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朝世界。

洪武帝朱元璋、永樂帝朱棣、宣德帝朱瞻基三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

只要向‘諸界之門’申請所需吞併世界,即可將該界融入進來?

吞併世界這麼簡單的嗎?他們還真沒注意!

“爹,諸界之門裡面是不是隻有一千個世界?這樣的話,我們十個帝皇平均每人能分到一百個世界。”

永樂帝朱棣沉吟一番,率先開口說道:“將世界從1星升到2星倒是簡單,但從2星升3星就沒這麼容易了。”

“所以,皇爺爺的意思是....要搶?”

朱瞻基接過他的話,道:“誰先搶到就是誰的,就看誰的速度更快?”

“不錯,群主的意思也是如此,鼓勵我們競爭。”

朱元璋贊同的點頭道:“只看結果,不論手段。”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

朱棣悠悠一嘆,道:“弱肉強食,不外如是!”

“行了,老四你也別廢話了,咱們爺仨商量一下該怎麼操作吧。”

朱元璋大手一揮,豪情萬丈的說道:“你倆都看過〈華夏五千年史〉,大明亡於崇禎朝,由女真人入主中原,建立滿清。”

“既然如此,那咱們爺仨就分兵三路,從上往下、由易往難去吞併,先吞併大明十六帝所在的世界,以增強我等本身世界的底蘊,再對後面的清朝世界下手,爭取儘快從1星世界晉升到2星,然後再去考慮晉升3星的事。”

“咱就不信了,咱爺仨還競爭不過他們幾個孤家寡人!”

朱元璋考慮的是,開局先選明朝世界的話,他們三個皇帝的身份還有點用處,能兵不血刃的接收明朝世界的統治。

但若開局就選擇清朝世界的話,那他們難免要大殺特殺一番,才能完全吞併且消化那些清朝異世界。

“爹說的有道理,先易後難,俺沒意見。”

朱棣也明白這個道理,點頭贊同。

“孫兒贊同太祖爺的說法,但孫兒有一點小小的異議。”

朱瞻基就更沒意見了,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哦?小瞻基,你有什麼想法,但說無妨。”

朱元璋眉頭一挑,示意他接著說後面的話。

朱棣沒說話,卻也露出感興趣的神情。

“孫兒是這樣想的,如果咱們爺孫仨一起發展的話,未免太過平庸了,倒不如集中精力先發展太祖爺的世界。”

朱瞻基拱了拱手,說道:“咱們先將太祖爺的世界晉升到2星,再去考慮如何升到3星!待太祖爺的世界升到3星,再帶領皇爺爺和孫兒的世界提升。”

“這樣一來,即便將來皇爺爺和孫兒的世界無法提升到3星,起碼有了太祖爺的3星世界作為保底,能在十位傑出帝皇中脫穎而出,由此而獲得群主的獎勵。”

“如果我們各自為戰,反而分散了精力,即便我們三人都提升到2星世界,可三個2星世界怎麼也無法和一個3星世界相比。”

“孫兒覺得,老劉家的三個皇帝或許會各自為戰,且漢朝有四百年天下,可選世界比我們多,我們老朱家要勝過他們,必須要彎道超車,聯合起來。”

“此乃孫兒的愚見,不知太祖爺和皇爺爺意下如何?”

朱瞻基夙來聰慧、機智過人,否則也不會在十三歲時就被永樂帝立為皇太孫,確定了皇儲的地位。

他仔細考慮過,如果老朱家三個皇帝各自發展的話,那老朱家三個皇帝上榜的優勢就沒了,那和榜上的其他皇帝也沒什麼兩樣,很難在本次競爭之中勝出。

倒不如彎道超車,三個皇帝聯合起來,集中精力先發展其中的一個世界,這樣哪怕後面的兩個世界無法跟上前面的發展,起碼也有了一個保底,不至於徹底輸掉這場皇帝之間的競爭。

“小瞻基你這麼一說,倒也有道理。”

朱元璋眉頭一挑,點了點頭,說道:“咱是沒意見,就看老四你怎麼想了。”

全力發展一個世界,那不用說,肯定選他這位太祖爺的世界,他有意見才怪。

就是不知老四會不會同意,老四雖然是他的兒子,但怎麼說也是一國之君,他也不好強迫老四。

“可以,俺也沒意見,就優先發展爹你所在的洪武朝世界吧。”

朱棣凝眉沉思一番,可以肯定的是,小瞻基說的有道理,他沒意見。

爺仨再怎麼競爭也是朱家皇帝內部的事,當然是贏得所有皇帝的競爭、獲得群主的獎勵更重要。

他朱棣這點大局觀還是有的,豈能因小失大。

三個大明皇帝世界,怎麼選也是選洪武朝世界,雖然他心裡頗為不爽,但也沒辦法。

再怎麼說,朱元璋也是他爹,血脈壓制,他能怎麼辦?

