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農藥
大唐:開局被李二抓來衝 烏呼拉呼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266章農藥
貞觀五月初。
李世民的昭告,迅速遍佈全國,朝廷下定決心滅蝗,執行力的力度也全所未有的大。
而李世民帶領文武百官吃蝗蟲這件事,自長安為中心,隨著昭告向大唐全國迅速的擴散開來。
原本對祭拜蝗神,心中懼怕的百姓,此刻再也無所顧忌,全力的配合官府滅殺蝗蟲。
畢竟皇帝都吃了能有怕的,而且誰不想保住自家的穀苗呢?
於是乎,一場浩大的滅蝗迅速在全國展開,伴隨著滅蝗的還有大力建造水車,興修水利,改善灌溉等政令的傳達。
歷史上,這一次的蝗災不僅在黃河中下游出現,甚至連李世民的御花園也出現了蝗蟲。
他同樣被世家和和儒家批的體無完膚,實在是國庫支撐不住,沒有了辦法,這才一氣之下吃了在御花園生吃了蝗蟲,破除了這個迷信。
而另一邊。
薛大鼎收到了李世民的飛鴿傳書,匆匆掃過之後,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喃喃道。
“六州之地出現蝗災,這可是大災,得趕快稟告給殿下。”
他腳步匆匆的朝著大堂走去,此時李祐正在繪製生態農業基地的圖。
考慮的因素有太多太多,像是基礎建設,房屋之類的還簡單一些,但其他的育苗房,花苗圃,需要考慮土壤,光照,水源,植物的習性,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李祐頭疼的揉了揉太陽穴,這個時候要是有大棚就好了,什麼光照,水源,溫度,都能夠人工解決,只可惜沒有塑膠。
正在這時,薛大鼎拿著信闖了進來,一臉急切的呈上了李世民的:“啟稟殿下,聖上和陰大夫從長安來信!”
李祐一愣,這個時候李世民寫信來做什麼,難道是組織自己建生態農業基地?還是獎賞自己發明水力石碾?
他順手接過,先拆開李世民的信,匆匆掃過,信中的內容很簡短,大致六州之地收到了蝗災,問自己有沒有滅殺蝗蟲的辦法。
李祐眉頭一挑,有些驚訝,沒想到還真被袁天罡給猜中了,今年真的出現了蝗災。
“這蝗災不好辦哪!”
前世的時候(2020年)在東非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蝗災,受災地區損失了百分之十五的糧食,直接造成五十億的經濟損失,讓兩千萬人陷入糧食危機,損失可謂是極大。
科技那麼發達,損失還這麼重,如今唐朝和現代相隔了上千年,也不知道會損失多少,李祐一臉的愁容。
李祐這話讓孫思邈等人一愣,反應過來之後,皆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馬周低聲問著薛大鼎:“聖上可是問殿下治理蝗災??”
薛大鼎微微頷首,嘆氣道:“到今日已經有六州之地受災,不知道到秋天會有多少受災的地方!”
“看來大唐今年有是一個災年!”孫思邈嘆氣道:“也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因此受難。”
“別打擾殿下···”
李祐又拆開了陰弘智的信,陰弘智將李世民開朝會,祭拜,吃蝗蟲的事一一寫了下來。
李祐看的一臉的迷糊道:“有傷天和!?蝗蟲的命是命,人命就不是命了,這麼聖母婊的麼?”
明知道蝗蟲會吃掉穀苗,不但眼睜睜的看著,竟然還要祭拜,甚至朝廷的相國還覺得滅蝗有傷天和??
有生以來他還是頭一次聽說滅蝗有傷天和的這種說法,難道蝗蟲吃掉穀苗,莊稼沒有收入,百姓忍飢挨餓的時候,就不傷天和了。
這是哪裡出來的聖母婊?
還修德,等到功德圓滿之後自然會消退,這是哪個智障說的辦法?
修德怎麼滅蝗蟲?靠意念滅除??這不是在搞笑麼?!
李祐真是無語到了極點。
不過好在李世民還是清醒的,不僅自己吃蝗蟲破除迷信,還讓世家吃了蝗蟲,更是讓世家大出血。
“聖母婊!?”一眾家臣面面相覷,雖然不明白李祐說的是什麼意思,但多半不是什麼好人。
李祐解釋道:“所謂的聖母婊就是為了蝗蟲忽視人命,還自以為自己很高尚的人,還要求別人效仿,自大狂妄無知之人。”
經這麼已解釋,薛大鼎點了點頭道:“這確實很聖母婊!”
