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朕無怨無悔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老四朱棣造反靖難,朱元璋怒不可遏。
我給你的,你才能要。
我不給你,你不能搶。
很顯然。
老四朱棣強搶侄子的皇位,讓老朱難以接受。
甚至於,他已經對這個逆子動了殺心!
“老四是怎麼造反的,其他藩王就眼睜睜看著他造反,沒人勤王嗎?”
“我大明的勳貴呢,一個個都死光了不成?”
藩王造反,還成功了,這可真是史無前例。
朱元璋怎麼也想不通,老四那個小兔崽子是怎麼成功的。
“這麼說來,你是老四的後代吧?”
隨後,朱元璋反應過來,看著朱媺娖問道。
“回太祖,晚輩正是成祖爺的後裔。”
被朱元璋冰冷的目光盯著,朱媺娖只感覺一陣頭皮發麻。
誠然,本源天地之中城員們無法互相傷害,以朱媺娖的實力也可輕易殺死朱元璋。
但就好似是血脈壓制般,朱媺娖就是害怕,心驚膽顫。
“好啊,朱老四還是成祖,他是祖,那咱這個開國皇帝成什麼了?”
一聽朱媺娖所說朱棣的廟號是成祖,朱元璋就更怒了。
廟號規則,開基創業為祖,守成開拓為宗。
在朱元璋看來,他開創大明基業,肯定是太祖或高祖,而繼承者只能是太宗。
但朱棣的廟號竟是成祖,怎麼,朱老四打算獨立出去單幹,另開一族?
“老朱你吼什麼,這跟她有什麼關係?”
慕容復拉著朱媺娖的手,皺眉質問朱元璋。
“呼...”
“抱歉,咱一時情緒激動。”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還是我來回答你的話吧,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逝,一個大難題擺在你面前,那就是繼承人的選擇。”
慕容復平靜的看著他,見老朱低頭認錯這才作罷,解釋道:“你考慮過立秦王朱樉,但秦王品行不端,多行惡事,荒唐無度,你又否決了這個想法。”
“最後,出於對朱標的喜愛,你將繼承人的問題放到了朱標的兒子身上。”
“這個時候,朱標的嫡長子朱雄英早逝,嫡次子朱允熥也被呂氏給養廢了,你只好選擇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以繼承皇位。”
“為了給朱允炆鋪路,你狠心殺掉了所有威望和功勞高到能威脅到朱允炆繼位的功臣和勳貴們。”
“涼國公藍玉、穎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定遠侯王弼等公侯盡數被誅殺,牽連者超過一萬五千人。”
“很顯然,呂氏或者說她背後的文人士子階層的目的達成,你這位開國皇帝,一步步落入他們的算計之中。”
“而後,秦王朱樉於洪武二十八年被三名婦人毒死,晉王朱棢病死於洪武三十一年,至於他們到底是怎麼死的,是不是死於非命,亦或是老朱你自己下令殺子,或者是文人士子們暗害,這就需要老朱你自己去琢磨了。”
“從那之後,坐鎮燕京重鎮、為大明戍邊的燕王朱棣就成了當時的諸王之長。”
“洪武三十一年,老朱你駕崩,嗯,你絕對想不到的是,七天之後你就下葬了,而且朱允炆還不允許諸藩王回京弔唁。”
“我也不知道你是正常駕崩,還是被朱允炆聯合文人士子們聯合起來害死的,反正你自己琢磨吧。”
“而且,朱允炆繼位之後,看著叔叔們個個手握重兵,著急得晚上睡不著覺,為免你這個爺爺黃泉路上一個人走的太過寂寞,他決定給你送一批人下來陪你一起走。”
“於是,朱允炆和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人密議削藩,自周王始,周、代、岷、湘、齊諸王先後被削,貶為庶人,湘王朱柏不堪受辱,舉家自焚而死。”
“他這不是削藩,而是廢藩甚至是殺藩,此舉引起了朱棣的警覺,朱棣只好裝瘋賣傻,甚至當著眾人的面吃起了豬屎,這才糊弄過去。”
“隨後,建文元年七月,朱棣以八百死士在燕王府起兵,按老朱你定下的祖制,以清君側為名,奉天靖難。”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應天府,谷王朱橞和曹國公李景隆開啟城門投降,應天陷落,皇宮起火,朱允炆不知所終。”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朱棣入城之後,先是拜謁了老朱你的墳墓,然後七月初一,祭告天地,於奉天殿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樂,成為明太宗文皇帝。”
“若非朱老四起兵靖難,嗯...我剛剛也說過了,大明很有可能二世而亡。”
“因為朱允炆已經被文人士紳給教傻了,成了文官手中牽著的一條狗,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沒有主見。”
恢復周禮,嘖,這玩意兒,上一個這麼幹的是新朝皇帝王莽。
對,就是那個疑似穿越者的王莽。
然後,王莽玩脫了,朱允炆也玩脫了!
