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舉辦夜宴的營地區域,皇上的主營帳鄭重地平南向面北擺了一張金龍大長桌,左右兩側擺著皇后和大長公主的鳳凰宴桌,皇后和大長公主已經到了,卻不見皇上。

五六級臺階下的平底,長桌自東西兩邊一字排開,西邊為女眷,首座就是太子妃,隨後是四皇子妃,杜芊芊,後面幾位應該是王公貴族的夫人小姐們,只有最末尾的一個位置是空著的。

東邊是王公大臣,一看個個衣襟端莊,器宇不凡,後面一排則是些年輕男子,錦衣華服,身份皆是不俗。

首座是太子的位置,隨後是四皇子,之後還空了兩個席位,想必就是留給燕玄安和沈之雲的。

杜明月跟在燕玄安身後,在兩旁所有人的注視下,沿著中央紅毯向宴席走去。

原本寂靜的席面緊隨著就有竊竊私語的聲音,詫異聲更多,聽說杜明月被封為護國郡主,竟然穿著這樣一身衣裳配不上這個場合,在場所有女子,哪個不是綾羅綢緞,錦衣華服,珠翠滿頭的?

“燕大人年紀輕輕卻年輕有為,傳言可是不近女色的,居然能讓這個女人接近!”

“我的天啊,杜明月不是都已經成婚了嗎?怎麼還勾搭上了燕大人,真是老牛吃嫩草,不要臉!”

“瞧瞧她身上的衣裳,我府上的婢女都穿得比她好。”

“窮酸,我看燕大人就是圖個新鮮所以才接近她。”

“她就是杜明月啊,也不知道她用了什麼狐媚手段,把帝都兩位炙手可熱的大人,燕玄安和沈之雲都迷得團團轉呢!”

周圍議論紛紛,杜芊芊捂嘴一笑,眼裡輕蔑嘲諷。

救駕有功又如何?還不是個上不了檯面的貨色,看她等會兒在夜宴上出盡醜陋,貽笑大方。

杜明月隱隱聽到了這些話,卻不卑不亢,昂首挺胸、目視前方地往前走,想說就說,想笑就笑吧,她只要過好自己的人生就行。

閒言碎語對她來說就是耳旁吹過一陣風。

只是她還沒走到自己座位上呢,一個貴婦模樣的女子便上前來,主動離燕玄安十步之遠,奉上一個荷包。

“燕大人,這是小女讓我代送的,還望燕大人笑納。”

果然,宴會上就是女子尋姻緣,男子交人脈的好地方啊。

燕玄安看都沒看一眼,繞道而行。

杜明月跟在後頭,瞥了一眼那個荷包,是副刺繡菊花圖,正附和此時秋景,女紅也還真不賴。

都快到座位上了,又一個大臣上前攔截。

“玄安,犬子和你一樣從小就去了流雲國曆練,這是他在流雲國意外得到的一把青銅羊頭匕首,特意快馬加鞭送來,還望你笑納啊!”

燕玄安卻和以往笑顏相待的模樣不一樣,表情驟然冷了下來,一句話也沒說,只是徑直撩袍落座,也不知道這位大臣是說了哪句話惹到了他。

那個大臣悻悻然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杜明月見燕玄安坐下了,也想找個位置坐下喝喝水吃點點心,忽然發現一件事情,這裡是男席,並沒有多餘的位置讓她坐。

她光顧著跟燕玄安走,卻忘記了位置不能亂坐,畢竟像皇家夜宴都是有嚴格的位置規矩的。

燕玄安這麼一坐,大家也跟著落座,一時間全場安靜,竟然只有她一個人是站著的。

杜明月背對燕玄安,沒有看見他的表情,卻見場上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地全都盯著她看,包括杜芊芊、太子妃、四皇子妃和皇后還有大長公主。

而燕玄安也才注意到不對勁起來。

以往皇上設宴,一貫是女眷坐在男賓左手邊,今日竟然是相對而坐。

全場的所有人都盯著杜明月看,早到的人都是參加過許多皇家宴會的人,早就把位置都摸透了,從剛才杜明月跟著燕玄安入場,已經有不少人都等著看她的笑話了。

杜明月的位置就是在女眷席位的最末尾一個,她居然不知好歹地跟著燕玄安走到了男賓席位。

規矩真多。

杜明月心下嘟囔,雖然不覺得這有什麼丟人的,正要開口說話,卻聽一旁傳來聲音,正是和杜芊芊處得挺好的四皇子妃:

“燕大人,皇上的宴席可從來不許帶僕人,怎麼今兒個把一個奴婢都帶在身旁了呢?”

她站起身來,盈盈一笑。

這話一出,立馬就有人附和,“臣女還是頭一次見這麼不懂規矩的婢女。”

杜明月一雙秀眉微微蹙起,她不知道這有什麼好議論奚落的,衣裳破點又如何呢?杜明月不理會眾人言語,淡然的目光自有一分倔強堅強,在眾人的目光中,不卑不亢地往最後的位置走去。

“呵呵,郡主應該也是第一次參加宴會,她從鄉下被接來帝都,能有現在的造化,已經很有本事了!”

“年紀輕輕,這樣大的場合都不見慌張,老夫佩服。”

“聽說醫術也不錯,就連萬藥谷的首徒宋七,她也能與之不分伯仲。”

東邊的男賓席位傳來接連的讚歎聲,引得西邊女客越發地嫉妒杜明月。

“原來這就是有救駕之功的護國郡主杜明月。”

冷冷的聲音從高處傳來,不是別人,正是將一切都看在眼裡的皇后。

杜明月行禮,“回皇后娘娘,臣女正是。”

“你不是杜大人的女兒嗎?又是大長公主的孫媳婦,怎麼一件像樣點的衣裳都沒有?難不成大長公主和杜大人都還苛待你不成?讓你穿成這幅邋遢樣來到夜宴。”

皇后素來與大長公主和侯府不對付,含沙射影,罵的是杜明月,打的卻是大長公主和侯府的臉。

杜明月的親爹杜如海更是落井下石,絲毫不管杜明月這個親生女兒,舉杯朝皇后解釋:“杜明月是臣在鄉下接來的野丫頭,不懂禮數,臣也命人教過她,可她冥頑不靈,竟然一絲規矩都沒學到腦子裡。”

大長公主則是笑了笑,“明月和本宮的孫子沈之雲還有燕大人曾一起救駕有功,此等赤子之心,哪怕是穿粗布麻裙,也有巾幗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