“這等行徑,確實令人不快!”孫思邈開口道。
馬周想了想,很快就明白這其中的原因。
“百姓愚昧,以為蝗災是聖上德行有缺,是上天災懲罰,降災懲罰世人,再加上之前百姓多信佛教那一套,什麼愛惜飛蛾罩燈,因此不願意滅殺蝗蟲,擔心冒犯神靈。”
“除此外,朝堂中派系眾多,世家和聖上多有間隙,大儒更是以聖人之言行要求聖上,稍微有不符之處,就會諫言。”
經過馬周皆是,李祐算是明白其中李祐,不由得嘴角抽動,“原來如此···”
沒想到滅蝗蟲,還能有這麼多迷信和矛盾,真是服了。
馬週期待的看著李祐:“那殿下,有什麼辦法麼?”
李祐前世沒有接觸過,但東亞蝗災轟動了全世界:“有倒是有···”。
但是群裡曾經討論過這個蝗災,甚至還有人發出了官府印發的《全國蝗蟲災害可持續治理規劃》的通知。
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頻發的地區有專門的人員去檢測土中的蝗蟲卵數目,在和往年資料對比,研究分析等一系列的操作之後,然後判斷會不會有蝗蟲。
還有推行生態改造,因地制宜採取植被的改良,水位調節···。
簡單來說就是讓蝗蟲沒有生存環境,這個辦法李祐顯然是用不了,因為需要大量的人以及技術人員。
至於治理,擇優生物治理技術,像是微孢子,綠僵菌等生物防治技術來殺死蝗蟲。
這個辦法李祐也用不了,技術含量太高了,他都沒見過綠僵菌,又怎麼告訴別人用,而且等你培養出來,也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最後的辦法就是,當蝗蟲密度高於10只\/平方米的時候,直接動用化學藥劑,飛機高空噴灑加上地面噴灑,百分之百處理掉。
需要動用飛機,這個技術含量更高,但是可以使用農藥,農藥滅殺蝗蟲,總比吃蝗蟲來的更高效率,更安全。
不過現在有農藥麼?
李祐對此也不太清楚,不過他覺得應該有,轉頭問著孫思邈道:“可有農藥?”
孫思邈一愣,隨後急思了起來,想了半天搖頭問道:“農藥是什麼藥!?”
“嗐···”李祐一拍腿,自己都忘了,現在連農藥這個詞都沒有,只能換個說法:“可有殺死蛇蟲鼠蟻的毒藥?”
孫思邈恍然大悟,原來說的是這個意思:“殺滅蟻蟲有艾草燻,殺蛇鼠有硫磺,砒霜等毒,殿下是想用毒來毒殺蝗蟲?”
很早以前古人就用艾草,硫磺砒霜等有機物和殺死蛇蟲鼠蟻,在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能夠殺死蟲害的藥草。
這個時代在農藥的發展史被稱為天然和無機藥物時代,隨後的便是有機合成農藥的時代。
“沒錯,為何不用毒藥來毒殺蝗蟲呢?”李祐反問道。
“硫磺毒性尚低,但砒霜劇毒,若是播撒,毒容易順著水流蔓延,再加上這都是穀苗,是人吃的食物,很容易就會致人死亡。”
孫思邈對於這個提議表示了懷疑:“這恐怕不行吧!?”
梁猛彪更是說道:“···這不是投毒麼?這能行麼?”
面對一眾家臣的質疑,李祐斬釘截鐵的說道:“當然能行!!”在後世農藥基本都是種植業必備的。
“不過,不能用砒霜這種劇毒來毒殺。”
“那用什麼!?”薛大鼎一臉殷切的問道。
李祐絞盡腦汁苦思冥想道:“艾菊,毒藤草···嗯···狗尾草。”
後世的農藥多數都是有機的,像是草甘膦,還大名鼎鼎的敵敵畏之類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一些低毒性的藥來殺死蚊蟲,常見的產品有欖菊。
主要成分是菊酯,這種東西除蟲菊酯最早在菊花種發現,後來都是用的人工合成的除蟲菊酯。
還有毒魚藤,毒魚藤含有‘魚藤酮’魚一接觸就會翻肚皮,但對於人和哺乳動物來說是低毒的,也是可以用來殺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