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間的衝突就被探子所知曉,飛鴿傳書到了李世民的案桌上。

李世民第一眼看到探子傳來的情報時,還以為自己看錯了,再三確認之後,他這才明白,這叔侄二人竟然真的開始了內鬥。

對此不禁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將頡利可汗當做心腹大患,以為要拿下樑國會有一場硬仗來打,併為此商議了諸多的應對策略。

可結果自己還沒動手,叔侄二人就因為大汗之位打的頭破血流,對於梁國更是直接放棄了,虧自己還當頡利可汗是個對手,沒想到···就這?

而另一封信,李世民驚訝的發現,這竟然是突利可汗寫的,這人不是在逃亡麼,寫信給朕做什麼?

李世民想不明白,拆開一看,突利可汗在信中講述了自己被軟禁的遭遇,讓身為盟友的李世民派兵援助,共同抗擊頡利可汗。

看到這,李世民面露古怪之色,這突利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李世民想了一會,思緒紛雜,有些猶豫不決要不要派兵,想了想,還是讓朝臣一同商議比較好。

他轉身對著宦官說道:“來人,傳杜如晦,李靖等人前來偏殿,朕有要事相商!”

不多時,杜如晦,李靖,房玄齡等人按照先後,來到了偏殿之中。

李世民掃過眾人一眼,見人差不多到齊了,拿著兩封信,傳給給眾人檢視,神情嚴肅的說道。

“據探子來報,突厥頡利可汗鞭打,軟禁突利可汗,致使突利可汗心生不滿,前幾日突利可汗帶領部落叛逃,頡利可汗得知後,正在派人追擊。”

說著,他拿出了另一封信,面露古怪之色道:“這封信乃是逃亡的突利所寫,他請求朕發兵援助,擊敗頡利可汗,奪回大汗之位。”

李世民道:“朕與頡利可汗有盟約,又與突利可汗結拜為兄弟,兄弟有難不可不救,眾愛卿以為如何??”

話音一落,眾人皆很無語,突厥人內亂,叫外人插手,這多少有點病。

李靖開口道:“這可好,還沒開戰,兩人便打的頭破血流,這無論是誰勝誰負,這東突厥的實力都將會大減,對我國邊疆威脅將會降低不少。”

房玄齡眉頭緊皺道:“這突利可汗向我等求援,他不怕我等將他們吞併?還是說他們有所謀劃?”

“不清楚,不過突厥人的家事,臣以為還是不要參與其中。他們打的越久,實力下降的便越厲害,這對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

杜如晦則開口道:“臣以為,蠻夷不講信義,我雖守約,但他們常背盟。今他內亂而擊之,是他自討滅亡,與我等毫無干係”

李世民也點點頭,幫突利統一突厥,這對大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朕覺愛卿所說有理。”

他話鋒一轉道:“只是···朕已經對突厥宣戰,又對梁國勸降,如今形勢有所變化,這般策略應當有所變化。”

杜如晦開口道:“臣以為,突厥人內亂已經顧不上樑國,因此只需要兩三萬的兵馬,便可拿下樑國。”

“待拿下樑國之後,我等可據守梁國,讓到突利可汗和頡利可汗鷸蚌相爭,我等自然可以漁翁得利。”

李靖也附和道:“突厥人內亂,若是我等大軍壓境,說不定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會摒棄前嫌共同對抗我等。”

“與其如此,還不如等頡利可汗和突利可汗兩人都鬥個你死我活,待那是再發兵也不遲。”

房玄齡則說道:“去年旱災,饑荒致使百姓受難,今年少一些兵役,也算是休養生息,臣以為只需要派兵駐守夏州以及太原,以防那頡利可汗南下劫掠便可。”

更有人說道:“臣以為可以修一段長城,以防頡利南下。”

李世民皺了皺眉道:“朕以為此次徵兵防守以防部落南下劫掠便可。”

“至於修建長城···原本就有馳道要修建,再修建長城未免徭役過多,勞民傷財,於國不利。”

“故此,修建長城一事,朕以為可以暫緩一段時間,等突厥形勢明瞭之後,再做打算越不遲。”

對此房玄齡同意道:“聖上聖明!”

