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秒殺枯榮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皇極殿。
錦衣衛傳來緊急軍情,大理寇邊,皇帝陛下急詔群臣商議國事。
得到詔令的群臣當即放下手中的工作,紛紛臉色嚴肅的趕往皇宮。
有內閣首輔蘇星河,刑部尚書鄧百川,工部馮阿三,戶部苟讀,禮部石清露,醫部薛慕華等文官。
還有軍機大臣喬峰,錦衣衛指揮使慕容九,太傅無崖子也過來了。
站在大殿內,眾人小聲議論著,等待著皇帝陛下的到來。
“咚!”
這時,一道悠揚的鐘鳴聲響起,接著就有一道尖細的嗓音傳入殿內:
“皇帝陛下駕到,太子殿下駕到!”
眾臣瞬間各歸原位,文武分列,滿臉肅穆,垂首而立。
很快,皇帝慕容博和太子慕容復緩步進入大殿。
皇帝坐到龍椅上,太子走到御階之下站立。
“山呼!”
太監尖細的聲音響起。
“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拜見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臣齊齊躬身山呼。
“眾位愛卿平身。”
慕容博抬了抬手,滿臉嚴肅道:“想必諸卿都已得知,受西夏蠱惑,大理國由鎮南王段正淳為主帥,天龍寺先天境的枯榮老和尚隨軍,率領五萬兵馬南下,即將抵達大燕北部邊境,諸位說說,我大燕該如何應對?”
話音一落,朝堂之上氣氛凝重。
百官們神色各異,心思紛紜。
“啟奏陛下,我大燕與大理並無瓜葛恩怨,大理為何發兵攻打我大燕,這其中是否有誤會?”
這時,一名官員面露擔憂之色的出列奏道:“兵兇戰危,臣以為可以考慮與大理和談,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
性格較為保守的他擔心一旦與大理開戰,會給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大燕帶來巨大的破壞。
畢竟一旦爆發戰爭,免不了生靈塗炭,對大燕百姓也是一場災難。
“陛下,大理來勢洶洶,我大燕初興,國力尚弱,此時若與大理開戰,恐損耗巨大。”
“臣以為,不妨先派遣使者與大理和談,尋求和平解決之法,以避免生靈塗炭,儲存國力,待日後我國更加強盛,再作他圖。”
此言一出,另一位官員也憂心忡忡地出列奏道。
“是啊,陛下,與大理談判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
“若是能付出一些輕微的代價,與大理達成和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若是能和談解決,哪怕花上一些銀糧也無妨,這仗能不打就儘量不打。”
此言一出,另外的一些官員也紛紛出聲附和。
這些官員深受大宋的薰陶影響,極為厭惡戰爭,更傾向於透過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等等,蘇星河!”
慕容復越聽眉頭皺得越緊,聽完幾名官員所說之後,他終於忍不住了。
“殿下!”
文臣之首的內閣首輔蘇星河聞言,站了出來。
“剛剛發言的都是什麼人,什麼官職?算了,孤也懶得問了。”
“來人,將他們通通拉出去,剝去官服,趕出宮去。”
慕容復指著之前出聲的幾名官員,本想詢問一二,但轉念一想,也懶得問了。
他大喝一聲,守在殿外的衛兵立即衝了進來,將那幾人給抓了起來。
“陛下,臣犯了什麼錯,要奪去臣的官職,臣不服!”
“求陛下開恩啊!”
幾名官員一臉懵逼,紛紛求饒。
“哼,太子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拉下去。”
龍椅上,慕容博滿臉怒容,大手一揮,根本不給解釋的機會。
好大兒說要奪去官職,那就按好大兒說的去辦。
“先等等。”
慕容復掃了一眼,不僅被奪去官職的幾人滿臉不服,在場的大臣們也大多如此。
想了想,他一揮手,先行制止了衛兵的動作。
“雖然孤不在乎,但為免被世人說孤獨斷專行、不教而誅,孤就和你們說說,為何要奪去爾等的官職。”
他沉著臉,目光掃過在場眾人,緩緩說道:“我大燕不同於宋國、大理、西夏、遼國等諸國,我大燕不需要畏戰怯戰的官員,更不會有透過和談解決戰爭的事情發生。”
“強大的實力,才是捍衛我大燕安全、百姓安危的基礎!”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射程(弓箭)之內!”
