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攻防血戰(中)
大宋開局帶走扈三娘全本免費閱讀 逍遙散人張不三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哥哥,快別哭了,楊志也跑了!”
正在痛哭折損了朱仝的宋江一聽,急忙順著朱武的手指方向定眼看去……
只見楊志帶著十幾騎二龍山的舊部,朝著魯智深和武松消失的方向奔去。
宋江急了,忙問道:“哎呦喂,剛才發生啥事了,怎麼楊志也跑了?”
孔明說道:“適才哥哥只顧嚎啕大哭,沒有聽到任原說了句……”
-----------------
曾頭市,似乎又恢復了往昔的熱鬧。
只是這份熱鬧裡,沒了往昔那般開懷大笑!
梁山賊攻打,讓不少家裡沒了男人或者兒子,臉上的悲傷不曾褪去。
兩千子弟還困在北山旱寨,更多的人時不時的往那個方向眺望,臉上浮現出來的神情,時而期望,時而渴望,時而盼望……
然而為了生計,還得開門忙碌,對著客商主顧滿臉堆笑!
一家酒館,小小的二樓本有三張桌子能坐二三十個客人,眼下兩邊桌子空著,中間桌子上放著三碗肉菜三罈子酒,坐著三人。
這三人,赫然都是梁山首領。
分別是智多星吳用,插翅虎雷橫和小李廣花榮。
雷橫一口酒一口肉一言不發,花榮卻是忍不住問道:“軍師,哥哥截殺張叔夜不會有問題吧?”
吳用端起酒碗慢飲一口,放下酒碗這才笑道:“放心,只要哥哥截住了張叔夜,又有朱武增援,就是天王老子來了,張叔夜也是必死無疑。”
雷橫這才開口問道:“既然學究對公明如此有信心,適才為何臉色凝重,可是擔憂跟曾弄的談判不利?”
花榮對此反而笑道:“曾弄的兩個兒子和兩千兒郎都在咱們的手裡,不由得曾老匹夫不就範。”
雷橫皺眉道:“那為何在第一天的時候,曾弄明明是很迫切地想要交換人質。
可第二天咱們剛剛獅子大張嘴,曾弄的態度就發生了大轉變,更是冷落了咱們數天,那這又是為何?”
對啊,為何?
花榮想不明白了。
花榮想不明白,雷橫想不明白,吳用卻想明白了。
第一天曾弄的態度,表明了他是想要花錢糧贖回人質的。
第二天的態度大轉變,肯定不是因為獅子大張嘴的緣故,漫天開價就地還錢,曾弄不會不知道這個道理!
吳用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剛才來這酒館的路上,偶然聽到一句話後恍然醒悟。
“曾太公是金人,金人就是好啊!”
曾弄是金人。
而且不是一個尋常的金人。
想通了這一點,吳用也就明白了。
曾弄之所以態度大轉變,這絕對是背後來了指點的人。
而這個人,能讓曾弄不顧兩個兒子兩千兒郎的死活,身份地位可想而知。
“曾弄是金國的探子,曾頭市是金國的據點,金國所圖甚大。”
擅長陰謀論的吳用敏銳地想到了這點,更料到了金國想要利用梁山來做文章。
吳用不甘心當一個村中學究清貧老死,跟著晁蓋等人劫了生辰綱,東窗事發後選擇落草為寇。
拋棄晁蓋選擇宋江,是因為宋江能帶他走一條殺人放火受招安的康莊大道。
吳用做這些。
一來不甘心一身所學被埋沒。
二來招安後有了官職,好報效朝廷享受榮華富貴。
歸根到底,吳用什麼都想過了,就是沒想過出賣大宋。
跟金國合作意味著什麼,吳用很清楚。
是以吳用的神色非常凝重。
“罷了,等哥哥生擒了張叔夜,聲威大振前來投效的好漢絡繹不絕,梁山何愁不能興盛?
區區曾頭市,到時殺個雞犬不留便是,老子堂堂讀書人,總不能做辱沒祖先的事!”
吳用想通這點,心情豁然開朗,沒有說出自己的猜測,而是笑道:“明日曾弄還不答應咱們的條件,咱們就回山,看著急的是誰!”
“就是,咱不慣著曾弄老匹夫,不答應咱就回山!”
花榮撫掌,略顯激動地又道:“數日不見哥哥,俺甚是想念,也不知道瘦了沒有?”
-----------------
霍童一直沒動,因為楊志和呂方一直盯著他。
霍童不怕楊志和呂方,若只有這百多騎梁山賊,他會毫不猶豫地發起進攻。
霍童擔心的是被梁山賊騎所阻,而後陷入步卒的圍毆中。
騎兵若是失去馬速,就等於陷入泥潭。
而且青面獸楊志的武藝不弱!
“終究還是人數太少,若是有二三百騎,那今日之場面,就是小爺的戲臺子。”
霍童惋惜精騎數量實在太少,他所在的位置距離車陣有些遠,並沒有聽清楚任原在喊些什麼。
只知道任原在兄長的授意下在殺人誅心挑撥離間。
霍童聽不清楚,聽清楚的楊志卻是心頭巨震。
之前聽說武松在顧誠身邊,楊志怎麼都不會相信。
在二龍山朝夕相處的時光裡,武松什麼樣的人,他是再清楚不過了。
武松怎麼也不可能放棄梁山,放棄他最為追崇的宋江,去投效狗知府張叔夜的狗腿子顧誠。
至於說什麼宋江謀害晁蓋,花榮為了滅口射殺阮小七,這些楊志都是不信的。
當確認武松的確在顧誠身邊,楊志的想法開始動搖。
當聽到宋江喊話說是阮小七背叛晁蓋投效張叔夜,更是不惜害死兩個親哥哥,楊志反而信了是花榮為了滅口射殺阮小七。
楊志知道阮氏三兄弟都是孝子,兄弟感情非常深厚,以阮小七的性子是絕對做不出這等事來。
而且張叔夜上任濟州知府沒多長時間。
阮小七怎麼也不可能莫名其妙地跑去投效張叔夜。
當楊志聽到宋江說武松賣了史進,這更是無稽之談。
楊志便信了是宋江為了上位派花榮射殺晁蓋,不幸被阮小七看到。
為了滅口,花榮射殺阮小七,阮小七命大被顧誠所救,就跟在顧誠身邊。
當楊志看到魯智深和武松打鬥著遠去,二龍山的舊部也跟著走了……
楊志在心神劇震裡,便斷定顧誠也是有恩於武松。
武松又從阮小七的嘴裡得知宋江是個卑鄙小人,這才心灰意冷離了梁山跟在顧誠身邊。
武松又說服了魯智深,魯智深藉此機會離了梁山。
“楊志,魯智深和武松都改邪歸正,你還在猶豫什麼?”
楊志聽到任原的這句話,就毫不猶豫地朝著魯武二人離去的方向縱馬而去。
十幾騎出自二龍山的嘍囉也跟隨而去。
沒了魯智深和武松,楊志在梁山不但會被孤立,宋江也不會再信任於他。
那還待著作甚?
樹挪死,人挪活!
不如跟著魯智深和武松,說不定會是另外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