“文人士紳...好一個文人士紳!”
“咱想過他們有小心思,但沒想到他們居然如此膽大包天!”
朱元璋快瘋掉了,紅著雙眼,欲擇人而噬。
他原本以為,文官們只是貪汙受賄而已。
沒想到文官們竟敢左右皇權更替,甚至還謀害皇族?
“嘶,這些文官竟如此可怕?簡直比造反的武將還厲害!”
“常言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沒想到是我狹隘了。”
“可怕,太可怕了。”
在場眾人聞言,齊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不僅謀害太子太孫和皇后、太子妃,還左右皇權的更替。
這簡直不可思議!
“呵呵,這不算什麼,還有更厲害的呢。”
見眾人都為之震驚,慕容復冷笑一聲,說道:“我前面說過,朱棣四年靖難,成功登基,年號永樂。”
“你們可知永樂年號的上一任主人是誰?這是北宋時期方臘起義時所用的年號,這幫文官們把持大明朝政的計劃被朱棣破壞,為了噁心他,就給他上了一個永樂的年號,暗中罵他是反賊呢。”
“也不知道朱棣是怎麼想的,他是真不知道永樂的意義,還是心甘情願被文官們騙呢。”
“而且,從永樂朝之後,大明就被文人士紳們給玩壞了。”
“從成化帝之後,只要皇帝立了太子,皇帝就可以死了,竟然成了一個高危職業。”
“成化、弘治、正德、隆慶、天啟,這五位皇帝都死得不明不白,十有八九是死於文官之手。”
“永樂朝打壓文臣,洪煕朝就被朱高熾給抬起來了,宣德朝的朱瞻基也打壓文人士紳,朱瞻基38歲就死了。”
“等到了英宗朱祁鎮時,他想再打壓文官,被文官賣給了瓦剌,土木堡之變,勳貴們幾乎死絕,就連朱祁鎮也成了瓦剌的俘虜。”
“文官們立郕王朱祁鈺為帝,大明的兵權經過於謙這麼一搗騰,竟然落到了文臣的手裡,文官們就更肆無忌憚了。”
“好在成化帝朱見深見勢不對,開始打壓文人士紳勢力,但他41歲就死了。”
“後面就是弘治皇帝朱佑樘,他又讓文人士紳抬頭,等他後期發現情況不對,想要反擊壓制,36歲就被文官們給弄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成化帝和弘治帝都是死於同一人之手,就挺搞笑的。”
“成化二十三年,成化帝朱見深患病,召來太醫劉文泰,結果吃了劉文泰開的藥之後,朱見深僅十天就死了。”
“然後就是弘治十八年,弘治帝朱祐樘也患病,又是劉文泰開的藥,吃了幾副藥之後,朱祐樘也死了。”
“治死了兩任皇帝的劉文泰判被流放廣西,在廣西安享晚年,竟得到善終。”
“要說這不是文人士紳在搞鬼,打死我也不信。”
“繼位的是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也就是嶽掌門所在世界的大明皇帝,他是大明第十任皇帝。”
“武宗十四歲繼位,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他設立豹房,重用劉瑾等八虎太監,以仰制文人士紳,掌控朝綱。”
“但他失敗了,落水而死,朱厚照死時才31歲。”
“老朱,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身體強壯,只因落水,就死了,你覺得這正常嗎?”
“第十一位皇帝是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因為朱厚照無子,嘉靖皇帝乃小宗過繼大宗,也是他改朱棣明太宗皇帝為明成祖。”
“這位世宗皇帝很有意思,他對於前幾位皇帝之死有所猜測,也努力想奪回權力,重掌朝綱,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史稱‘嘉靖新政’,但嘉靖二十一年,發生了‘壬寅宮變’,他差點被宮女給勒死。”
“堂堂皇帝差點死於宮女之手,簡直不要太搞笑了。”
“從那以後,嘉靖就躲在深宮裡修道,擺爛二十多年不上朝,自己煉丹吃,活到了六十歲,在位四十五年。”
“後世有詩曰:練得身形似鶴形,不怕宮女勒脖頸!”