“終我大燕一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鑑於爾等不明確我大燕的對外態度,情有可原,死罪可免,只剝奪爾等的官職,趕出宮去。”
“若是再讓孤聽到類似於和談之類的話,盡夷三族!”
慕容復的聲音堅定而有力,迴盪在所有人耳旁,如驚雷般在朝堂上炸響。
一旁站著的史官眼神一亮,連忙將殿下所說之話記錄下來。
群臣瞬間安靜下來,皆被他的氣勢所震懾。
片刻之後,激動之情湧上心頭。
“殿下聖明!”
群臣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被慕容復的話點燃了心中的熱血與豪情,紛紛跪地高呼。
大燕有此聖明的後繼之君,何其有幸!
“我大燕立國不易,即有外敵來犯,孤誓與大燕共存亡!”
看著下方激動的群臣,慕容複目光灼灼,繼續說道:“今有大理受西夏蠱惑,無故來犯,我等若退縮苟和,有何顏面立於天地之間?又有何面目面對我大燕五百萬百姓?”
“殿下所言極是,臣願為殿下效死,與大理決一死戰,保家衛國!”
喬峰挺身而出,臉上充滿了鬥志和決心,單膝跪地,慷慨激昂的高聲說道。
“不錯,我大燕兒郎豈會畏戰怯戰?”
“老臣不才,願領兵出征,與大理決一死戰!”
鄧百川也激動的站了出來,高聲說道。
“臣願做一先鋒,不破大理,提頭來見!”
“臣願做前線一小兵,不破大理誓不還!”
其餘官員們也紛紛附和,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奔赴戰場,衛國殺敵。
被衛兵們抓住的幾名官員張了張嘴,似乎想要反駁,卻無言以對,只能垂下了腦袋,不再掙扎。
“先將他們拉下去,趕出宮去,終生不得錄用!”
慕容復雙手虛壓,制止了激動的官員們,對衛兵們喝道。
“是!”
衛兵激動的應了一聲,拉著幾名官員離開大殿。
“太子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日後但有言及和談者,殺無赦!”
龍椅上的慕容博滿意的點點,殺氣騰騰的說道。
“陛下聖明,太子聖明!”
群臣自是高呼。
統一思想論調之後,皇極殿裡的氣氛瞬間熱烈且和諧了起來。
縱使有一少部分官員心中對慕容復所說的話不以為然,卻也不敢表現出絲毫異樣。
沒辦法,大宋立國之後,為避免陳橋兵變之事再次發生,對文人士子太過優待了。
雖宋國初期對外強硬,宋太祖和宋太宋曾想透過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
但宋太祖早逝,宋太宗又化身高梁河車神,一戰敗北,大傷元氣。
宋真宗更是簽訂了‘澶淵之盟’,給遼國繳納歲幣,從強硬的態度轉為柔和。
也是從那時開始,宋國朝廷上下都轉變態度,能花錢的解決的事儘量不開戰。
受宋國朝廷的影響,許多文人士子也都抱著花錢買平安的態度。
言歸正傳。
“看來,要儘快讓蘇星河將大燕官場清理一遍了,清除掉其中軟弱的官員。”
少部分官員的心態被慕容復看在眼裡,他眉頭一皺,眼中閃過一抹怒意。
他絕不能容忍這些軟蛋繼續腐朽大燕官場風氣,寧缺勿濫。
“啟稟陛下、太子,大理來勢洶洶,臣以為當迅速整軍備戰,加強邊境防禦,令北部邊軍佈置防線,積極應戰。”
內閣首輔蘇星河站了出來,兩國交戰,事關重大,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嗯,太子,軍機處對此事的意見呢?”
