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顧誠的策略
大宋開局娶梁山女將軍 逍遙散人張不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王慶造反,在預料之中,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宋江這黑廝,居然有能力可以同時打破濟州和鄆州兩個府城,這是顧誠萬萬沒想到的。
當顧誠回來跟眾兄弟一說,頓時一片譁然!
“直娘賊的,宋黑廝還有這等本事,當真是看不出來啊!”
“這是咱們不在,否則豈容宋黑廝得瑟。”
“楊偉這廝本事稀鬆,還搶咱們功勞,活該身死!”
任原、段景住等人無不是罵罵咧咧的!
“還好弟妹們都撤出濟州城,否則這回可就糟了!”
扈三娘和秀兒等祝扈二莊的人對此感到慶幸。
當初救援張叔夜跟宋江一戰後,顧誠就派人前往濟州城將留在那養傷和年幼的人,全部遷往濟南府。
要是沒撤離,宋江破城,肯定不會放過他們。
燕青問道:“哥哥想來是見到了皇帝老兒,皇帝老兒可給哥哥封了什麼官?”
“是啊兄弟!”段景住一聽忙問道:“兄弟這回見到官家,可有什麼官職?”
在眾人的眼神注視下,顧誠緩緩說道:“樞密副承旨,兼蹴鞠聯賽籌備大使!”
“這都是什麼官?”眾人一聽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這樞密副承旨的官職,顧誠也是在趙佶走後問了李師師才知道。
樞密都承旨掌管樞密院內部事務,檢查樞密院主事以下官吏的功過及其遷補等事。
以及皇帝於崇政殿處理政務、檢閱禁軍武士、接見外國使臣與少數民族首領時,侍立於側,隨事陳奏,或取旨以授有關機構。
樞密院都承旨是從五品,顧誠這個副承旨是正七品。
官職不高但也絕對不低了,從職務上更可以看出,這官職相當的重要,絕對是一個肥差。
要是侍立皇帝左右,等於天子近臣,地位非同一般。
段景住這些粗鄙之人,還是不知道樞密副承旨是幹啥的,但知道正七品官職的大小,對此也不免咂舌。
“我滴乖乖,見一下皇帝老兒就當了知縣老爺!”
段景住更是大喜,兄弟果然沒騙他,這一來就當了官,日後肯定是飛黃騰達,一個宰相是沒跑的了。
宰相門前七品官,這下有福享能得瑟了。
任原、三更、五更等人的想法也差不多。
江湖草莽,沒有帶頭大哥,你能指望他們能有多高的覺悟?
霍童叫道:“大哥,這留在京師,什麼時候才能外出領軍征戰?”
蹴鞠好玩是好玩,可哪有上陣殺敵來得有意思,霍童這個為戰場而生的人,在繁華京城待著總覺得不得勁!
顧誠笑道:“不要著急,先讓箭飛一會,咱們只要把蹴鞠聯賽搞出花樣,其它的就水到渠成了。”
從礬樓回家的路上,顧誠已經想到了對策。
第二天,顧誠去樞密院走馬上任副承旨。
元豐改制罷樞密使,以知樞密院事為樞密院長官,置同知樞密院事為副貳。
蔡京被致仕,知樞密院事空缺,童貫這個同知樞密院事就成為最高長官。
區區王慶之流的造反不被朝廷看在眼裡,官家只是下旨勒令地方速速平定,令朝廷感到麻煩的還是梁山宋江。
宋江一舉攻破兩府,這在大宋歷史上可謂罕見,也足以讓朝野震驚。
童貫主動請纓前往剿滅梁山宋江。
官家下旨:童貫擔任統軍大元帥,撥東京管下八路軍州各起軍一萬,由各州兵馬都監統率,又令殿帥府選點二萬禁軍守護中軍。
這幾日,樞密院和殿帥府都在調兵遣將,戶部等也在調派錢糧。
要去幹梁山,霍童興奮了。
霍童本以為顧誠會第一時間向官家或者童貫請命跟隨。
哪曾想童貫都快要啟程了,顧誠還沒有絲毫要跟去的意思,不由得急了。
“哥哥,你之前不是就要投靠童貫麼,這麼好機會怎麼不爭取?”
顧誠笑道:“兄弟稍安勿躁,為兄自有主意,且放寬心,以後有的是廝殺機會!”
現在就跟著童貫,也只能當個隨軍參謀,能有什麼作為?
寧為雞頭,不當牛尾!