“第十二位皇帝,穆宗隆慶皇帝朱載坖,這個時候,大明已經到了中後期,皇權旁落,文臣把握朝政,稅賦收不上來,隆慶便打算重開海禁,史稱‘隆慶開關’。”
“但...怎麼說呢,他此舉嚴重侵犯了文人士紳和江南地主們的利益,於是在位六年就被文官們給弄死了。”
“到了第十三位,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有人說,明亡於萬曆,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萬曆繼位之初,支援張居正改革,整頓吏治,改革賦役,整頓武備,使得萬曆中興,還進行萬曆三大徵,維護了大明的統一和邊疆穩定。”
“他後期二十餘年不上朝,嚴重怠政,不接見大臣,不處理奏疏,坐視東林黨坐大,使朝政大權旁落,為大明後期的動盪埋下了隱患。”
“但萬曆是大明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四十八年。”
“歷史上評價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都死的早,而他這位二十多年不上朝的皇帝卻能在位四十八年。”
“這裡面的原因,老朱你好好琢磨一下。”
“然後便是第十四位皇帝,光宗泰昌帝朱常洛,這位更搞笑了,僅在位二十八天就死了。”
“得到內閣首輔方從哲示意,太醫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吃完紅丸,就一命歸西。”
“隨後便是熹宗天啟皇帝朱由校繼位,這位也是在位五年,便因落水而落下病根,天啟七年就死了。”
“最後一任大明皇帝,便是九兒的父皇,也是天啟帝的弟弟朱由校。”
“這位崇禎皇帝,怎麼說呢,因為他是藩王繼位,沒有受過正統的帝皇教育,也屬於是被文官們給忽悠傻了。”
“有中興大明之心,卻無中興之能,純屬胡搞亂來,生性多疑、優柔寡斷,大明徹底被他折騰完蛋。”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禎皇帝帶著身邊的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留下遺詔,上吊身亡,時年三十四歲。”
“至此,自洪武元年開國二百七十六年國祚的大明朝就此滅亡。”
“明亡之後,李自成在京師抄家,竟抄出七千多萬兩白銀。”
“袞袞諸公面北而降,先投降李自成,後投降滿清,坐擁半壁江山的財富,坐視大明滅亡,嘖嘖。”
“巍巍大明,上下貪墨橫行,官員橫徵暴斂,士紳揮霍無度,底層苦不堪言,百姓水深火熱。”
“眾正盈朝,喜迎女真王師,坐視山河四省傳檄而定,屠刀下江南造就無數苦難,自此滿清三百年統治之下暗無天日。”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腐儒士紳、犬儒蛀蟲之故。”
“若非如此,朕為何要舉起屠刀殺盡百萬士紳,朕為何要掘了孔聖廟、挖了士子根、葬了士紳路,也是怕我大燕步入大明後塵啊!”
“任由後世唾罵朕昏君暴君,朕亦無怨無悔!”
明朝皇帝真是多災多難,竟然成了高危職業!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和文官對著幹的都死的不明不白,而且歷史上的名聲也不好聽。
“所以,老朱你現在知道該如何改變天地大勢了嗎?”
說到這裡,慕容複眼神平靜的看向朱元璋,問道。
“呵...呵呵....”
“知道,咱太知道了!”
“不就是殺人麼,咱又怎麼會不知道!”
朱元璋的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目眥欲裂,雙眼幾乎要噴出火來。
“界主,咱先回去了。”
深吸一口氣,朱元璋拱手一禮,毫不猶豫的離開了本源天地。
朱元璋離開了,可以預見的是,大明世界必將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至於會有誰倒黴,那就得看他們的八字夠不夠硬了!