慕容博看向一旁的好大兒,問道。
“此前兒臣已預料大理或許會寇邊,已傳令北部邊軍統領包不同整軍備戰、嚴加戒備,且準他便宜行事,盡斬入侵之敵。”
慕容復轉身朝老登躬身一禮,回道:“但北部邊軍僅一萬八千餘人,恐無法抵擋大理入侵。”
“因此,兒臣準備率領第一批一千皇家軍校生北上,抵禦大理入侵,請父皇准許。”
頓了頓,他接著說道:“另外還需內閣諸部配合!”
“朕準了。”
慕容博點了點頭,沒有拒絕。
“謝父皇。”
慕容復拜謝後,轉過身來,滿臉嚴肅的看向眾臣。
“傳孤軍機首輔令!”
“令諭,錦衣衛先行將鴻臚寺中的西夏使者扣留關押,不允許任何人探視!”
“再令,錦衣衛派遣精銳偵察小隊,打探敵軍情報,不得有誤。”
“孤北上禦敵之後,軍機大臣喬峰留下,全權負責軍機處大小事務,任何人不得抗令,違者夷三族!”
“軍機處徵兵擴軍工作與皇家軍校招生工作繼續進行,不得有誤!”
“內閣釋出告示,安撫民心,告訴百姓我大燕誓必盡誅來犯之敵!”
“另外,內閣及各部需全程配合戰事,不得陰奉陽違,違者夷三族!”
他上一次下令擴軍徵兵備戰以及皇家軍校二次招生工作,才剛剛開始啟動不久。
但戰事爆發的太快,來勢洶洶的大理顯然不會等到大燕擴軍完成。
大理一方又有枯榮老和尚隨軍,尚未突破先天境的喬峰根本不是對手。
因此,慕容復只好再次親自領軍北上,阻擊本次大理來犯之敵。
“遵令!”
所有人躬身領命後各自散去,準備為保衛大燕而戰。
整個大燕瀰漫著一股緊張而又激昂的氣氛,一場關乎大燕命運的大戰拉開帷幕。
...
幾天之後,慕容復帶領皇家軍校第一批軍校生抵達北部邊境。
北部邊境大營已戒嚴,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士兵們正在緊張的佈置防線,設定各種工事,佈置陷阱等等。
“末將包不同,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得知太子殿下親自領兵北上的訊息,包不同早早就等候在軍營之外迎接。
“哈哈,包三哥請起,咱們許久未見,你怎麼還變得客氣生分起來了。”
慕容復跳下戰馬,親手將包不同扶了起來,爽朗的說道。
“以前是末將年少不懂事,出言無狀,還望殿下莫要怪罪。”
包不同心中大為感動,殿下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架子。
但此一時彼一時,君臣有別,他豈能再像以前那般胡鬧?
“哎,包三哥你這就見外了,咱們相識多年,哪怕大燕重立,四位哥哥的情誼我永世不忘。”
慕容復暗歎一聲,果然隨著身份的轉變,包不同也變得拘謹了,沒以前那般愛抬槓了。
“殿下厚愛,末將惶恐!”
包不同躬身一禮。
客套一番後,慕容復帶著一千名軍校生進入軍營之中。
“情況怎麼樣,敵軍已經到了何處?”
坐在中軍大帳的主位上,慕容復問道。
“回殿下,據錦衣衛密探回報,敵軍從大理城開拔,一路南下,目前已至威楚府境內。”
下方的包不同取來地圖,指著兩國邊境的交叉點,回道:“不足兩日行軍的功夫,便可抵達兩國邊境交界之處。”
大理的五萬大軍從大理城出發,想要抵達兩國邊境需要一段時間。
而大燕國的探子得到訊息之後,趕在大理寇邊之前就將訊息傳回了大燕。
因此,當慕容復抵達大燕北部邊境之時,大理國的敵人還沒到達戰場。
“敵軍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我軍則養精蓄銳、以逸待勞、枕戈待旦,定能殺得敵軍丟盔卸甲!”
