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偏心
替米沙坦片的作用與功效 洛一一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馬車抵達東宮時,東宮大門已經被火舌燒成漆黑一片。
好在火勢已經控制熄滅,東宮上下並沒有人死亡。
大門左右兩邊都是流水的車馬,朝中文武百官,帝都世家貴族都來看望太子是否安然無恙,連皇上的聖駕也停在門前。
鎮北侯率先下馬,連忙給皇上請安。
越荷跟著下了馬車,只是以輕紗負面,沒讓人瞧見她臉上被人劃傷的傷口。
“請安?朕最寄予期望的太子接二連三遭遇災禍,先是太子妃被刺客追殺查無蹤跡,現在東宮意外走水,朕如何心安?”
皇上捂著心口,痛心疾首道。
說著,他這才注意到越荷用輕紗遮掩面貌,瞬間皺眉,“鎮北侯,你的夫人臉怎麼了?為何要用輕紗遮面啊?”
鎮北侯同樣疑惑不解,因為出門前越荷的臉還好好的。
“回皇上的話,臣婦上馬車後才發現自己臉上突然起了紅疹,這才以輕紗遮面。”越荷強忍著臉上的疼痛,開口回答。
這只是個小插曲,皇上也沒多在意,只是點了點頭,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叫人難以瞧見的弧度。
他轉動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問身邊的親衛,“太子可有事?”
親衛立馬拱手作揖,卻有些支吾回答,“太子殿下性命無虞,只是、只是……”
皇上頓時惱怒:“只是什麼?快說!”
“只是兒臣的臉被火舌燙傷,恐怕難以復原,傷口恐怖,日後只能用面具示人。”
太子從裡屋匆匆趕了出來,臉上戴著一張遮蓋全貌只露出一雙眼睛的面具,身上還縈繞著中藥的氣味,明顯是剛上完藥。
“父皇,兒臣管教不嚴,東宮近衛一時疏忽才致使東宮走水,害得東宮附近的百姓們為兒臣奔波救火,兒臣惶恐,還請父皇責罰。”
鎮北侯和越荷都將頭埋得極低,死了的心都有了。
東宮近衛一向謹慎,把東宮護得跟鐵桶一樣,怎麼會一時疏忽突然走水呢?這毀了容貌的太子怎麼可能當上天辰國的皇帝?
本來燕家出了個燕玄安得皇上寵信,鎮北侯府已經逐漸勢弱了,偏偏還生出了這樣的事情,那皇后和四皇子的氣焰豈不是更囂張?
自姜皇后死後,皇上對太子的感情越來越不如往昔,現在他們還拿什麼和燕家鬥?拿什麼穩固鎮北侯府的地位?
難道只能坐以待斃,等著燕家發動群臣啟奏陛下,廢掉這個毀去容貌的太子了嗎?
今日皇后也跟著皇上來了,聽到太子因為東宮起火、容貌盡毀的訊息更是差點沒笑出聲來,但站在眾人面前,她卻裝作一臉慈愛地望著太子。
“可憐的皇兒,皇室中可沒有你這樣毀容的孩子,今日竟然遭此大劫,實在是可憐啊……”
若不是眾人都見過皇后和太子劍拔弩張的樣子,恐怕都差點以為皇后是太子的親生母親,而非繼母了。
太子還未回話,皇上就率先開了口:“皇室中確實沒有毀容的太子,天辰國更沒有過毀容的皇帝……”
皇后眼前一亮,這是要當眾廢黜太子了嗎?
哪料到皇上話鋒一轉,一個雕刻鷹頭的令牌就從他手上遞給了戴著面具的太子,“但你是朕最疼愛的兒子,是阿以當初在戰亂時用性命保護下來的孩子,朕絕對不會讓阿以在地下寒心,無論你的容貌是好是壞,你永遠都是朕的太子,未來天辰國的皇帝。”
說著,他轉頭看向如遭雷劈僵硬地立在原地的皇后,以及跟著皇后來看戲的燕家及其黨羽,冷哼一聲,“其他人都沒有資格肖想太子之位,未來天辰國的皇帝之位。”
“若是本分,朕既往不咎,若是日後還是不知悔改,肆意生事,朕也不會再顧惜往日情分。”
天子一怒,浮屍千里,如今皇上雖然沒有發怒,可含沙射影的餘威也讓眾人紛紛嚇得跪倒在地。
皇后後知後覺地跪下,看著太子從皇帝手上接過象徵著御令衛指揮使的令牌。
歷代以來,御令衛指揮使的令牌只會交給皇帝認定並冊封的太子。
御令衛是由九辰大帝創立,訓練方式獨特,而且每個御令衛都有超凡的本領,一人可抵一萬精兵。
所以天辰國從來沒有內亂,因為從太子之位定下,令牌到太子手上之時,皇儲之爭就已經落幕,其他人根本沒有肖想的機會。
皇后的心都涼了一半。
而最為喜出望外的莫過於鎮北侯和越荷,夫妻倆對視一眼,看到了未來鎮北侯府蒸蒸日上的畫面。
他們鎮北侯府原本就是歷代以來都是保皇派,誰知突然殺出來個先皇后姜以和燕家,打得他們措手不及不說,還讓他們提心吊膽。
現下御令衛指揮使的令牌都交給太子了,皇儲之爭結束,什麼皇后、四皇子、燕家,不過都是烏合之眾,他們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沒想到這次東宮走水,燒燬了太子容貌,反而引起皇上動了惻隱之心。
真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啊。
“父皇,兒臣還有一件要事稟報。”太子拱手作揖道。
“何事?”
“太子妃的屍首已經找到,當日太子妃被刺客追殺到秋獵營地後山的懸崖,太子妃寧死不從跳崖,還請父皇允許兒子的東宮掛白三日,好好為太子妃送行。”
皇上點頭答應,若有所思,“今年發生的事情太多,先是楚王謀反,又是昭獄塌陷,後是太子妃失蹤尋回屍首,現在你東宮還起火,以往流年不利時歷任皇帝都會舉行秋獵,獵到七彩麋鹿寓意庇佑天辰國上下。”
“今年秋獵因為楚王謀反而取消,擇日不如撞日,三日之後舉行秋獵,誰若是能獵到七彩麋鹿,朕重重有賞。這次秋獵,就交給四皇子負責吧。”
皇上話音一落,皇后恨得直咬後槽牙。
輕鬆的事都給太子,這種負責秋獵勞心勞力的事就交給她的兒子,皇帝老兒你的心未免偏出天辰國了!
偏偏她還不能反駁,只好領旨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