反正以老朱的爆脾氣,不大殺特殺一番,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在場的眾人都沉默不語,似乎還沉浸在明朝的奇葩歷史之中。
歷代皇帝被文臣們玩弄於鼓掌之中,輕易就被病死、勒死、毒死、治死、落水而死。
嘖嘖,皇帝當到這份上,也真是絕了。
“原來我大明皇帝竟然這麼危險,真是太可怕了。”
直到這時,朱媺娖才知道箇中內情,不由滿臉驚恐的說道。
從她進入本源天地,慕容復曾幫助崇禎,誅殺反賊,誅殺官員,抄家滅族等等。
但她並不知道具體的內情,也不知道文臣們竟有這麼大的膽子,居然膽敢謀害歷代先帝。
這可真是小母牛倒立,牛逼上天了!
“難怪復哥哥統一中原之後,一直對文人士紳不假顏色,寧願自己培養官員,也不啟用原先宋朝的官員士紳。”
黃蓉也想起來了,慕容覆在射鵰世界裡建立的大燕帝國,也曾做過同樣的事,一路殺殺殺,大殺特殺。
“這要是換了始皇帝,早就派大軍鎮壓了。”
呂雉感嘆道。
“晚輩一直聽說正德皇帝任性貪玩、昏庸無能,想不到竟是文人士紳抹黑所致,真是大開眼界。”
嶽不群感嘆道:“文人的筆,可比我們江湖中人的刀劍殺傷力更強啊!”
笑傲江湖世界裡,是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位,正德皇帝在民間的名聲可不好聽。
就比如豹房,民間傳說裡,皇帝修建豹房是為了滿足朱厚照自身享樂,裡面養了各種奇珍異獸,還有從天下各地蒐集而來的美女,正德皇帝在裡面荒淫無度,甚至開無遮大會等等。
還有劉瑾等八虎太監,也是為了幫助朱厚照蒐集天下美人或奇珍異獸。
“確實,我們後世看到的史書裡對明朝皇帝的評價,也大多都是昏庸無能。”
林九雖然從小修道,但也讀過書,知道歷史。
他對明朝皇帝的固有印象,都是從清朝修了幾百年才修成的《明史》而來。
此時聽了慕容復另一個版本的解釋,讓他不由產生一種荒謬之感。
武人的刀劍殺人,也只能殺死一個人的身體。
而文人的筆,卻能讓人遺臭萬年,抹殺人的精神!
非常可怕!
“你們後世的文人官員真可怕,還不如我所在時代的門閥世家們弟子更有底線。”
“我大周軍隊已攻入長安,四鎮諸侯也被逐一肅清,我也即將登基稱帝。”
“夫君,你要不要過去一趟?”
婠婠說起大唐雙龍世界的戰事,陰癸派和嶺南宋閥聯合的勢力名為大周,目前已初步統一中原。
“哦,你什麼時候登基?”
慕容復問道。
“魯妙子推算的良辰吉日,就在七天之後。”
婠婠回道。
“行,你到時候跟我說一聲,我隨時可以過去。”
慕容復爽快的答應下來。
雖然不是他登基為帝,但大唐雙龍世界基本上也是他說了算。
日後由他和婠婠的孩子繼承皇位,跟他當皇帝沒太大區別。
“嗯嗯,好的。”
婠婠乖巧的點了點頭。
“好啦,老朱的事先告一段落,二位可有何打算?”
拍了拍她的手,慕容復看向嶽不群和林九,問道。
有那麼一群人,號稱諸天萬界新手村長,或者萬界聖師。
有林九叔、嶽紅顏、黃師傅、無崖子...等人。
幾位新手村長的威名流傳諸天萬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慕容復也沒想到,這次的異界幸運兒居然會有嶽紅顏和林九叔!
拜入嶽不群和林九門下的穿越者大軍有如過江之鯽,但穿越者們成仙作祖之後卻都把他倆拋到腦後,沒有帶著師父一起飛昇。
林九留在義莊、嶽不群待在華山,兩人苦逼逼的接待一位又一位的穿越者。
嶽不群,江湖人稱君子劍,外表謙虛文雅,正氣凜然,實則陰狠毒辣,富有智計和野心。
華山派第十三代掌門人,實力一般,武道實力僅後天境界。
林鳳嬌,茅山派第三十五代弟子,道法精深,對外自稱林九,被人尊稱九叔,號稱萬界聖師,新手村村長。
半碗清水照乾坤,一張黃符定鬼神;墨斗紅線今猶在,不見當年林道人。
林九的相貌,和慕容復前世看過的電影人物有七八分相似。
除此之外,他還感應到林九的體內有一股濃郁的能量。
其能量的濃度和總量,相當於武道宗師境界的高手。
但其能量與武者真氣截然不同,並非存於下丹田,而是存於中丹田。
眾所周知,人體有三個丹田,分別是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
下丹田在臍下三寸之地,通常是武者的氣海所在,儲存內力的重要場所。
中丹田在人體胸口的膻中穴附近,武道修煉通常不涉及中丹田。
上丹田位於人體頭部的眉心印堂穴,也稱為泥丸宮,乃人體神竅所在。
慕容復以前練武也是將內力積攢於下丹田,後來晉階宗師境,才開啟上丹田的泥丸宮,他的諸天寶珠就位於泥丸宮之中溫養。
“小道若沒記錯的話,本源天地之內,我等無法互相傷害,縱使受傷也可瞬間痊癒?”
