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杏子林事件提前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少林廣場。
“喬某犯了何等十惡不赦之罪,以至於所有長老聯合起來,廢黜我的幫主之位?”
“當著天下群雄的面,諸位總得拿出一個廢黜我的理由吧?”
“喬某並非戀眷權勢之人,但哪怕是讓我死,總得讓我死個明白!”
喬峰長長吐出一口濁氣,看向一眾長老們,沉聲問道。
“喬幫主!”
執法長老白世鏡站了出來,神情複雜的朝喬峰拱手一禮。
“白長老,來吧,宣佈喬某的罪名吧。”
喬峰微微點頭,冷聲回道。
“經過我們眾位長老討論,喬峰你犯的第一錯是,有勾結鮮卑後裔慕容復的嫌疑。”
白世鏡說道:“第二錯,因為你的身世並非漢人,而是契丹人出身。”
“什麼?喬峰竟是契丹人?”
此言一出,在場所有人齊齊大譁,懷疑是不是聽錯了。
“我懷疑這是一場陰謀,北喬峰南慕容竟然全都是異族?”
有人心思一動,低聲跟身邊的人說道。
“咦,還真是,此事怕是不簡單啊!”
那人瞪大了雙眼,恍然道。
“靜觀其變吧。”
眾人都屏氣凝息,注視著場中的局勢變化。
“呵,喬某是契丹人?白長老,你們想要反叛我,也不用如此汙衊我吧?”
喬峰哂然一笑,卻是氣紅了眼,當場一掌朝白世鏡拍去。
“砰!”
一道身影閃過,喬峰的一掌被另一人給接下了。
喬峰定睛一看,出掌之人竟是少林玄慈方丈。
“玄慈方丈,你為何要突然出手,莫非此事乃少林所主使?”
喬峰直視著其中的玄慈,朗聲質問道。
“阿彌陀佛!”
看著喬峰那剛毅的臉龐,和二十年前那契丹人一模一樣。
玄慈雙手合十道:“喬施主此言差矣,老衲證明,喬施主確實是契丹人出身。”
“什麼?”
喬峰不由一個踉蹌,丐幫長老這麼說,他還能說是為了將他趕下幫主之位的陰謀。
如今竟連少林方丈也這麼說,喬峰不由得懷疑,難道他真的是契丹人?
“阿彌陀佛,老衲先講一樁二十年前的往事吧,此事也跟慕容施主有關。”
玄慈深吸一口氣,看了一旁的慕容復一眼後,朗聲說道:“這也是老衲召開武林大會,聲討慕容施主的主要原因。”
“慕容施主,令尊慕容博老施主二十年前假傳訊息,說有遼國契丹武士要大舉來少林寺奪取武學秘籍,以致釀成雁門關慘案。”
“老衲與令尊相交多年,素來敬重他的為人,那日得知此事,老衲自是深信不疑,以至於誤殺好人,又聽聞令尊因病去世,老衲好生痛悼,只道令尊和老衲一般,也是誤信人言,釀成無意之錯,心中內疚才英年早逝。”
“哪知令尊竟假死脫身,名為擔心少林武學被搶,實為包藏禍心,試圖挑起宋遼兩國戰爭。”
“這件事,不知慕容施主認還是不認?”
聞言,在場眾人都是心中一動。
玄慈方丈說的對,少林寺武功絕技乃中原絕技。
而遼國和大宋常年大戰不休,若將少林寺的武功秘笈搶奪了去,傳播給軍中人人習練,那大宋官兵如何是遼國的敵手?
是以,眾人也不敢出聲打擾,靜靜聆聽(吃瓜)!
“什麼假傳訊息,孤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慕容複眼皮子一抬,沉聲反駁道:“家父為復興大燕,四處奔波,常年遊走於中原域外諸地。”
“直到去年,家父才選定交趾舊地做為我大燕龍興之地,他哪裡有空給你假傳訊息?”
“方丈這般汙衊家父,真當我慕容氏是軟杮子,憑你拿捏不成?”
他早就打定主意,打死不承認雁門關事件與慕容博有關。
反正蕭遠山已經被他擊斃,死無對證!
“喬施主,你可知當年被老衲誤殺的那契丹武士是何人?”