“太祖爺英明,皇爺爺英明!”

朱瞻基躬身一禮。

“既然這樣,那咱們就一個世界一個世界來,先從崇禎朝開始!”

朱元璋拉起朱瞻基,說道。

看了兩人一眼,見他倆都沒意見,便心念一動,喚出‘諸界之門’。

“咱申請吞併‘大明崇禎朝’世界,此界的時間線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

當朱元璋透露出想要吞併世界的意念之時,諸界之門便傳給他一道選項,他第一時間做出了選擇。

“嗯?原來是這樣....那就暫時先不融合。”

選擇完成之後,諸界之門又傳給他一道資訊,朱元璋連忙暫停了吞併融合。

“爹,咋了?”

見他突然中途暫停,朱棣連忙詢問,朱瞻基也目露疑惑。

“諸界之門告訴咱,一旦開始兩界融合,整個世界都會融入進來,可咱還沒做好準備,怕會引起大亂子。”

朱元璋解釋道:“這樣,你倆先回去,各自帶十萬精兵過來,幫咱駐守各地,維護秩序,鎮壓天下。”

“好。”

朱棣和朱瞻基也沒廢話,第一時間穿過諸界之門,回到各自的世界。

朱元璋也連忙召集文武百官,釋出命令,重新佈置洪武朝大明軍隊的防區。

沒一會兒,朱棣和朱瞻基便各自帶著十萬精兵來到洪武朝,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朱元璋,讓他統一分配到世界各地。

如此過去七天時間,世界各主要地區都有一支軍隊駐紮。

值得一提的是,洪武朝的京師也遷到了北平順天府,將原本的應天府做為陪都。

這天,朱元璋重新開啟‘諸界之門’,選擇將崇禎朝世界融合進來。

“轟隆隆~!”

隨著朱元璋的選擇完成,一瞬之間,諸界之門猛然爆發出一道璀璨的光芒,直衝牛鬥。

光芒之中,隱隱能看到一個混亂的世界,那方世界似乎開始向本世界靠攏。

這等神蹟瞬間令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洪武朝官員、京師三大營、太監宮女們齊齊跪在地上。

...

崇禎朝。

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

崇禎皇帝朱由檢坐在龍椅上,眼神裡充滿了迷茫和不解。

他隱隱記得,自己帶著吊友王承恩已經在煤山的歪脖子樹上自盡殉國了。

他更記得,他死之後,王承恩也上吊自盡了。

兩人死後並沒有下地獄,而是化為幽靈,俯視著人間的發展,足足有二十年之久。

這二十年裡,朱由檢看到了人間的變化,看到了女真人入關之後的獸行。

原本朱由檢以為,他會一直這樣下去,怎麼突然死而復活,重新變成了人?

不過...

看著大殿內稀稀拉拉的官員,朱由檢更是發現這一幕似曾相識,連忙四處尋找。

驀然發現,站在御階下方的王承恩也正好望了過來,兩人的眼神中同樣有迷茫和不解。

“退朝!”

崇禎皇帝明白了,他回到了二十年前,大明滅亡的前夕。

這是京師破城前夕,官員們都倒向了闖賊,上朝的沒幾個,那還上個屁的朝啊。

他甩袖一揮,從龍椅上起身,走下了御階,對一旁的王承恩使了一個眼色,離開了皇極殿。

朱由檢拉過一個小太監,詢問了一下日期,果然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距離兵部尚書張縉彥開啟城門迎闖賊入城,還有十七天時間。

“大伴,你有沒有什麼印象?”

回到御書房,朱由檢坐到椅子上,試探著詢問王承恩。

“陛下,老奴回來了!”