“不知界主可否讓小道見識一下,金丹境的實力?”
林九沉吟片刻,躍躍欲試的說道:“小道林九,請界主賜教!”
既然沒有生命危險,他說什麼也得挑戰一下。
“哦?來吧,讓我看看茅山道法的威力!”
慕容復眉頭一挑,他倒是沒想到,林九居然想挑戰他。
示意黃蓉五女退至一旁後,他負手而立,目光如電,緊盯著對面的林九。
嶽不群見狀,不由雙眼一亮,也退到一旁,目光緊盯著兩人。
“小道得罪了!”
林九神情凝重,從懷裡掏出數張符紙,口中唸咒。
符紙瞬間燃燒了起來,化為一道道火焰,朝著慕容復衝去。
“火法?有點意思,再來。”
慕容復屈指一彈,一道劍氣將火焰劈散。
林九見狀,絲毫沒有意外。
他深吸一口氣,眼中精光一閃,右手食指和中指並指如劍,在空中快速畫出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嘴裡唸唸有詞: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雷來!”
隨著口訣念出,符文閃爍,形成了一道雷霆,朝著慕容復劈去。
“雷法?”
慕容復眉頭一挑,不避不讓,任由雷霆劈在身上。
他只覺得渾身一麻,體內金丹一轉,便已恢復如初,絲毫不受影響。
接下來,兩人又過了十來招。
慕容復也基本摸清了道法的威力和套路,只能說是一般般,遠遠不如武者強大。
當然,他也感受到對方的道法裡有一股純正光明的氣息,對妖魔鬼怪有極大的剋制作用。
“好了,結束這場戰鬥吧。”
想到這裡,慕容復便沒心思打下去了,他一指彈出,一道煌煌劍氣朝林九斬出。
強大的劍氣帶著凌厲的氣勢,讓林九臉色大變,從懷裡掏出一張張符紙,卻已來不及了。
“噗...”
劍氣臨身,林九雙眼滿是絕望,接著便被劍氣斬成兩半。
“嗡...”
但下一刻,光華一轉,斬成兩半的林九重新恢復如初。
“界主實力果然高強,小道佩服!”
他大口喘著粗氣,滿臉驚恐之色,顯然對之前的死亡經歷心有餘悸。
“嘶!”
嶽不群捋著鬍鬚的手不由得用力,拔下一撮鬍鬚,他卻仍不知痛。
他雙目呆滯,之前兩人切磋時的一招一式,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動念間劍氣縱橫,還有那神奇的道法,讓嶽不群大開眼界。
“嘻嘻,道長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我們之前也體驗了一番向死而生、死而復活呢。”
“這下咱們都體驗了一次,公平又便合理。”
“下次還有新人進來,良人可以再出手讓他嚐嚐死亡的滋味。”
“姐姐你是惡魔吧?”
“道長竟然可以用符咒發出火龍,這就是傳說中的道法麼,果然神奇啊。”
黃蓉、朱媺娖、婠婠和呂家姐妹紛紛笑著說道。
“嶽兄,你要不要試試?”
林九深吸一口氣後,看向嶽不群。
“呵呵,林道長說笑了。”
嶽不群臉色一滯,擠出難看的笑容,連忙拒絕。
見識到慕容復的實力,他才不想體驗死亡是什麼滋味。
“敢問界主,武道與靈脩之道有何區別,不知界主能否為小道解惑?”
見嶽不群沒上當,林九也沒強求,轉頭看向慕容復,恭敬的問道。
“你是想轉修武道,或者想知道,轉修武道是否比靈脩之道更划算?”
