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少林密議【7/10,求首訂,求月票】
在下姑蘇藍氏藍思追子晴 青衫煙雨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少林,大雄寶殿。
一眾內穿黃色僧衣、外披大紅袈裟的玄字輩高僧齊齊就坐。
玄慈方丈坐在眾人之首,目光凝重的望著眾人,充滿威嚴的聲音響起:
“阿彌陀佛,老衲前日突然得到訊息,昔日雁門關事件的幕後黑手乃姑蘇慕容氏。”
話音一落,在場眾人齊齊一愣。
“方丈師兄,姑蘇慕容為何要這樣做?”
玄苦身為喬峰的師父,對雁門關一事自是關心,連忙問道。
“慕容氏非漢人,乃昔年五胡十六國時燕國皇族鮮卑慕容氏後裔。”
玄慈面無表情的回道:“其歷代以復國為己任,上任家主慕容博為挑起宋遼之爭,故意假傳訊息誤導老衲,這才造成雁門關慘案,老衲有識人不明之過,甘願受罰!”
“方丈師兄,你也是被矇在鼓裡,怪不得你。”
“是啊,那慕容氏既是鮮卑人,狼子野心,豈能怪到方丈師兄頭上?”
“師兄為護我寺安危,不惜親身涉險,阻擊遼國武士,何錯之有?”
一眾玄字輩高僧聞言,紛紛為玄慈辯解開脫罪責。
“阿彌陀佛!姑蘇慕容氏確要為此事負責!”
玄慈喧了一聲佛號,這事便算是揭過了。
“師兄,那慕容博已死,人死為大,我等也不好追究其遺子的罪責吧。”
玄苦想了想自己的喬峰徒兒,搖了搖頭,說道。
“若慕容博真的已死,倒也就罷了,老衲得到的訊息,他是假死脫身。”
玄慈回道:“此前,喬峰接任丐幫幫主之位時,老衲因其身世而心生疑慮,派玄悲師弟前往姑蘇,詢問當年雁門關事件的緣由,後來得知其暴斃的訊息,此事便不了了之。”
“得知此訊息,老衲也曾對他的死有過懷疑,畢竟世間哪有這麼巧的事?”
“於是便派了幾名俗家弟子暗中潛入燕子塢打探訊息,看慕容博之死是真是假。”
“可惜那幾名俗家弟子並無訊息傳來,老衲也沒在意。”
“過了沒多久,江湖盛傳,慕容博之子慕容復得了癔症,為治病竟變賣祖產。”
“老衲當時還暗暗為姑蘇慕容氏可惜,怕是自慕容博之後,強盛多年的姑蘇慕容氏就此沒落了。”
說到這裡,玄慈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身為皇城司探子,接到皇帝的命令,他根本就不敢拒絕。
其餘高僧紛紛點頭,此事他們都已知曉,並無異議。
“但是!”
果然,玄慈接著說道:“前幾日,老衲突然得到訊息,慕容博並沒有死。”
“得知玄悲師弟的到來,他為免質詢和追責,故而假死脫身,以遮人耳目。”
“不僅如此,其子慕容復也並非得病才變賣祖產,而是另有陰謀!”
“那慕容博假死之後,遠離中原,南下大越國,且發動兵變,強行奪取大越李氏國祚,重立燕國。”
“其子慕容復為南下與慕容博彙合,故而裝病偷偷變賣家產,已於年前離開中原,如今的燕子塢早已人去樓空。”
“諸位師弟,慕容氏父子矇騙我少林在前,謀國篡位在後,對這等無君無父、大逆不道之逆賊,我少林寺該如何自處?”
轟!
玄慈話音一落,眾高僧瞬間就沸騰了。
“鮮卑餘孽既已復國,不得不防,他日若壯大,必定禍亂天下。”
“不錯,我等若是坐視不理,待其壯大,征伐中原,天下必將生靈塗炭矣。”
“為天下萬民計,我等應當趁其弱小之際,以雷霆手段將其覆滅,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我輩習武,便是為解救眾生苦難,除一魔便是拯救無數人,慕容氏父子該殺!”
“我少林為中原武林正道之首,當承擔拯救萬民之責,慕容氏父子不得不除!”