玄慈臉色一沉,看向一旁的喬峰,問道。
“喬某不知,方丈不妨直言。”
喬峰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後,回道。
“契丹武士要來搶奪少林武學之事,自是非同小可,若是契丹此舉成功,我大宋便有亡國之禍,我黃帝子孫說不定就此亡族滅種,盡數死於遼兵的長矛利刀之下。”
玄慈開口,將昔日往事娓娓道來:“因此,老衲不敢怠慢,也來不及詳加計議,一面通知寺中前輩嚴加戒備,一面廣邀江湖高手,日夜兼程趕往雁門關,縱使不能盡來敵全殲滅,也要打擊契丹人的囂張氣焰。”
在場眾人聽了,也不由得暗自點頭。
玄慈方丈說的不錯,值此危險關頭,自是義不容辭。
“當時,我們分成數批趕赴雁門關,第一批有二十一人,老衲親自帶頭。”
就聽玄慈接著說道:“這批人中,有丐幫汪幫主、萬勝刀王維義王老英雄,地絕劍黃山鶴雲道長,都是當時武林中第一流的高手。”
“到雁門關時已臨近黃昏,我們出關行了十餘里,便分別在山道兩旁的大石後面埋伏下來....”
“等待了一會兒,西北方向突然傳來馬蹄聲,聽聲音至少也有十數騎...”
“那些契丹人大聲唱著歌,歌聲嘹亮,豪壯粗野,也不知唱得什麼意思....”
“待契丹人奔至山道近入,老衲才看清,他們一個個短髮濃髯,神情兇悍...”
“於是,我們一擁而上,朝契丹人砍了過去....將這十九名契丹人全部砍死...”
在場眾人聽著玄慈的述說,似乎眼前出現了當年的那一幕。
為拯救少林武學不被契丹人搶奪,他們義無反顧,狂奔數百里,前往雁門關狙擊敵人。
這種大仁大義的舉動,自是令在場眾人聽了胸中熱血沸騰,恨不得以身相替。
“喬施主,我們剛殺完這批契丹人,接著又來了一輛馬車,馬車裡坐著一男一女,女子懷中抱著一個嬰兒。”
玄慈看向喬峰,接著說道:“我們見了,以為他們是一夥的,便又一擁而上,要將他們殺光。”
“那契丹漢子似乎一直在說什麼,可惜我們不懂契丹話,壓根聽不懂他的話。”
“此人武功高強,我們不是對手,很快便被他打敗,但此人沒有下重手,對我們傷而不殺。”
“那時我們已殺紅了眼,對那女子動手,哪知這女子不會武功,竟直接被一刀砍死。”
“直到女子被砍死,那契丹漢子才發狂,大開殺戒,差點將我們殺光。”
“老衲受了一掌昏迷過去,待老衲醒來,懷中多了一個嬰兒。”
“隨後才發現,我們一行只剩下四個人,分別是老衲、汪幫主、天台山智光大師,還有趙錢孫,其餘人全部被契丹漢子擊殺。”
“當時我們想著,將那契丹嬰兒殺死,為諸位中原英雄報仇,但細細思量之下,發現事情不對。”
“若對方真是來搶奪少林武學,為何還帶著一名不通武藝的女子和一名嬰兒呢?或許是我們殺錯了人!”
“但大錯已鑄成,無法挽回,便留下了那契丹嬰兒,將其交給少寺山下喬三槐夫婦收養。”
轟~!
聽著玄慈方丈娓娓道來的雁門關往事,在場所有人都炸開了鍋。
“喬三槐夫婦?這不是喬峰父母的名字麼?”
“什麼,喬峰竟然真的是契丹人?不可能吧?”
“握草,這瓜也太大了,這一趟來的太值了!”
眾人群情激湧,平靜的廣場就像一鍋沸水般喧鬧。
“不可能,這不可能!”
喬峰的瞳孔猛然一縮,身體一顫,幾乎站不穩。
“喬兄,回神,稍安勿躁。”
慕容復輕喝一聲,有如當頭棒喝般,將幾乎陷入魔障的喬峰喚醒。
“多謝慕容公子。”
喬峰的心神瞬間恢復了清明,後怕不已,連忙道謝。
“不錯不錯,這個故事講的真好,讓人聽了熱血沸騰,恨不得衝到遼國殺個七進七出。”
慕容復拍了拍巴掌,清脆的聲音傳遍全場,瞬間就壓下了眾人的議論聲。
眾人聽了,齊齊發出一陣暢快的大笑。
“不過,方丈你講的故事漏洞百出,簡直惹人發笑。”
只聽得慕容復話鋒一轉,對玄慈說道。
“哦?慕容施主這是不信老衲的話?”