慕容復瞬間聽出了他的潛臺詞,饒有興趣的問道。
“不瞞界主和諸位,小道確實有此打算....”
林九感嘆一聲後,說起了《殭屍先生》世界的靈脩之道的情況。
隨著明初劉伯溫斬斷龍脈,天地逐漸進入末法之世,靈脩界日漸衰落。
宋元之時,尚有許多元嬰老怪存世,待龍脈被斬,天地靈氣驟降,元嬰已成傳說。
到了明末清初,又有東北關外龍脈興起,靈脩界前輩異常興奮,但女真人極力打壓靈脩界,死傷慘重。
及至兩百多年後的今日,靈脩界金丹已成傳說,實力最強者也不過是半步金丹境的各派掌門。
至於凡俗界,女真皇帝乃是光緒,慈禧雖然死了,但光緒卻活下來了,努力改革中興,卻越改越亂。
隨著西方各國入侵,各地軍閥混戰,戰亂頻發,生靈塗炭,天下已有亂世之兆。
不僅如此,近些年來各種妖魔鬼怪都出來了,怨氣叢生,煞氣橫行。
鬼怪頻生、妖魔肆虐,殘害生靈,為禍人間。
茅山弟子和地府的聯絡也變得更為困難,地府無力再監管陽間。
茅山弟子不是在降妖除魔,就是在前往降妖除魔的路上。
往往剛消滅一個鬼王,又生出一個妖魔,使茅山弟子疲於奔命。
但人力有窮盡,依靠茅山弟子的力量,並不足以肅清寰宇,清洗人間妖魔。
而林九之所以想改修武道,一是因為靈脩界日漸衰落,二是因為茅山派傳承也殘缺不全。
因各種戰亂,茅山派傳承了千年的秘典只剩下築基境的完整傳承,金丹境僅有一小部分。
若無意外,林九此生都只能止步於築基九重,無緣晉入金丹境。
“原來如此。”
聽了林九的解釋,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世上真的有鬼怪嗎,還有殭屍?”
“一直聽說有鬼,但從未見過,想不到竟然真有的鬼!”
“原來道法竟然都是真的!”
黃蓉五女聽了之後,不禁咂舌。
林九所在的世界,和她們的世界完全不一樣。
想不到民間傳言的鬼怪,居然真的存在。
“也罷,既然道長想了解武道,那我就和諸位講一講。”
慕容復微微頜首,說道:“武道之起因已不可考,或許是由遠古時期的先民與危險環境的對抗中摸索而出。”
“武道主要挖掘自身潛能,著重鍛鍊自身力量、速度和技巧,透過艱苦的訓練不斷突破許可權,逐漸形成武道體系。”
“我和五位妻子皆修行武道,其境界由低到高分為一階後天境、二階先天境、三階宗師境、四階天人境和五階陸地神仙境。”
“至於陸地神仙境是否已達到武道的終點,亦或僅僅只是武道途中的起點,暫時未知。”
“我的實力是四階天人境中期,蓉兒九兒和婠婠三人是二階先天境,雉兒和素兒姐妹是一階後天境。”
“我觀林道長你的氣息,與三階宗師境相似,嶽掌門的實力,想來應該也是一階後天境吧?”
林九和嶽不群聞言,不禁深思起來。
“界主說的不錯,晚輩確實是一階後天境,準確的說,打通了十二正經和一條奇經八脈。”
深思一番後,嶽不群恭敬的說道:“晚輩已年近六十歲,實力卻如此低微,慚愧慚愧!”
“原來如此,小道所修靈脩之道,分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返虛合道四大境,又細分為練體、練氣、築基、金丹、元嬰等小境界。”
林九回過神來,恭敬的回道:“只是天地末法,小道的道法不深,苦修四十餘年僅築基九重,此生無緣金丹,讓界主見笑了。”
“如此說來,築基與宗師境相對應,天人境對應金丹?”
慕容復瞬間瞭然,他體內的先天罡氣凝結成固體,確實很像一顆金丹。
“界主說的不錯,小道觀界主的氣息確實為金丹,我靈脩界已百年未有金丹修士出世了。”
林九感嘆道:“傳說之中,金丹修士壽逾五百載,飛天遁地,辟穀不食,朝遊北海暮蒼梧,朝食清露餐雲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