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追殺
替米沙坦片的作用與功效 洛一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沈之雲雖點頭答應,卻將懷裡的杜明月交給了藍骨頭,“骨頭,你好生照看明月,就在地陵門口等我們,我陪玄安和流戩進密道。”
他說話時,流戩已經第一個進入了密道。
“沈大人。”一旁的即墨非月叫住了沈之雲,正要說話,卻被沈之雲揮手示意不要多嘴。
十二影衛之中的鼠衛則上前兩步,尤為認真地開口,“大人,小心。”
說罷,鼠衛還狀似無意地看了眼流戩的位置。
鼠衛這話意有所指,話裡有話,藍骨頭皺緊眉頭,已經看出了端倪,卻沒多話,只是抱著杜明月,同燕玄安和沈之雲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王宮。
即墨非月和十二影衛則帶兵駐守在王宮。
沈之雲和燕玄安前後下了密道,一路跟著流戩,密道確實通往流雲地陵,因為他們這一路上在牆壁上看到許多熟悉的壁畫,正是當時他們初入地陵奪取玉函時見到的壁畫,這都是他們曾經走過的路。
難怪當時即墨非夜居然不親自來地陵抓他們,感情他們一直在人家家地下走動。
沈之雲看著流戩的背影,忽的開口問道:“流戩,你想起什麼了嗎?”
流戩搖了搖頭,如實回答沈之雲的問題。
“沒有想起來,我的記憶只有觸發某一個關鍵點才能想起來,現在帶你們進入密道,其實憑的都是本能。”
他心頭的感覺越來越奇怪,連他都不敢相信,放在一進密道,就知道哪條密道是真哪條密道是假,自然而然就帶沈之雲和燕玄安到了這兒來。
他願意為燕玄安帶路,也是希望自己能在王宮各處熟悉,從而想起更多事情來,否則郢都被攻毀之後,他就再沒有機會想起從前遺失的記憶。
流戩正想著,耳朵微動,突然就停下了腳步。
沈之雲時刻注意著流戩的動作,立刻跟著止步,大手順勢將燕玄安夜攔住。
三人皆是背靠牆壁,心照不宣地沒發出一絲動靜,果然就聽見了很近的腳步聲,似乎就在他們牆壁的轉角。
流戩指了指前面不遠十步的岔路口,燕玄安立刻會意,手持銀龍槍靜步走上前,就守在流戩手指的岔路口附近,聽著越來越近的腳步聲,他手都滲出了一層薄汗,心臟撲通撲通跳得飛快。
這麼多年的等待,這麼多年困擾自己的噩夢,就是現在,只差一步,只差他一槍,就可以親手為自己報仇,給過去的自己一個交代,然後他就試著忘記過往,重新開始。
眼看著腳步聲近到只要一個轉彎就能和燕玄安正面相對,卻戛然而止。
僅僅一牆之隔,那人似乎感覺到了什麼不對勁,隨後急促地折返,往反方向奔跑。
燕玄安立刻提槍追了上去,果然是即墨非夜。
沈之雲和流戩則緊隨其後,哪料到又過一個分叉路,燕玄安和即墨非夜竟然都不見了。
“分開找人。”沈之雲眸色一沉,立刻說道。
燕玄安現在踏入修行清氣的入門,即墨非夜也只有清氣三階,五階以下的清氣其實相差不是太多,但燕玄安沒有即墨非夜狡猾,何況是在好不熟悉的密道之中,而即墨非夜卻對密道非常熟悉,兩相對比,實力懸殊,燕玄安恐怕有危險。
流戩點頭,隨後朝沈之雲指明方向,“大人,密道有很多機關,非常危險,你沿著這個方向直走就可以抵達流雲地陵的出口,你放心,我一定將殿下安全帶到你面前。”
密道七縱八橫,九轉十八彎,還設有機關無數,讓人防不勝防,沈之雲哪怕見多識廣也不一定能弄對密道,與其多一個人多一份擔憂,流戩更想自己找,他對密道沒由來的熟悉,而且是倒背如流的那種,要是帶上沈之雲,反而束手束腳。
“流戩,你是流雲王室的人。”沈之雲這話不知道意味著什麼。
流戩聽出他話裡有話,卻也裝作什麼都不懂,表情淡然,“大人,你沒有必要留下來,更不用擔心什麼,我的這條命是你救的,而且我答應過大人,誓死護著殿下達成所願,將殿下安全帶到大人面前。”
沈之雲抿唇不語。
流戩臉上的真誠和眸底的情緒都沒有作假,他僅僅看一眼就知道流戩絕對不是和他逢場作戲。
沈之雲救下流戩的時候,流戩不過十五六歲,被一場大火燒得面目全非,渾身都是疤痕,三天三夜的高燒,燒得他意識全無,要不是他去了萬藥谷請了谷主醫治,流戩非死則傻。
如今的流戩,可以說都是沈之雲一手調教出來的,無論是細心的行事作風還是沉默內斂的性格都跟沈之雲有極大的關係,哪怕是十二影衛或者是聞惜樂,沈之雲都沒有這樣用心過,確實如流戩所說,沈之雲給了流戩第二條命。
他當初救下流戩的時候並不知道流戩的身份,只是覺得流戩的年紀和他要找的阿弟年紀差不多大,一時生起惻隱之心,這才帶流戩去了萬藥谷求醫,流戩的過去和身份他也不在乎,忘記了便忘記了,昨日之日不可留,他悉心教導流戩,就不必過於提防流戩。
周圍的人都懷揣目的,或有幾層身份,沈之雲誰都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可這樣提心吊膽的日子,他也需要一個能夠傾訴聊天的物件,流戩沉默嘴嚴,很適合他偶爾心血來潮地想要找人聊天的物件。
但沈之雲聊天也都是些牢騷廢話,久而久之,流戩從最開始禮貌接待變成了沉默寡言的悶葫蘆,後來遇見杜明月之後,沈之雲找流戩的時間就很少了,流戩內心謝天謝地,謝杜明月給自己弄走了一尊唐僧。
“那我就不耽擱時間了,流雲地陵出口等你,你一切小心。”
沈之雲說罷轉身就走,但他到底放不放心流戩,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他一走,流戩的身形就隱沒在了黑暗之中。
流戩對於這個密道實在是太熟悉了,甚至熟悉到知道每個石壁對應幾條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