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凱歌一語傳出,滿堂皆驚。

蘇王皺了皺眉頭:“何人在說話?”

柳凱歌走出,躬身拱手:“拜見大王,小生乃塔殼軍的軍賬先生柳凱歌。”

殿內頓時一片譁然。

“塔殼軍?就是現在和徐國開戰的那個平民軍?”

“他們竟然來到這了?”

“是大帶他來的!我看到了!”

“來這什麼?求援嗎?荒誕至極!”

“他剛剛說,此戰必勝?這是什麼意思?”

“不過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蠢話罷了!”

……

蘇王眨了眨眼睛,沉聲道:“軍賬先生,你來所為何事啊?”

柳凱歌不卑不亢地說道:“奉我軍主帥命令,為我軍前來向大王求援。”

還沒等蘇王回應,人群裡就有聲音傳出:“不過一群烏合之眾,也敢稱什麼主帥!不怕笑掉人家大牙!”

話音剛落,一些臣子便笑出了聲。

柳凱歌不予理會。

蘇王問道:“求援?你先說說,你方才說的此戰必勝,什麼意思?”

柳凱歌娓娓道:“就是,字面意思。剛剛吳和丞相爭辯半天,無非就是在於我軍值不值得被支援,如果不支援導致輸了,國家再無翻身之時;以及如果支援依舊輸了,國家會匙滅亡。兩個論點大同小異,都是輸了後的弊端,只不過一個是支援,一個是不支援。會有這樣的分歧無非是因為不清楚我軍值不值得冒險支援,支援後能不能取勝,可如果說支援後我軍必勝的話,是不是就能支援了?”

高檜咧嘴冷笑:“天大的笑話!你問問你身旁的吳,看看他敢不敢說必勝二字?”

柳凱歌輕輕一笑:“吳為人穩重,再加上不清楚戰場上的情況,自然不會說必勝一詞。”

高檜接著問道:“那你的必勝又從何而來啊?”

“一開始的起義,後來的奪城,和徐國軍隊的第一次正式交鋒,第二次交鋒……我們這一路走來,一向是抱著必勝的信念而行的,結果也確實勝了。可這次的情況不一樣,我軍剛徵招的幾萬軍還沒如何訓練便迎來了二十萬大軍,對面將士,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卒,可即便如此,小生相信,只要大王能增派幾萬支援,我軍照樣可以獲勝!”

“你們繼續抱著必勝的信念前行不就好了嗎?何需什麼支援!憑你的什麼相信,就敢讓大王增派人手,簡直是荒謬絕倫!如果只是派幾萬人去助你們獲勝的話,這對大王來說不是難事,可在這個時候派幾萬人去就表明了我國要與徐國為敵的立場,如果輸了的話除非能完全撇清派去的幾萬人和國家無關,不然,徐國再次派大軍來犯,豈不是重蹈覆轍?”

“丞相說,如果我軍輸了的話,除非完全和軍隊撇清關係,否則面對徐國的大軍壓境,我們還是隻能割地、賠款,亦或者和親是嗎?”

“當然!”

“小生先前說的必勝其實就是指的我們蘇國必定勝徐國。也說了,事到如今,並非我國不作為,亦或者獻幾座城池,徐國就能停止發難的,一旦這次退讓的話,最好的結果就是,徐國變本加厲的索要蘇國的資源,壞的結果便是亡國了。那不支援和支援的區別在哪裡?可以多存活一段時間?”

“少在這裡危言聳聽,這些都是你們的一面之詞,如果徐國真的敢對我們毫無敬意的話,我國又豈會由著他胡來?”

“那如果他派幾十萬大軍來,向你索要三十座城池,丞相打算怎麼做?”

柳凱歌一言嗆得高檜語塞,緩了緩,他說道:“我蘇國這麼多的賢才,又豈會懼他們!這樣的過分要求,若他敢提,我們就敢叫他有來無回!”

柳凱歌頓時大笑:“哈哈哈哈,丞相真是有氣魄!”

說完,柳凱歌接著大笑,笑的高檜心裡發毛,剛才那一番話他自己說的都沒底,有那個底氣的話蘇國就不會有今天了!

“那會兒就敢叫他們有來無回了,現在還不行是嗎?徐國和我軍的戰鬥最多不過幾個月,也就是說幾個月內,丞相就能讓國家有敢叫他們有來無回的實力了?”

高檜臉色變得難看,說話也全然沒了之前的氣勢:“是,是又如何?總之,這場戰,絕對不能打,否則日後回天乏術。”

“好,我們再說回必勝一事,丞相以為,我軍打的這些仗如何?”

“不過是僥倖而已。”

“我們帶著幾萬百姓連敗徐國十幾萬大軍,將你抿在地上送出去的十座城奪回,是僥倖?”

“放肆!竟敢對大王不敬!活得不耐煩了嗎?!”

“現如今與敵方派的二十萬大軍奮勇作戰呢?是不是叫不自量力和不識時務?”

“你倒有自知之明嘛。”

“應該叩首乞降?”

“放肆!這怎會是叩首乞降?這叫能屈能伸!說起來,原本我們和徐國的戰爭已經停止了,只要花幾年時間韜光養晦定能東山再起,若非你們去充當什麼救世主,做那些自以為是的事,導致了今天的這一切,我們又何苦還要再獻城池以防他們的再次發難啊?!”

“那丞相為什麼就能篤定花幾年時間去韜光養晦,就一定能夠東山再起呢?是因為國家有如此多的賢才嗎?”

“自,自然。”

“那小生說我軍必勝也是因為國家有如此多的賢才,這,有錯嗎?我們一直在打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仗,然後一直獲勝,這樣看來,必勝一說,更有據可循不是嗎?”

高檜再次被嗆的張口結,半晌,冷哼一聲:“一派胡言!荒誕至極!”

話音愈發顯得沒底氣。

一直聽著兩人辯論的百官也開始動搖了心裡的想法。

隨著大殿的沉寂,片刻之間,有一個人走到了吳騰的佇列,慢慢地,又有人走過去,三個,四個,五個……

到最後,有二十多個人加入到了吳騰的佇列。

看著這一幕,高檜瞠目結,臉色變得十分扭曲。

蘇王不停地眨巴眼睛,臉上神情也變得有些難看,卻也不知該說什麼。

吳騰也在心裡給柳凱歌豎了個大大的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