得知敵人竟然還在路上,慕容復心裡鬆了一口氣,笑著說道:“此戰我大燕必勝!”
“大燕必勝!”
包不同臉露一絲喜色,高聲大喊。
“大燕必勝!”
聲音傳出去,大營裡計程車兵們聽了,也紛紛歡呼。
“這一戰,孤帶領軍校生施行斬首行動,北部邊軍仍舊由包三哥你指揮,孤不過問也不插手。”
沉吟片刻後,慕容復對包不同說道:“包三哥,待北定中原,孤許你封侯!”
“末將願為殿下肝腦塗地、萬死不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殿下知遇之恩!”
聞言聽到封侯二字,包不同眼神中流露出強烈的興奮和激動,當即跪下,大聲說道。
“包三哥的一片赤誠忠心,孤深感欣慰,期待包三哥封侯的那一日。”
拍了拍他的肩膀,慕容復勉勵道。
...
兩天之後。
一大清早,大理國的五萬大軍終於來了。
五萬人馬陳兵於兩國邊境線,黑壓壓的全是人頭,一眼看不到盡頭。
鎮南王段正淳親自領兵,枯榮和段氏四大家將跟隨,西夏梁乙埋、赫連鐵樹、四大惡人也跟著一同來了。
慕容復遠遠的看了一眼,其士兵較為孱弱,精銳極少,他這便放心了。
再反觀大燕,這兩日慕容復詳細調查了北部邊軍的情況。
由於他之前已將《龍象般若功》的前三層廣傳全軍,哪怕士兵們修行時日並不久。
可一萬八千名北部邊境士兵之中也有上千人練至第一層,實力大增。
剩下的一萬多人哪怕還沒有突破第一層,卻也遠非大理士兵可比。
他們一個個高大魁梧,精神抖擻,滿臉彪悍之氣。
...
大理國大軍駐紮於邊境線內,首先便是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中軍主帳之內,段正淳等人齊聚一堂。
“諸位,咱們是先給燕國發戰帖,還是直接打過去?”
望著帳篷內的眾人,段正淳開口問道。
“對面的守軍情況如何,何人為將?”
枯榮反問道。
“據斥候查探得知,對面燕國守軍有一萬八千人,主將為包不同。”
段正淳顯然提前做過功課,調查過燕國守軍的情報,沒有絲毫猶豫的說道。
“越國原本有八萬多的軍隊,慕容博奪國之後,經過一番清洗,只剩下七萬餘人,被分成四個軍,每軍有一萬八千人。”
梁乙埋想了想,開口說道:“這包不同曾是慕容家的四大家將之一,被慕容博派往燕國北部邊境鎮守,據說只是一介莽夫,並無領兵打仗的經驗。”
前段時間,他在大燕談判期間,派人暗中深入調查過燕國,知曉一些基本情況。
此時他欲藉助大理的力量,自然將自己知道的情報盡數道出。
“原來如此,那攻破燕國北境防線易如反掌啊!”
“慕容氏也不過如此,任人為親,這樣的草包也能領兵為將,不足為慮!”
“沒什麼好商量的,衝過去直接擊垮這支燕軍,大軍直指燕國京師,威逼慕容氏父子。”
聞言,在場眾人齊齊露出輕鬆的笑容,小小燕國不足為慮,揮手便可滅其國。
“既然如此,那無需商議,待大軍飽食一餐,便直接揮師南下,直攻燕國軍營!”
就連嚴肅以待的枯榮大師也露出不屑的神情,淡淡的說道。
他似乎已經見到了大軍攻破燕國守軍之後、一路南下、直接兵圍燕國京師的一幕。
“是!”
段正淳點頭贊同,喚來傳令兵,將馬上進攻的命令釋出下去。
很快,伙頭軍開始做飯,五萬大軍很快就開始吃飯。
“殺!”
待將士們吃飽喝足,段正淳大手一揮,一聲令下。
“嗚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戰鼓如雷鳴轟鳴。
“轟隆隆...”
