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營飯店這頓飯,吃的最開心的是陳家四口人和趙小梅。
福滿山他們在家吃的並不比紅燒肉差,甚至還要好不少,所以對這裡並沒多少嚮往,沈家二姐妹就更別說了,家裡條件好,常來下館子。
陳家四口是很久沒這麼痛快吃肉了,想到這頓飯是他們打算請的,等回去要給福老哥錢的,他們吃的就更帶勁了,連湯帶肉吃的一點兒不剩。
趙小梅矜持些,但也吃的直想打嗝。
她是家裡老大,下面弟妹三個,爹媽的工資養一家人是很吃力的,所以她在家吃飯總是吃不飽,肉這種東西更是很久沒見過了。
一頓飯可以說是賓主盡歡。
辭別了沈喜翠,蔣鳳霞拉著閨女的手,千叮嚀萬囑咐,總是放不下心來。
“娘,我都多大了,能照顧好自己的,你們快回去吧!”福秀芝無奈。
蔣鳳霞抹了抹眼角的淚,“城裡不比咱農村,規矩多,貴人多,你可多小心著點兒,別得罪了人,要是真惹著事.......也沒啥!大不了回來爹孃養你!”
“行了!閨女去服裝廠是大好事,你哭啥哭!”福滿山拉了下蔣鳳霞,示意她開心點,“這個拿著,在城裡沒錢可不行,平時多跟朋友出來玩玩,不用老往家跑,我跟你娘沒啥事。”
福秀芝眼眶發酸,沒跟自家爹孃客氣,把錢和票握在手裡:“放心吧爹,我會好好工作的!你跟我娘在家也要多吃點兒好的。
還有昭昭,盼盼,寶兒,在家記得想我!”
三個小豆丁兒齊齊點頭:“想小姑!”
福秀芝挨個親了口,又想囑咐幾句爹孃注意身體,但是看著二老精神頭十足,紅光滿面的樣子,實在沒想起來他們身體有哪些不舒服,只能作罷。
“我進去了!爹孃你們快回吧!別讓我陳叔他們等著!”
福滿山和蔣鳳霞看著閨女笑容滿面,神采飛揚的模樣,是發自內心的替她高興。
無論什麼時候,活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啊!福寶兒揮揮小手,由衷的希望小姑在她熱愛的服裝事業發光發彩。
坐上牛車時,正是秋日午後陽光最熱烈的時候。
福寶兒靠在昭昭身上,懶洋洋的打著哈欠,陽光透過路旁白楊日漸光禿的樹枝照射進來,拋灑到這些淳樸的農民身上。
“老哥啊,閨女有了著落,你就放心了吧。”陳志方趕著車,有一搭沒一搭的和福滿山說話。
福滿山抽了口旱菸,黝黑滄桑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痕跡,這是不管神仙託夢了多少好東西,都改變不了的勳章。
“放心了放心了,唉,我和她娘現在身邊就這一個孩子,自打她離了婚,我這心一直沒安生過,這回總算是舒坦了,秀芝進了城當了工人,有工資拿她也餓不著,興許還能再成個家。”
最重要的,是進了城就不用聽村裡的議論了,雖然福家人嘴上不說,但是心裡都門清兒,每當福秀芝出現在外面,就總有人指指點點,說她離了婚,以後再也嫁不出去了,是個傻子,放著那麼好的婆家不要,非要回爹孃身邊過苦日子。
“不過老哥,現在是閒下來了還好說,家裡沒多少活,等來年開了春,你們家少個上工的呢!”這在莊稼人眼裡,是個大事。
福滿山倒不在乎,他們現在也不缺這點兒東西。
“不過秀芝有了工資,也能補貼家裡。”
福滿山點點頭,他閨女這性子,估計恨不能把每個月工資全給家裡才滿意。
陳志方掏出一張大團結來,“這錢別跟我爭,我請人家沈同志吃飯,也是有私心的,以後再交糧,咱也能套個近乎。”
福滿山想了想還是接過了:“那票我出了。”
“行!咱哥倆怎麼都好說!”陳志方此行收穫滿滿,心裡高興,揚起鞭子大喊一聲,“走咯!”
.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號,這一天應該是青山村最高興的日子。
他們青山村是後組的村子,人數不多,總共分成三個生產小隊,隸屬於紅旗公社,今年由於他們地裡莊稼的收成高,官豬出欄率也很可觀,受到了公社的點名表揚。
隊長也就是村長王友田,還有書記陳志方,拿著喇叭把表揚信念了個鏗鏘有力,全村人的精神都被鼓舞了。
連湊熱鬧的福寶兒都感受到了這群莊稼人的激情亢奮。
為了讓全村人都過個好年,陳志方和王友田商量著,那幾戶實在困難的,就先由村裡補貼上,爭取每家每戶都能分夠糧食和錢,來年全家可以吃飽穿暖。
福寶兒家分了六百斤糧食,三百多塊錢,福秀芝的關係已經轉出去了,吃公糧,她去年的工分就由福滿山做主,轉給了村裡的困難戶。
這一舉動贏得了全村人的好評。
其他人也差不多是一個人三百斤左右的標準,工分賺得多的,也可以多換點錢,這對於去年幾乎沒吃過飽飯的青山村村民來說,真的算是個豐收年了。
只有福老二和福老三家,分的少點。
李英自打被判了刑,家裡所有的活都攤到了福天明身上,他既要當爹又要當媽,地裡家裡的活他兩頭顧,工分自然就少了,今年只分了二百斤糧食和八十塊錢。
福天運和趙麗好點兒,這段時間夾著尾巴做人,埋頭幹活,分的不多也不少,就是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最後,殺完豬分完肉,大傢伙互相幫著抬糧食,商量著哪天一起去集市上換東西,還要去山上碰碰運氣,雖說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但是要準備很多東西,時間並算不上多麼充裕。
蔣鳳霞打算今年給一家人都做新衣服,新鞋,還有新被褥,昭昭上次跟她小姑去城裡,看上一個新書包,孩子雖然沒說要,但是那小眼神都充滿了期待。
買一個!再買點筆啊紙啊啥的。
盼盼跟寶兒,多買幾個小玩具。
尤其是寶兒那丫頭,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啥都想要。
閨女呢,她打算給買個縫紉機,回來也有地方做衣服。
至於老頭子,蔣鳳霞想給他買個腳踏車,放假了接閨女也方便,省的沒有車進城的時候,他總是要走路去。
就是腳踏車和縫紉機的票難找。
算了算,這些加起來光錢估計就得小三百塊,蔣鳳霞一時有些肉疼,但想到炕磚裡塞的那根金條,她頓時又有了自信。
咱家可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