姑蘇慕容氏是鮮卑人,這倒也無妨,大宋境內的異族數量多了去了。
中原海納百川、包容性強,‘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只要願意承認中原正統,且主動歸附,那異族也可成為華夏的一員。
但萬萬沒想到,慕容氏竟狼子野心,燕國滅亡數百年後還不忘復國。
因此,一眾高僧紛紛開口表態,意欲誅慕容氏父子於後快。
“阿彌陀佛!”
玄慈聞言,喧了一聲佛號,說道:“我佛既有慈悲之心,亦有金剛明王之怒。”
“為匡扶天下蒼生,我少林身為正道之首,自當承擔起維護中原尊嚴和正統的重任!”
“老衲以為,我少林當召開武林大會,號召天下群雄組成聯盟,共同討伐慕容氏父子。”
“諸位師弟以為然否?”
討伐慕容氏父子,以少林的底蘊即可輕易完成。
更別說,寺中還有一位實力高強的老前輩。
但降妖除魔嘛,如果不帶上一幫喊666的小嘍囉,又如何宣揚少林威名呢?
混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時不時的還需要用一些必不可缺的小手段。
召開武林大會,既可公佈慕容氏父子的罪行,又能為少林贏得威望,順便還能震懾宵小。
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
“不錯,召開武林大會,號召天下群雄共同討伐大魔頭慕容氏父子。”
“此魔不除,天下難安!”
很顯然,玄慈明白的道理,其餘高僧也是心知肚明,紛紛表示贊同。
“方丈師兄,此事之原委是否要告知喬峰?”
玄苦遲疑了一下,問道。
“喬峰已率丐幫西行,幫助朝廷徵西大軍討伐西夏不臣,這事就沒必要告訴他了。”
“是啊,若是被他知曉自身真實身世,怕是難以善了。”
玄慈還沒說話,其他高僧紛紛說道。
“不錯,玄苦師弟,這事就不要告訴他了。”
見眾人已表態,玄慈順從如流,對玄苦勸道。
“好吧,為少林千年傳承之計,還是先不告訴他吧。”
大家都反對,玄苦自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隨後,商議了一番,眾人一致決定。
將武林大會的召開時間定在九九重陽日,地點就在少寺山。
接下來的事就好辦了,廣發英雄帖便是了。
“諸位師弟,請隨老衲一起,去後山拜見一位老前輩。”
見事情已安排妥當,玄慈微微點頭,將掃地僧的存在告訴了眾僧。
....
時間一天天過去。
隨著少林寺召集天下群雄召開武林大會的英雄帖送出,平靜已久的中原江湖瞬間炸開了鍋。
萬萬沒想到,姑蘇慕容氏竟然是鮮卑餘孽!
不僅如此,姑蘇慕容老家主慕容博竟然假死脫身,當代家主慕容復也沒有瘋!
慕容父子竟然跑到海外建國,重新建立已被滅了幾百年的燕國。
之前江湖上盛傳的訊息全都是騙人的,父子倆將天下人騙得團團轉!
江湖上的各大門派、武林世家中人對此盡皆議論紛紛。
許多門派和家族更是由掌門或家主帶隊,前往少林參與武林大會。
各地的酒樓客棧也幾乎被武林人士佔據,江湖散人們高談闊論著此事,咒罵聲不絕於耳。
也有一些野心家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既然慕容家能成事,說不定他們也能。
感謝慕容氏父子,給他們找到一條功成名就的另類賽道。
因此,一眾野心家離開中原,準備學慕容復父子的手段,紛紛前往域外尋求建國的機會。
接下來的幾年裡,中原東南一帶的‘倭國’、‘琉球’,西域一帶的‘高昌回鶻’、‘于闐’、‘喀喇汗王朝’等小國,不時有犯上作亂之事發生,各國的國王時常被刺殺,甚至某個小國一年換了三次國王。
當然,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
環慶路,即後世的陝西長武一帶。
喬峰率領丐幫數千名有武功在身的幫眾來到此地,隨大軍一起征伐西夏。
當中原大部分武林門派拿到少林寺的英雄帖,訊息不出意外的傳到了喬峰耳中。
“砰!”
“少林什麼意思,竟然不給我丐幫發英雄帖,這是瞧不起我們這群叫花子?”
九袋長老吳長風猛地一拍桌子,怒氣衝衝的說道:“我丐幫可是天下第一大幫!”
“我沒想到的是,姑蘇慕容竟是鮮卑餘孽,還讓他們爺倆成功復國了,真是沒天理了。”
另一名九袋長老宋清溪說道:“枉當初馬副幫主大婚時,喬幫主還幫慕容復抬高威名!”
