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塵山下。

聽到鯪鯉說竟然不知道對方來歷。

易清立刻露出奇怪之色。

“不知來歷怎麼開啟山中陣法讓對方進來?”

鯪鯉立刻回答。

“那人神通廣大,並沒有通報就進到了山中,吾等根本無法阻攔。”

“並且進來之後便要尋找山主,吾等不知曉,她也不為難。”

“只是在山中等候而已。”

聽完解釋,易清臉上困惑之色更濃。

隨後他直接動用山主權柄,查探對方來歷。

直到清楚了對方身份後,易清頓時啞然失笑。

下一刻,易清也不顧不上鯪鯉等人。

便一個閃身來到了道場當中。

“晚輩易清,見過後土祖巫。”

“后土祖巫怎麼找到晚輩的忘塵山來了。”

見到易清終於現身,后土也嫣然一笑。

“多年不見,小友修為愈發精深了。”

“恐怕不日就可摘取大羅金仙道果,晉升大羅金仙境界了吧。”

聞言,易清面露謙虛,簡單跟后土客套了一番。

隨後得到了后土此行前來的目的。

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單純前來道謝而已。

昔日易清曾經告知后土想要更進一步,便需修補西方地脈,讓洪荒大地得以圓滿。

沒想到在兩位師父率領自己前往紫霄宮不久。

后土便現身西方,開始了對西方大地的修復。

如今過去兩千六百餘年時間。

后土憑藉自身大地祖巫的身份,已經修復了半座州域的地脈。

在此期間,后土不僅對於大地規則愈發熟絡,而且多年無有進展的修為也有了提升。

雖然還不到破境的地步。

但似乎已經不遠。

后土估計,這次突破用不著將西方地脈完全修補。

只要她在修補過程中多加參悟大地妙理,便可成就混元金仙之境。

得到這樣的回答,易清意外之餘,也覺得合情合理。

畢竟要是真的大地圓滿,后土恐怕就不是突破混元金仙,而是能達到聖人境界了。

之後,易清又跟后土攀談了一番。

得知后土已經去過了大地深處,見到了易清當初所說的那座正在孕育的地下世界。

同時,也感應到了地道的存在。

跟易清描述的一樣。

地下世界,與洪荒類似。

是一方廣袤無垠的大界。

若是成功出世後,恐怕是一方不弱於洪荒大地的廣袤世界。

只是,因為地道不曾圓滿的原因,那座廣袤世界如今也孕育的頗為緩慢。

想要孕育完全並且出世,恐怕最起碼也得再過個數萬乃至十幾萬年才行。

另外。

后土在這方世界中見到了兩尊正在孕育的生靈。

雖然尚不知其名姓,但后土能感覺的出來,其中有一位生靈跟她似乎有緣。

所以便給其留下了一道大地烙印,好能讓他早日出世。

至於另外一道生靈,后土也曾關注,不過最後她發現這道尚未出世的生靈竟然好像跟西方有緣。

所以她便沒有妄動。

聽完后土的描述後,易清心中瞬間瞭然。

跟后土有緣法者,估計應該就是酆都大帝,後世幽冥之主,洪荒幽冥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

其格位與神級,應該跟天庭之主是一個層次的存在。

而酆都之所以與后土有牽連,是因為後世當中,酆都是后土化輪迴後所收的弟子。

至於另外一位跟西方有緣者,易清估計應該是地藏王。

未來幽冥十八層地獄之主。

後世幽冥現世,輪迴誕生。

接引曾在夢中游歷幽冥,得見地藏,然後將其收為弟子,引渡西方。

並且讓其鎮守十八層地獄,積蓄功德,以求能佈局地道,早日超脫。

等封神時代結束,西方教歸隱,地藏也成了後出世的佛教菩薩,算是佛教高層。

“后土祖巫可知他們二者何時能出世?”

這時,易清突然想到什麼,立刻詢問。

后土也第一時間做出回答。

“估計在五千年內就可以出世。”

“就算再慢,估計六七千年時間,他們二者也必定出世。”

得到這個回覆,易清緩緩點頭。

看來他回頭也得去一趟地道,去度化一下地藏。

畢竟未來他立志要在地道成道。

到時候地道人手短缺,地藏這尊未來一流大能絕對可以派的上用場。

至於說什麼後世佛教地藏王菩薩。

易清可不想讓這樣一位人才埋沒在這種教派當中。

之後。

易清邀請后土來到山中水榭,親自泡上一杯悟道茶。

后土品嚐之後,雙眸立刻變得明亮。

“平日裡喝慣了烈酒,沒想到這茶倒也別有一番風味。”

易清笑了笑。

“祖巫若是喜歡,等臨行前可以帶上一些,晚輩這裡存貨還是不少的。”

聞言,后土稍作思量。

隨後取出一些周山之上特產的上品先天靈果。

表示一枚先天靈果,換取一兩茶葉。

易清一聽,頓時喜笑顏開,並且毫無猶豫的應了下來。

他手中別的不多,但先天悟道茶母上所結的悟道茶葉,卻依舊有不少存貨。

反正他也喝不完,用來換取一些其他靈果,倒也合適。

之後,易清還從后土口中得知如今西方因為地脈正在不斷修復的原因。

生機正在不斷修復。

也正因為發現了這一點,很多西方修行小有成就的生靈也都加入到了修補地脈的大軍當中。

甚至,后土還見過幾位西方罕見的金仙圓滿,甚至太乙初期生靈。

因為這件事情關乎於後土的道途。

所以後土每每遇到,還會現身指點一二。

一來二去,后土自然也就跟這些生靈結識了。

考慮到易清是西方生靈,其兩位師父又都是西方大能。

所以閒聊之餘,后土便也將這些生靈的蹤跡和姓名告知了易清。

這些生靈當中,大多數易清都頗為陌生。

直到他聽到了彌勒,藥師,大勢至等幾位後世佛教著名佛祖菩薩的名諱後。

這件事情引起了易清的重視。

同時也開始將這些後世著名佛祖菩薩的名諱跟蹤跡記了下來。

若有機會,他或許可以將這些人的名單交給兩位師父。

西方貧瘠,光憑兩位師父支撐肯定是不夠的。

有了這些人,西方或許能多一些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