王承恩跪在地上,哭訴道:“老奴記得,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京師陷落,陛下帶著老奴登上煤山,自盡殉國,老奴也跟著去了,老奴和陛下化為幽靈,看遍人間二十年。”

“沒想到,老奴兩眼一閉,又回來到了崇禎十七年的三月初一,陛下放心,老奴誓死保護陛下離開,現在咱們還有機會,哪怕南下應天府,也能保大明不亡。”

其實,北平城破之前,崇禎一直都有機會逃走,只要逃到南京應天府,就能重新拉起一個朝廷,等待勤王之師,大明也不至於滅亡。

但也正因崇禎殉國而死,使得他的歷史評價拔高了幾個層次,使得整個明朝的評價也拔高了幾個層次。

如果他當時逃走,和宋朝一樣組建南明朝廷,那歷史帶給崇禎的就是和完顏九妹一樣的罵名了。

“沒想到大伴也回來了,沒錯,朕也是死而復活。”

朱由檢擺了擺手,頹然道:“可惜,沒用了,時間太短了,朕回來的太晚了。”

“若是能重生回到十年,不,八年,哪怕是五年之前,大明也還有救,但區區半個月時間,又有什麼用?”

“上蒼不公,為何讓朕和大伴死而復活,卻不給朕機會,不給大明機會,啊啊啊!”

死而復活,朱由檢並沒有太多的興奮,他只有滿腔的憤怒。

“陛下,老奴突然有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這時,王承恩突然靈光一閃,說道:“陛下可還記得,昔日上蒼盤點華夏十大傑出帝皇,我大明太祖爺和成祖爺、宣德爺三位先帝上榜之事?”

“陛下您說,這會不會是上蒼開恩,亦或是太祖爺、成祖爺和宣德爺的神通呢?”

光幕盤點之初,盤點到朱元璋和朱棣之時,朱由檢就和王承恩開始上吊了。

一個月後,朱瞻基透過諸界帝皇大混戰奪得最後一個名額時,他倆已經迴天無力,死後化為幽靈。

現在他們倆卻突然死而復活,王承恩開始懷疑,這會不會是上蒼的手筆,亦或是大明三位上榜皇帝的神通。

“大伴你這麼說,倒還真有可能!”

朱由檢聞言,瞬間站了起來,兩眼發亮,滿是興奮。

“這樣,不管是上蒼的手筆亦或是太祖爺的神通,咱們都不能坐以待斃。”

他在大殿內來回踱走幾步,目光冰冷的說道:“大伴,朕授予你執掌錦衣衛指揮使、司禮監掌印太監之權,你抓緊時間整頓內廷,給朕搞起一支隊伍,封鎖全城,將那些逆臣奸賊抄家滅族!”

他可是一直記得,大明滅亡前夕,他曾向百官募捐軍餉,但卻僅僅只募捐到幾萬兩銀子而已。

可闖賊李自成入城之後,大索全城,拷問百官,竟拷得七千多萬兩白銀。

現在他重生回到崇禎十七年三月初一,若是不殺了那些逆臣奸賊,他怕是死後也沒臉面去見大明列祖列宗了。

“老奴謝陛下恩典,陛下放心,老奴定然不讓陛下失望。”

王承恩一聽,瞬間也明白朱由檢的意思,當即跪地謝恩,鄭重的說道。

“轟隆隆~!”

就在這時,天空突然爆發出一陣巨大的轟鳴聲,有一道光柱從天而降。

不一會兒的功夫,這個世界就以極快的速度融入大明洪武朝世界,讓人反應不過來。

“咻....”

崇禎和王承恩眼前一晃,四周的環境為之變化,但卻好似什麼都沒變。

依然是大明皇宮之內的御書房,但房間裡卻多出了三道身穿龍袍、滿臉威嚴的人影。

朱由檢擦了擦雙眼,回憶著太廟裡列祖列宗的畫像,瞬間明白了三人的身份。

“不孝子孫朱由檢,拜見太祖爺、成祖爺、宣德爺!”

他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行大禮叩拜。

王承恩也跪了下來,五體投地。

“嗯,不錯,朕聽到了你和王承恩的對話,看來你也不是完全無可救藥。”

朱元璋龍行虎步,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朱由檢,微微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