玄慈一愣,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你還妄想狡辯?
“不錯,我就是玄慈方丈口中的趙錢孫,當年的事我也有參與。”
這時,一名中年人走了出來,大聲說道:“我可以證明,玄慈方丈的話沒錯。而且,喬峰的長相和二十年前那個契丹漢子一個模樣。我趙錢孫哪怕是死了,也不會忘記當年那刻骨銘心的一幕。”
“阿彌陀佛,老僧就是方丈口中的智光。如趙施主所言,喬施主的長相便足以證明一切。”
又有一名和尚站了出來,正是當年雁門關事件的倖存者,智光大師。
除去已故去的丐幫上任幫主汪劍通,當年的四名倖存者如今都到場了。
“不錯,本幫上任汪幫主留下遺書,也曾說明喬峰你是契丹人。”
人群之中,馬大元也站了出來,舉起一份書信,朗聲說道。
“哈哈!”
慕容復仰天大笑,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怎麼,慕容施主覺得很好笑麼?”
玄慈陰沉著臉,淡淡的質問道。
“不錯,你編的故事漏洞百出,孤聽了只想發笑。”
慕容復停止笑聲,沉聲說道:“首先,玄慈你說契丹武士要大舉來少林奪取武學秘籍的訊息,是家父告訴你的?證據在哪裡,拿出來孤看看!”
“其次,玄慈你說契丹武士搶奪少林武學的目的,是為了傳給遼國軍方人人習練,以此增加遼國實力?”
“既然少林武學有如此神威,那玄慈你為何不將少林武學獻給大宋皇帝,讓大宋的軍隊人人習練呢?”
“如此一來,大宋實力強大了,大可以陳兵百萬,橫掃西夏、遼國、大理、我大燕周邊諸國,收回燕雲十六州,這豈不是光宗耀祖的大好事?”
“到底是你玄慈捨不得自家武學,還是自編自導的故事,以此來達成你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三,二十年前的玄慈你才二十多歲,尚且沒有成為少林方丈,也不是德高望重、武功高強的江湖前輩,你憑什麼能號令群雄,讓別人對你言聽計眾,二話不說就跟隨你前往雁門關殺敵,這你又做何解釋?”
“其他小破綻孤就暫且不說了,來,玄慈,你給孤解釋一下,你編這個故事到底有何居心?”
轟~!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
被慕容復一連串反駁和質問,玄慈兩眼一黑,差點暈厥過去。
萬萬沒想到,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慕容復居然還能找到破綻並加以反駁。
關鍵是,他還真不知該如何辯駁回去!
第一,他拿不出證據,當年慕容博將訊息親口告訴他,沒有留下字畫書信,哪來的證據?
第二,他也無法解釋為何不將少林武學獻給大宋皇帝,用以增加大宋的實力,這該怎麼解釋?
或者說,少林武學並沒有想象中的有用,並非人人都能練成高手?
又或者說,大宋一直抑武重文,甚至歷代大宋皇帝都致力於打擊、壓制、暗中控制武林勢力?
這雖然是真相,但他哪裡說得出口,也不能對外人說啊!
第三,玄慈當年確實不是少林方丈,也不是德高望重、武功高強的江湖前輩,按理來說無法號令群雄。
但他不僅是少林弟子,還是大宋皇城司培養的暗探,自然可以暗中號令江湖草莽為他效力。
當年,在得到慕容博的訊息且未經證實的情況下,玄慈瞬間欣喜若狂。
立功心切的他立馬就傳訊給皇城司報備,又召集江湖上武功高強的高手們,日夜兼程奔赴雁門關。
他的做法很符合皇城司的宗旨,無論契丹人是不是真的來搶奪少林武學,起碼能暗中消滅中原高手。
儘管事後才知道真相是被慕容博擺了一道,但在皇城司的運作之下,立下大功的玄慈沒過幾年就成了少林方丈。
換句話說,整個雁門關事件,唯有他玄慈才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