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同奸臣倒戈相向,可謂是梁師成和李彥做得最後悔的事了。

自那以後,顧誠這南來子的報復就來了。

顧誠終日跟在官家的身邊。

這賊廝鳥咋就有這般大的本事,時常把官家逗得開懷大笑,捧得官家心花怒放。

這廝的膽子還忒大,別人不敢說的話這廝敢說,別人不敢做的事這廝敢做。

偏偏官家還就吃這一套。

你說氣人不氣人?

梁師成和李彥也想過反擊,可思來想去,卻是無從下手。

說擁兵自重圖謀不軌,可這廝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官家交兵權,是官家沒有應允。

說這廝貪贓枉法吧,又找不到證據,二太監也不敢以此狀告顧誠,誰讓二太監自身的屁股就不乾淨,證據一抓一大把。

梁師成和李彥能上位的手段,無非也就溜鬚拍馬和投其所好。

當這兩樣都被顧誠甩得遠遠的,也就無計可施了。

當顧誠隨口稱讚的幾個太監得到提拔……

當梁師成和李彥的幾個心腹太監,因顧誠的幾句話語差點被官家杖斃……

當太監的,都想往官家的身邊靠,更不乏機伶的人。

顧誠也就成為太監眼中的香餑餑,想巴結奉承投效當義子義孫的太監如過江之鯽。

足衙的副手太監李錦見到顧誠都恨不得跪下舔腳趾頭,拉著老孫要義結金蘭,對著那燕青都是滿臉諂笑。

梁師成最器重、最寄予厚望的義子梁忠賢,更是寫信來說他糊塗。

顧誠最大的夢想,就是當個衛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貴般的戰神。

當梁師成從梁忠賢處明確得知顧誠的這個夢想,就夥同李彥開始吹風。

獨設一軍讓駙馬顧誠率領的想法,就是梁師成給趙佶播下的種子。

只是趙佶一直在權衡。

當遼軍進攻岢嵐,宋江又明確造反日期,而心腹重臣們的鳥樣又被看在眼裡,趙佶就沒有再猶豫,果斷設立神武軍。

在趙佶想來,大宋有八十萬精銳禁軍,多十萬神武軍構不成威脅,而且神武軍兵額十萬,其中還有五萬是幹雜活的輔兵。

有戰事別人搞不定,就派駙馬出征。

平定戰事,就讓駙馬回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

顧誠不當文臣,出征才給虎符,歸來上交虎符,沒有調兵許可權只保留大將軍頭銜。

穩得很!

趙佶對自己的神來之筆,感到滿意。

針對梁山宋江即將到來的扯旗造反,雖說趙佶是要讓顧誠掛帥出征,可奸臣們還是本能挑刺、製造障礙。

紛紛說梁忠賢幹得不錯,臨陣換帥是為大忌……

距離宋江扯旗造反還有時間,奸臣們也認為是宋江在虛張聲勢,哪有人造反還會提前公開日期的?

江南戰局也處於激烈的交戰中,顧誠不宜輕動。

這讓趙佶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

當童貫棄城而逃,杭州失陷的戰報傳來……

朝野上下一片震驚,京師一片譁然!

方臘已經勢大到了這般地步,要是宋江再造反……

奸臣們這才感到害怕了!

“官家,臣舉薦顧郡伯主持江南平叛!”

“不可,杭州失陷還有金陵城,更有長江天險,而梁山宋江近在咫尺,臣以為顧郡伯當先剿滅宋江。”

“宋江被困梁山,而方臘已成心腹大患,當先剿滅方臘!”

不但是奸臣們,滿朝文武對此都是爭論不休。

“官家,臣有本奏!”

一直沉默不語的顧誠站了出來,偌大的朝堂頓時寂靜無聲,都看著這個南來子。

趙佶精神一振,道:“顧卿快快奏來!”

“臣毛遂自薦領軍出征,為官家平定方臘!”顧誠做出的是先方臘後宋江的策略。

“那何人主持征剿梁山宋江?”

“啟奏官家,臣舉薦濟南知府張叔夜擔任京東路行軍總管,梁忠賢擔任行軍副總管兼監軍,以現有兵馬利用堅城要塞固守,足以應對宋江。”

張叔夜要是能平定宋江,顧誠也是歡迎的。

實在是顧誠這隻蝴蝶翅膀扇動得太過厲害,導致現在大宋面臨的局勢,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料。

宋江不尋求招安要造反當皇帝。

方臘有了王慶田虎的前車之鑑,改變策略爭民心奪天下。

這要是不能迅速剿滅宋江和方臘,趕緊北上奪取燕雲十六州,金國可就要來了。

對於顧誠的自薦和舉薦,高俅等奸臣感到事情的嚴重性,都沒有反對。

趙佶批准了顧誠的自薦和舉薦。

任命顧誠擔任淮江浙福六路行軍大總管,全權節制六路軍政,主持平叛事宜。

任命張叔夜擔任京東兩路行軍總管,梁忠賢擔任行軍副總管兼監軍。

事不宜遲,顧誠率掌旗營和貪狼軍快馬直奔金陵城,陷陣營、巨門軍、祿存軍、破軍軍緊隨其後。

趙佶大手一揮,令工部調撥一批精良器械,還從內庫拿出一筆錢財,賞賜了出征的神武軍。

神武軍的各種帥旗、將騎等旌旗,連夜趕製。

-----------------

“二月二,舉旗造反當皇帝!”

梁山突然爆發的聲浪,向四面八方滾滾傳開,聞者無不震驚、驚恐。

八百里水泊周邊,引發了百姓的逃亡潮。

梁忠賢得知,既興奮又緊張。

馬擴來到,代表顧誠跟梁忠賢進行了推心置腹的詳談。

顧誠被逼成駙馬都尉,梁忠賢是憤怒和不安的。

有顧誠這位兄長在背後站著,梁忠賢就感覺有了底氣。

若是沒有顧誠,換成高俅童貫這些賊廝鳥,梁忠賢的底氣也就不復存在。

為此,梁忠賢不惜對義父梁師成表達了憤怒和不滿。

幸好官家英明,又任命好大哥擔任神武大將軍獨領一軍,這讓梁忠賢面對宋江造反,又有了底氣。

梁忠賢被馬擴說服,同意由張叔夜來擔任這個大總管主持大局,他這個副總管兼監軍在前線主持對戰宋江。

張叔夜在濟南府得到宋江將在二月二舉旗造反,對此也是非常懵逼的,以他對宋江的瞭解,是絕不會這麼不智的。

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宋江既然已經喊出了口號,那麼舉旗造反就已經是板上釘釘,只會提早不會推遲。

張叔夜很焦急。

顧誠被逼成駙馬都尉,張叔夜同樣是憤怒的。

好在峰迴路轉,宋江的造反口號幫助了顧誠,讓顧誠獨領神武軍,這比當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受到高俅的掣肘要好太多。

童貫棄城而逃致使杭州淪陷,這把張叔夜氣得暴跳如雷。

暴怒之後,湧上心頭的是悲觀、無力。

馬擴來到。

張叔夜頓時又恢復了滿腔鬥志。

“大宋得顧誠,國之幸也!”

張叔夜領了聖旨,走馬上任京東兩路行軍大總管,對顧誠挽天傾的期許,又加大了幾分。

以守代攻!

這是張叔夜做出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