對於突利的求援,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不幫助。

雖說李世民和兩人有盟約,甚至還是兄弟的身份,但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這名義上的兄弟終究是假的。

就目前來看,漢人和突厥終究是兩個民族,突厥人內亂,唐軍終究是外人。

身為外人的唐軍貿然插手,就算是幫助突利可汗勝利了,那也得不到太多的利益。

甚至幫助突利可汗繼承了大汗的位置,這將來突利將突厥發展壯大,調轉矛頭攻打唐軍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文武百官只希望兩人打的越久越好,這樣將來就算是統一了,突厥的整體實力也大減,唐軍再攻打將會減少不少的壓力。

至於梁國沒了突厥的幫助,拿下樑國輕而易舉。

李世民點頭問道:“如今突厥形勢不明,梁國至今未回信,看來是負隅頑抗,朕以為可以先徵兵三萬,拿下樑國,收復夏州,以夏州為據點,防守那突厥。”

“至於攻打突厥一事,待突厥形勢明瞭之後,再做打算!”

“眾愛卿以為如何?”

“聖上英明!”眾人齊聲說道。

形勢改變,臨時改變戰略,對此眾人並不陌生,反正還在徵兵,大軍還沒出發,還來得及急。

待眾人走後,李世民暗暗地看起了模擬器。

按照目前形勢來看,將來李世民攻打突厥的勝利的可能性非常高,但這也僅僅是推斷。

不過模擬器可以告知結果,李世民想了想,對著模擬器說道:“朕想知道,朕攻打突厥是勝還是敗?”

話音剛落,他眼前頓時彈出了一個方框。

【大唐國力:21150】

【模擬:攻打突厥的勝負,需要消耗國力值:7000,是否模擬?】

【是\/否?】

“七千···”李世民驚呆了,回過神後立刻說道:“否···否。”

他連聲道否,見方框消失之後這才鬆了口氣,不禁抱怨了起來:“這模擬一場仗,居然要七千國力值,怎麼這麼貴啊!?”

但他轉念一想道:“若是將那突厥給征服了,那豈不是至少能增長七千的國力值?”

“七千國力值?”忽然間,李世民想到了什麼,喃喃道:“最開始的大唐的國力值只有一萬。”

“那個時候的突厥的各個部落尚未反叛,也不曾經歷過雪災,也沒有趙德言這般亂臣賊子,按理說突厥的實力和大唐不相上下。”

“可如今突厥的實力只有不到七千國力值,大唐的國力值有兩萬多。”

李世民不是很確定的說道:“單單從國力值來看,大唐豈不是必勝!?”

他覺得自己可能猜到了什麼,但也不是很確定:“不,不能掉以輕心,戰場瞬息萬變,不能光看國力值來決定勝負。”

很快,北方突厥內亂的訊息便傳播了開來,這個事雖說是軍國大事,但瞞不過多少人。

因為冬天快過去了,不少商人準備做生意,做生意之前自然是要打探一下眾多部落的所在地,這一打探便發現整個北方的突厥都亂成了一團,到處都在抓人,根本沒法做生意。

“聽說了麼,這突利反叛自己的舅舅準備自立為王,這頡利可汗很不滿為此追殺自己的侄子。”

“這算什麼,之前薛延託和幾個部落都反叛了,頡利可汗到處追擊反叛的部落。”

“依我看,這功勞還得是趙德言,能將突厥弄的四分五裂,這也算是一位功臣!”

“確實,論滅國之功,非趙德言第一。”

“哎···這北方亂成一團,這生意怕是沒法做了啊!”

很快這個訊息便傳道了李祐的耳朵裡,他對於兩人簡直是無語至極,難怪漢人經常看不起突厥人,這兩人的行為屬實是讓人覺得智商太低。

“這突利可汗打仗打不贏也就算了,居然請外人來幫著打自家人,這屬實好笑。”

“還有這頡利可汗,重用漢人趙德言管理突厥,結果不懂習俗,突厥被他居然被治理的四分五裂,這真是要笑死我!”

“這兩個臥龍鳳雛都能當大汗,現在北方突厥人做可汗的要求這麼低了麼?”

有這三個人在,這大唐可是完完全全的躺贏了,畢竟李世民連兵還沒召齊,這突厥就四分五裂了。

“額···”梁猛飈也不知道怎麼評價突利和頡利。

李祐有些哭笑不得道:“要是我去北方,那北方還不都是本王的?”

梁猛飈神色一凜都:“殿下慎言啊!”

李祐翻了個白眼道:“放心,本王說說罷了,對了,沒了突厥人撐腰,這梁國投誠了麼?”