“知人知面不知心,誰又知道他們父子倆狼子野心呢。”
奚三祁長老嘆息一聲道:“至於少林沒給咱們發英雄帖,我認為是因為我們來到了宋夏邊境的緣故。”
“不錯,老吳你別急,國事為重,若咱們能幫朝廷滅了西夏,可比對付慕容氏父子那倆小丑厲害多了。”
陳孤雁長老點頭贊同,說道:“到時候,說起我丐幫,天下人無不豎起大拇指誇獎,豈不是更威風?”
“狗屁威風,少林不邀請我丐幫,還替我們著想了不成?”
吳長風回懟道:“這分明就是看不起我們這群叫花子,你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你....”
陳孤雁氣得臉都紅了。
“好了,都少說兩句,看幫主怎麼說。”
執法長老白世鏡站了起來,制止他們的爭吵。
話音一落,眾人齊齊看向坐在主位上的喬峰,就連馬大元也不例外。
“轟~!”
“慕容復竟有如此狼子野心?真是人不可貌相!”
看著幫中弟子傳過來的情報,喬峰整個人都懵逼了,腦子一片空白。
他不由回想起,上次在信陽馬大元婚禮上與慕容復相見時的場面。
當時兩人雖有衝突,但都是小誤會,兩人打過一場,這場誤會便算揭過。
後面他還拉著慕容覆在信陽小住了一段時間,兩人相處得也算愉快。
但是。
無論怎麼看,喬峰都沒發現,慕容復竟是如此心機深沒、陰險狡詐之輩!
表面上風度翩翩、瀟灑自在如貴公子般,實際上竟是燕國鮮卑後裔,且矢志於復興燕國,關鍵還讓他成功復國了。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行,我得去問問慕容復,到底是怎麼回事!”
喬峰臉色陰晴不定,慕容複復國的事突然曝光,這件事很奇怪。
而且,少林寺廣發英雄帖竟然不發給丐幫,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對勁。
或許是有陰險小人在背後作祟,試圖攪動江湖風雲?
“馬大哥,執法白長老,傳功呂長老,宋奚陳吳四位長老,你們留下,我南下一趟。”
想到這裡,喬峰徹底坐不住了,猛然站起身,對在座的眾人說道:“我要去找慕容復,將這事調查個水落石出!”
“什麼,幫主你要去哪?去找慕容復?不行不行!”
“走不得啊,幫主,現在正是關鍵時刻,官兵馬上就要對西夏發起進攻了。”
“是啊,國事為重,慕容家的事先放一旁。”
長老們一聽,瞬間譁然,紛紛出言反對。
開什麼玩笑,整個丐幫除了喬峰之外,哪還有什麼高手?
喬峰一走,其他人不過是戰場上的炮灰罷了。
別說支援朝廷征伐西夏,能從戰場上活下來就不錯了。
“我意已決,諸位放心,不會耽誤太多時間,一個月足矣。”
喬峰意志堅定,不容置疑的說道:“就這麼說定了,我現在就動身。”
隨後,不顧眾長老們阻攔,喬峰脫離了宋夏邊境,一路南下,準備找慕容復問個明白。
...
興慶府,西夏皇宮。
李秋水離開無崖子後,勾引西夏皇帝李元昊,為其生下兒子李諒祚。(注1)
自李元昊駕崩,李諒祚登基為帝,她就成了西夏太后,權傾朝野。
此時,李秋水也得到了慕容爺倆復興燕國並拐帶女兒李青蘿離開姑蘇的訊息。
“哎,是我對不起她,二十年沒陪在她身邊。”
“罷了罷了,還是將她帶回西夏吧。”
看完情報,李秋水心中一動,腦海中冒出一個念頭。
她當即便離開了皇宮,直奔大燕而去。
...
大理,大理城。(注2)
“什麼,中原姑蘇慕容氏竟奪取大越國江山,取而代之?”
大理國主段正明接到情報的那一刻,整個人都不好了。
別人不慌那是隔得遠,但大理就在大越國的北面,他這個老鄰居慌得一批。
萬一哪天燕國的大軍壓境,那大理可就麻煩了!
“快去宣文武百官進宮商議國事,對了,請鎮南王一同進宮!”
定了定神,段正明連忙召集百官,商議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