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眼前的一幕,徐軍士氣銳減,整個軍隊如脫韁野馬般不可控制的四處潰散,前後夾擊著他們的蘇軍趁機發動反擊。

桓隆被一柄泛著寒芒的刀尖頂住脖子,目睹著眼前那一切如他預料般的絕對壓制的局勢,只不過,被壓制的,卻是他怎麼也想不到的自己一方。

徐軍大纛被砍倒,許多士卒被從背後追趕的長矛刺穿身體,極少數的徐軍勇於反抗卻也雙拳難敵四手,被不斷湧入的蘇軍給大卸八塊……

就這樣,第一場戰爭最終的結果以蘇軍大勝而結束。

這天過後,老天也合適宜的降下瓢潑大雨,一連下了三天三夜,正好將地面上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鮮紅色和空氣中瀰漫著的強烈氣味沖刷淨。

這一戰他們繳獲了不少徐軍的輜重,軍械和糧可以直接享用,有了徐軍的萬餘戰甲,他們也只需要製作一些白色棉條系在胳膊上區分敵我即可了。

不過他們幻繼續打下去,一開始徐軍就沒打算打戰,因此備的糧不過一兩個月的。這一場雖是大勝,無畏這邊卻也損失了七八千計程車卒,為了迎接接下來的戰爭,他幻不斷地徵招士卒,這樣一來,繳獲的輜重也不再富餘,而這一戰絕不會是無畏和徐國的最後一戰,因此他幻接著往前收回城池,唯一的辦法,只能是不斷地以戰養戰。

總的來說,這一戰對無畏這邊還是受益匪淺的,不說實質上的勝利,就這一戰還打破了人們心裡的恐懼,徐軍不見得就代表勝利,蘇軍也並不意味著就一定失敗。同樣的兵力,他們打敗了徐國多年闌斷訓練、能運用靈力的正規軍,這就給予了人們極大的鼓舞了!

這次的勝利可以說是對以後的戰爭至關重要!

沒有逗留多久,無畏便向盤城發起奇襲。

徐王並沒有在蘇王獻給徐國的十座城池裡安置多少計程車卒。也不能說他自負,在這之前,誰能想到一支由平民組建的隊伍會有這樣大的殺傷力呢?

因此,不到半天,看守盤城的五千士卒就敗下陣來。

於是,無畏手上的地盤從一座城變成了兩座城。

無畏率軍在盤城前方紮營,葉達和他的那群護衛也被關押到盤城。

沒過幾天,無畏再次開始了徵兵,只是,這次得到的反響遠不如塔殼。

在沒有親眼目睹他們兩次勝利的人們心中,這只不過是僥倖獲勝,這樣的勝利不能代表什麼。曾幾何時,人們也對蘇國抱有過一絲希望,哪怕蘇國十幾年來連年打敗戰,畢竟蘇國曾經是那樣一個泱泱大國。

可這些由平民組建的算什麼?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

連那樣的蘇國都敗給了徐國,這幫烏合之眾最終的下場,可想而知!

越衡已經將所有材料販賣出去,以他們如今的財力,要供應一支兩萬的軍隊三個月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這次徵招的人數實在稀少,連兩千人都不到,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

訊息很快就能傳遍兩國,無畏寫了一封信派人帶給蘇王,告訴他這邊的大捷,並在信裡寫著請求他加派支援,結果如他所料的一樣,沒有任何回應。

他也沒有放心上,趁著徐國新一批的軍隊還沒到來的時間,他一邊重複著徵招並演士兵,一邊派越衡率七千軍向前推進,擴張地盤。

俘虜的徐軍也有不少,除去一些戰爭中死去的,和一些守節自殺的,還是有那麼一千多人。

在徵招困難的情況下,這些作為守衛軍的徐軍倒是可以好好加以訓練,至少他們的基礎比上平民要好許多,訓練好剛好可以替補之前一戰犧牲的幾百靈力軍。

這些天無畏有向越衡瞭解過前任蘇王的論軍功行賞。

在那之前,國家之間重出身,百姓參軍,作戰再勇猛,得到的不過是一點點賞賜;而貴族不一樣,所有的官位和爵位都是世襲制,只有貴族才能擔任。那個時候,尋常百姓要想有出頭之日,簡直是痴心妄想。

而前任蘇王的高明就在於論軍功行賞,不滾身,只要殺的敵人足夠多,哪怕你祖上一百代農民也沒關係,你照樣可以做風光的大,照樣能享受原來貴族才能享受的待遇!

據越衡所說,軍功論賞以五人為一伍,殺一人全隊升一爵,反之,伍裡死一人全隊獲罪,將功折過的辦法就是殺兩人,死兩人就需殺三人,殺的越多賞賜越多,除了爵位還有一定數量的田地和賞幣。最重要的是,爵位還可以用來給親友,以至於有那句“一人當兵,全家享福”,以至於引起蘇國當年的參軍熱潮。

那個時候,蘇國人幾乎都為參軍癲狂,聽聞要打仗,就跟餓狼看見一樣,父親把孩子貢獻出去,兄長把弟弟貢獻出去,妻子把丈夫貢獻出去,然後跟他們說,不得爵位不能回家,可見當時的制度何等的鼓舞人心!

也因此,當年蘇國的軍隊被稱為“虎狼之師”,雄霸於諸國,讓人聞風喪膽。

在聽聞這些事後,無畏眼前一亮,這樣的制度無疑可以讓士卒的積極性增大數倍,拭無畏不直言前任蘇王高明。

剛聽完時,他甚至想拿出兩個多月的軍餉來貫徹這個制度,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於他們自己而言,萬一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大勝利,而又沒了退路,一切就亂了,後果不堪設想。以百姓的角度來看,他們不是蘇王,給不了爵位和田地,最多能給的不過一些靈幣,多也不會多太多,而且說不定靈幣還沒捂熱呢,就被徐國大軍加倍搶賺實在不值得鋌而走險。

這支在多數百姓眼裡必敗的隊伍,無論他們做什麼,也會被認為是徒勞無益。

可即使被認為徒勞無益,他們還是得向前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因為沒多少兵力把守的緣故,很快,他們拿下了第三座城、第四座城……

訊息也在不久後傳到了徐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