五萬大軍好似鋼鐵洪流一般,爆發出轟天巨響,朝著燕國衝去。
兩國邊境,戰雲密佈,氣氛緊張得彷彿空氣都要凝固。
大燕北部邊境,旗幟飄揚,刀槍林立。
一萬八千名士兵已嚴陣以待,前排計程車兵們手持盾牌和長槍,個個神情肅穆,散發著一股肅殺之氣。
而慕容復則帶領一千名軍校生埋伏在左側大理軍的必經之路上。
“咚咚咚....”
大地在震動,這是千軍萬馬快速跑動時發出的聲音。
“殺啊!”
“衝啊!”
喊打喊殺聲驚天動地響起,遠遠的,大理國士兵如潮水般向燕國軍隊湧來。
“咻咻咻....”
待得敵軍進入射程之內,慕容復手中的弓箭率先射出。
剎那間,密密麻麻的箭雨朝大理軍隊射去。
亂箭齊發之下,衝在前面的幾百人瞬間就被射成了馬蜂窩。
一輪箭雨過後,軍校生棄弓持槍,開始衝鋒。
“為了大燕的榮耀,殺!”
慕容復手持龍紋長槍,一馬當先,大聲喊道。
頓時,一千名軍校生跟在他後面,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軍。
雙方短兵相接,瞬間交織在一起,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快,太子殿下動手了,兄弟們,隨本將軍衝!”
聽到喊打喊殺聲遠遠傳來,包不同大手一揮,帶領北部邊境大軍支援慕容復,從外圍包抄,截殺敵軍的右路。
抵達戰場上的另一側後,弓箭手開始放箭,箭雨如蝗蟲般飛向大理國軍隊,瞬間就有幾百上千敵人倒下。
慕容復揮動手中長槍,一道槍芒如月牙兒飛出,將前方數名大理士兵斬成兩截。
他策馬而行,有如一根如閃電般射出的箭矢般,狠狠鑿進大理國的軍陣之中。
一路上所遇到的敵人紛紛倒下,根本沒有一合之敵。
他身後的一千名軍校生緊隨其後,在敵軍之中穿梭自如,手中長槍猶如揮舞鐮刀收割著地裡的莊稼般,不斷收割著敵軍的人頭。
漁耕樵讀四人見狀,策馬嚮慕容復俯衝而來,手中的武器高高舉起。
“咻....”
隨手一道槍芒劃過,段氏四大家將被切成兩半,從馬上墜落下來。
隨手捏死幾隻攔路的螞蟻之後,慕容複目光直視著中軍的帥旗,朝著那個方向衝去。
“不好,慕容復怎麼來了?”
遠遠看到這一幕,段正淳面色一變,差點沒嚇出尿來。
“請大師出手,攔下慕容復,否則我軍必敗無疑!”
回過神來,他連忙朝枯榮大師一禮道。
“好,老衲去會會這個燕國太子。”
枯榮神情肅然,沒有拒絕。
他與大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慕容家賊子休得猖狂,老衲來會會你。”
枯榮一躍而起,快速朝慕容復衝了過去。
“天龍寺的枯榮?既然來了,那就留在這裡吧!”
他連掃地僧都殺了,也不在乎再多殺一個老禿驢。
慕容復冷哼一聲,騎在馬上,居高臨下,揮槍朝衝來的枯榮當頭刺去。
“轟!”
攜帶著慕容復全力一擊的恐怖力道,彷彿有雷霆萬鈞之勢,盡在這一槍之中。
這一刻,枯榮的視野之中只有這一槍,其餘的一切都消失了。
他不禁頭皮發麻,拼盡全部實力,使出一記一陽指,朝槍尖點去。
轟隆~!
枯榮頭顱瞬間被槍尖刺穿,身體有如一塊破布般飛出數丈之遠。
而後才響起一股震耳欲聾的聲音,好似炮彈爆炸般。
恐怖的氣浪更是有如颶風擴散,將周圍數丈之內計程車兵爆成肉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