梁猛飈搖了搖頭道:“這臣也不知道,不過若是投誠了,聖上一定會大肆宣揚,如今半點訊息都沒有,想來是沒有投誠。”

李祐眉頭一挑,很是驚訝道:“驚訝,沒有突厥人撐腰,這梁師都哪來的底氣和父皇打?”

“不知道···”梁猛飈聳了聳肩,他也不知道梁師都還在堅持什麼:“不過,聖上沒有停止招兵,想來是會短時間內拿下樑國。”

李祐嗤笑一聲道:“不出意外,這梁國應該沒了!”

忽然他問道:“今天是正月幾日?”

梁猛飈隨口道:“正月二十了。”

“時間都這麼晚了?”李祐喃喃道:“也是時候回到幽州了,準備好東西,準備正月二十五啟程回到幽州。”

梁猛飈勸道:“殿下,這聖上尚未催促,這北方又亂,殿下可以再呆一些時日。”

李祐搖了搖頭,李世民沒催促,但今年李治就要出生了,離掉腦袋的時間又更近了,這能不著急麼?

當然這話李祐不會告訴梁猛飈,他隨口說道:“雖說父皇沒有督促,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可是···北方這麼亂,難免···”梁猛飈還想勸道。

李祐抬手製止了梁猛飈道:“北方亂和我們沒多大的干係,放心好了,這突厥現在忙著搶奪大汗之位,再說了幽州有重兵把守,怕什麼呀!”

梁猛飈見李祐這麼說便知道勸不動,長嘆了口氣。

李祐叮囑道:“去告知馬周,孫思邈,唐萬,讓他們收拾好心裡,帶上家眷,一同前往幽州。”

“是!”梁猛飈點頭應到。

不多時,王道長和孫思邈兩人匆匆忙忙的出現在了李祐的面前到。

孫思邈開口詢問道:“殿下,為何突然就去幽州?”

李祐淡淡的說道:“本王的封地在幽州,去封地只是遲早的事,有什麼問題麼?”

“臣並無其他問題,只是···”孫思邈遲疑這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道長。

王道長站了出來,面露難色道。

“草民倒是沒什麼問題,只是有許多人是長安人,常言道父母在不遠游,他們多多少少有些不願意去那寒苦的幽州。”

“而且這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製藥工坊,沒法帶走。”

“最重要的是,這製作的補腎的藥丸,在幽州無處可銷,只有長安官宦富貴人家多,才有銷路。”

聽完王道長的問題,李祐也能理解。

現在的幽州是個寒苦之地,不願意去也很正常,這個問題不大,重新招募就是。

剛建立的製藥工坊也沒法帶走,這問題也不大,有水泥在,重新建設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最關鍵的是長安才是補腎藥丸最大的市場,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幽州可沒這麼大的市場。

李祐想了想,眉頭舒展開來,說道:“將湯藥製作成藥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百姓都看的起病。”

王道長一愣,有些不信,心想這怕不是在忽悠我?

李祐解釋道:“補腎藥丸多是富人用,可以用來掙錢。”

“掙富人的錢,將錢本王打算用來開一所醫學院,專門培養大夫,為百姓看病!”

“所以本王打算讓你在這裡專門研究和生產幾味藥方,以此來掙錢,培養大夫。”

說著,李祐看向孫思邈道:“至於孫道長則要和本王前往幽州,研究廉價且常備的藥丸,以方便百姓的使用。”

“至於藥方以及生產辦法,幽州和長安可以互通有無,兩個地方一樣能夠使用,因此研究藥方其實並不限制在何地”

“孫道長覺得如何?”

孫思邈點頭道:“臣無異議,到哪裡研究其實對臣來說都一樣。”

“那邊好!”李祐滿意的點了點頭,將孫思邈帶走是李祐早就想好的,畢竟他醫術最好,呆在自己身邊才能將自己的所知道的知識發揚光大。

李祐轉頭問向王道長:“王道長對於這個安排還有問題麼?”

王道長猶豫了片刻道:“草民無異議了。”

“那還有其他人有什麼問題麼?”李祐又轉頭問向梁猛飈道。

梁猛飈則開口道:“啟稟殿下,馬周和唐萬都願意跟隨殿下去往幽州,並無異議。”

李祐點了點頭:“既然沒什麼問題“既然如此,那趕緊收拾東西,幾天後就要啟程了!”

“是!”眾人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