顧誠在等機會。
明日,就是童貫率軍啟程的日子。
顧誠一直躲著童貫,就怕被童貫抓差,去充當一個放屁都不響的參謀。
萬一被豬隊友給坑死在宋江手裡,那他找誰哭去?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顧誠以籌備蹴鞠聯賽為由,躲在家中草擬蹴鞠聯賽的規章制度,童貫還是派人讓他過去一趟。
“瑪德,這死太監不去研究怎麼打宋黑廝,叫老子作甚!”
顧誠無奈,只得硬著頭皮來到童貫在宮城裡的公房。
“見過相公!”
“不必多禮!”
童貫似笑非笑地看著這個年輕人。
就在顧誠感到頭皮發麻的時候,這鳥太監總算開口問道:“顧誠,你對聯金攻遼怎麼看?”
不是問梁山宋江而是問這個問題,這讓顧誠感到有些意外。
之前皇城司的人去濟南府,肯定從張叔夜口中得知顧誠說過聯金攻遼的事。
顧誠不知道張叔夜是怎麼答覆的,眼下也只能硬著頭皮道:“卑職以為聯金攻遼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弊大於利!”
童貫手一抖,眉頭一挑,問道:“怎麼說?”
“對金國而言,聯不聯合我大宋,金國都照樣打遼國,照樣滅遼國,是以聯宋對金國來說毫無意義。
對我大宋而言,堂堂世之大國,連取個燕雲十六州都要去聯合金國,平白被人看不起,更會被金國所輕視。
一旦金國滅遼,豈能不攻我大宋,又豈會遵守承諾將燕雲十六州讓給我大宋?
是以卑職以為,聯金攻遼是一件最為愚蠢的事!”
顧誠如此直白不諱,聽得童貫一陣懵逼。
要知道聯金攻遼可是目前大宋的國策,反對的大有人在,但像顧誠這般直擊要害的卻沒有。
顧誠的話難聽,卻也點醒了童貫,讓他認為這賊廝鳥的話……居然有些道理!
“顧誠,你認為金國滅遼後會攻打我大宋?”
“卑職打個比方,一個叫‘金’的小孩子將一個叫‘遼’的大漢打倒在地,這個‘遼’已經奄奄一息。
這時候又跑來一個叫‘宋’的大漢對小孩子說:‘咱們聯手把這個遼打死,到時我只要‘遼’的一條手臂。’
敢問相公,您若是這個叫‘金’的小孩子,會因此輕視‘宋’嗎?
敢問相公,在補一刀就能殺死‘遼’的情況下,您若是‘金’,會跟‘宋’聯手嗎?
敢問相公,在滅了‘遼’之後,您若是‘金’,會不會攻‘宋’?”
在顧誠一連串的追問下,童貫的臉色大變,臉上冷汗直冒,嘴巴顫抖說不出話來。
童貫深知,他要是金,絕對會二話不說就給宋一刀。
這時,童貫背靠著的屏風後,發出了東西掉地的聲響。
從屏風後走出了幾人。
顧誠一看,我去,連忙道:“臣拜見官家。”
“不必多禮!”
趙佶在童貫讓出的椅子上坐了下來,說道:“師師說你對金遼非常熟悉有獨特見解,朕和諸公原本不信,適才聽你打的比方,果真有些道理!”
又是這個好妹妹吹的枕邊風,顧誠對義妹暗讚一聲,忙道:“臣謬論,請陛下恕罪!”
趙佶擺了一下手,說道:“你們繼續!”
一個顧誠沒見過的人問道:“顧承旨,照你這麼說,這燕雲十六州還取不了了?”
見顧誠不認識,童貫說道:“這位是王黼王太宰!”
原來這廝就是王黼。
顧誠說道:“官家,諸位相公,臣以為奪取燕雲十六州勢在必行,但不可操之過急!”
童貫急問:“怎麼說?”
“遼國堅持個兩三年不成問題,這個期間,咱們做好奪取燕雲十六州的準備。
待遼國被金國打得奄奄一息時,咱們也做好了萬全準備,直接撲上去奪取燕雲十六州,將易如反掌。
咱們大宋不跟金國接觸,待咱們輕而易舉就奪取了燕雲十六州,金國不知道咱們虛實,投鼠忌器反而不敢輕舉妄動。
等咱們穩固了燕雲十六州,金國再想開戰也將失去先機,大宋有了燕雲十六州屏障,將會攻守自如立於不敗之地。”
顧誠的話說完,公房裡一片寂靜。
大宋跟遼國相爭百多年敗多勝少,對遼國一直有種心理上的自卑,認為自己搞不定,故而只想找幫手。
卻不曾想到,找幫手的同時,也向幫手暴露出自己跟遼國一樣的虛實,就像顧誠打的那個比方。
顧誠別出一格的言論,顛覆了這些君臣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