感覺觸目驚心。
要知道整個長安也就八百個官員,有這麼多人患病,這實在是讓他難以相信。
忽然他想到了什麼:“有這麼多人患病?這不是比幽州的比例還高?怎麼會這樣??”
面對李世民的疑問,醫官想了想,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啟稟聖上,這或許是有些官員已經是高齡,再加上富貴病,以及最近是事務繁忙所致。”
事實上,這個比例並不奇怪,在唐朝有很多官員都是病逝的,比如馬周,房玄齡,魏徵,蘇定方等人都是病死的。
具體的原因也就那麼幾個。
一來,是因為李世民的班底比如魏徵等人的年紀大,比如三朝元老李綱還在堅持上朝,他們本身就有一些老年病(比如李世民自己就有關節炎,其他人就更別說了。)
二來,由於營養過剩,運動少,會有一些富貴病。
但而最主要的還是精兵簡政的政策,由於國庫的錢不多,所以只能精兵簡政,削減官員的人數和官員的俸祿,但官員人數少了並不意味著要處理的公務變少了。
於是乎,整個朝廷都是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同時由於俸祿比較少,壓根就請不起秘書,只能每天加班,但加班都完成不了,李世民就調整了休假的時間,由原來的七天休假一次,變成了九天休假一次。
想至此,李世民似乎明白了,不是很確定的問道:“你是說操勞成疾?”
醫官可不敢回應,操勞成疾,這不是在說李世民精兵簡政的政策有問題,連忙改口道:“臣只是猜測,不敢妄下定論。”
“嗯。”李世民不可置否點了點頭。
他心中已經有數了,但明白歸明白,這國庫實在是沒錢,養不起這麼多官員。
他很想改變這個局面,但是國庫並不允許,雖說蝗災基本結束,但是乾旱依然在持續,百姓雖然種上了田,但是灌溉水系的建設,災區恢復建設,依然在源源不斷的消耗著,哪有錢來給官員加薪呢?
想到這,他又是一陣煩惱,應該從哪裡整點錢呢?
“聖上?”醫官打斷了李世民的思索:“若是無其他事,那微臣告退了。”
醫官行了一禮,該稟告的事情已經稟告完了,現在也該離開了。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這麼多人患病,自己身為帝皇,理應去看看:“朕隨你一同去。”
醫官行了一禮:“是!”
醫官在前方帶路,領著李世民來到了太醫署,兩人還未走近,老遠就聽到了嘈雜的聲音,聞到了飄著的藥味。
待兩人走進去一看,只見太醫署已經人滿為患,太醫按摩的按摩,針灸的針灸,忙的不可開交。
李世民掃過一眼,眉頭微皺的看向了醫官,眼神中有些不滿。
而醫官也很無奈,以往沒有體檢過,更沒有出現過這麼多人患病的情況,因此根本不具備接待這麼多人的能力。
醫官解釋道:“這患病的人太多,太醫署沒有地方安置,所以只能暫時在外面。”
李世民微微頷首,並沒有計較,而是在想要不要擴建一下太醫署,但想了想以後可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便對著侍從說道。
“傳朕口諭,找個無人居住的行宮,將病患都安排過去,千萬別輕待了他們。”
“是!”醫官點頭行禮道。
“聖上駕到!”隨著宦官的一聲通告,李世民和醫官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
聽聞此聲,太醫,病患,侍從皆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朝著李世民行禮道:“臣等參見聖上。”
“免禮!”李世民微微頷首,緩緩掃過眾人,目光所過之處,眾人的白髮叢生,身體佝僂,面目蒼老,心中莫名觸動。
面對眾人的目光,李世民朗聲說道:“大唐能有今日繁盛,眾愛卿兢兢業業,為大唐江山社稷嘔心瀝血。”
“如今眾愛卿身體抱恙,朕於心不忍,恨不能代眾愛卿受病痛折磨······還請眾愛卿在此安心療養,儘快康健。”
說罷,他又對著醫官嚴肅的說道:“務必用上最好的藥,一定要將諸愛卿給治好!”
“是!”醫官領命道。
安排好之後,李世民走上前,逐個對熟悉的官員進行了關心和慰問。
經過一番親切而又充滿威嚴的慰問過後,官員們心中只感覺心中暖流不斷,感動的說道:“臣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待他整個慰問完,準備回到寢宮之時,天色漸漸的黑了。
從太醫署走出來,看著身後被夜色逐漸籠罩的太醫署,他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不由的長嘆了口氣:“歲月不饒人,都老了啊!”
他感慨過後,思緒轉動了起來。
不知不覺,朝堂上的官員已經老了,三朝元老李綱就不說了;這大唐戰神李靖的年紀也已經五十六了;房謀杜斷,房玄齡也四十八了,杜如晦稍微年輕一些只有三十二。
整個朝堂這幾乎都看不到年輕的面孔。
至於每年科舉錄取的新人,基本都是世家的人,因此李世民是不敢重用,所以放眼望去,整個朝堂上這到處都是老人。
這不禁讓他有些擔心,這將來會不會青黃不接?
正在這時,內侍快步的來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稟告道:“啟稟聖上,皇后娘娘臨盆了!”
李世民聽到這個訊息,巨大的驚喜將他整個淹沒了,他已經顧不上其他的了,連忙說道:“快,快擺駕去皇后寢宮。”
“是!”內侍趕忙起身開口道。
李世民和侍從風風火火的朝著皇后的寢宮中奔去,很快就來到了皇后的寢宮外,趕忙問道:“皇后的情況如何?”
侍女走了出來,稟告道:“皇后娘娘肚子剛剛陣痛,已經喊來了產婆,產婆說還要等些時候。”
李世民聞言揮手讓侍女回去,自己則望著窗戶,在門外焦急的等候。
很快幾個小時過去了,期間除了侍女前來稟告長孫無忌的訊息,以及聽到痛呼聲外,並沒有太多的動靜。
正當李世民焦急等待之時,只聽見皇后的寢宮之中傳來一聲啼哭,隨後產婆一聲驚喜的聲音:“生了生了,是個小皇子,快拿毛巾來。”
很快侍女出來報喜:“啟稟聖上,皇后娘娘生了個皇子,母子平安!”
得到訊息的李世民面露狂喜,迫不及待的問道:“好,朕可否進去看看?”
“啟稟聖上,可以。”產婆開門說道。
話音剛落,李世民像風一樣的奔了進去,看著皇后身旁的孩子,小心的抱起,不僅露出了個微笑道:“朕的皇兒哦~瞧著鼻子和眼睛,跟朕長得一模一樣···皇后快看。”
長孫皇后虛弱的臉上露出個笑容,說道:“聖上還沒給皇兒取名字呢。”
“名字?哦,名字!”李世民想了又想,緩緩開口道:“正所謂,為善必昌,為善不昌,祖宗有餘殃,殃盡則昌;大唐天下一統,天災漸消,正是秋實碩果時,此可謂苦盡甘來。”
(善事的人必定昌盛,做善事一時沒有昌盛,因祖宗遺留下的禍殃還在,用善行抵消完了就會昌盛。)
“如此便取名為治,字為善!”
長孫皇后聞言,當即開口道:“聖上英明。”
一旁的侍女趕忙上前恭喜道:“恭喜聖上喜得皇子。”
“哈哈哈,好!”李世民臉上的喜色掩飾不住,開口道:“賞,皆有賞。”
“傳朕口諭,九皇子出生,大赦天下,普天同慶三日,宴請五品上官,餘下官員賜帛有差,今日一同出生者,當賜米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