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菀午睡後,養足了精神。

溫御醫採購了大量的藥材,送進福寧宮,打算再製一批藥。

唐菀在前殿的宴廳接見他們。

林央和宋明湘也在。

“娘娘,這是藥材的訂單,請過目。”

唐菀接過,看了一遍。

然後向溫御醫問道:“外面情況如何?”

上次,他提製藥的事,唐菀問他,如何確定量。

御醫院,他們這些御醫,都是為皇宮裡的皇室,和權臣世家效力。

只有外面發生重大的疫病一類,無法解決。

需要重大的醫療支援,引起朝臣和皇上的重視,御醫院才會被呼叫。

所以,他們對外面的事情,一無所知。

溫御醫會了解一些,也是因為溫家在外面,有醫館,藥鋪。

溫家下面的門生,學子,會去看診治病。

有重大的病情,會彙報上來。

但所接觸的,也不過是冰山一角。

唐菀就給了溫御一些提示,讓他私下派人,去京中的藥鋪去打探。

“臣中午才從外面回來。”

“這兩天突然入冬,下了大雪,凍病了不少人。”

“今天上午,各大藥鋪外,都在排隊搶藥。”

“有的藥店的藥,已經搶完了。”

“醫館也人滿為患。”

這冬天才開始呢,市場上藥物的缺口,太大了。

溫御醫看著唐菀,滿是擔憂。

唐菀思索了一番:“溫御醫,你家是不是有不少醫館和藥鋪?”

“也不多,醫館在京城,有十家。”

“藥鋪有二十多家。”

溫家的大頭,在皇宮,和為世家權貴服務。

想要幫到外面的黎民百姓,杯水車薪。

“現在就這麼冷,本宮琢磨著,後面會更冷。”

“怕是過不了幾天,季節性感冒,就會爆發。”

“御醫院的人不夠用,你就暫時呼叫你們溫家的人,先打聽清楚這些情況。”

“就當是為本宮效力,本宮不會虧待了他們。”

“到時候,若有必要,也好向皇上上奏章。”

溫御醫一震,這是民生大問題,向皇上奏請解決,是最好的。

娘娘行事,磊落光明,極有章法,越發讓人心悅誠服。

“娘娘言重了,能做這些事情,是臣和溫家的榮幸。”

更何況,娘娘是他的老師。

為老師辦事,他義不容辭。

林央和宋明湘相互看了一眼。

林央稟報道:“娘娘,臣和明湘,也想去外面看看。”

唐菀點頭:“學醫一事,也不急於一時,活到老,學到老。”

“你們跟著溫御醫,先去外面看看,開開眼界。”

兩位小女醫官都是一震。

女人的一生,大致就是十四歲成年,嫁人生子,不到三十,就能看到頭了。

娘娘竟說,能學到老。

之前,她們只恨學得太少,時間不夠用,現在突然覺得,為時不晚。

溫御醫,也頗為震撼。

最近跟著唐菀,無論是醫學,還是製藥救人,他都重新開啟了大門。

這無疑對他,也是最好的鼓勵。

冬扶,秋螢,夏妍幾人,也在一旁,聽得熱血澎湃。

“臣明白了,多謝娘娘。”林央和宋明湘謝道。

唐菀點頭接受了謝意。

向溫御醫:“發燒,容易引起咳嗽,嘔吐,腹瀉,這些藥,也應該大量儲備。”

“是是是,”溫御醫連聲道:“臣一急,倒是把這件事,給忘了。”

“本宮這幾琢磨著,也改良了一個方子。”

唐菀轉身,將桌上的方子,拿了遞給溫御醫。

“你這邊先囤積點藥材,先做一批藥出來。”

“是,娘娘。”溫御醫激動地接過。

有她在,他安心了不少。

只覺遇到再大的病情問題,都不怕了。

溫御醫又思索了一番:“娘娘,臣想在溫家的藥鋪生產這種退燒藥售賣,想跟您買這個退燒藥方。”

唐菀點頭,聽他說完。

“所以娘娘您看,給您多少錢合適?”

說到這裡,他就臉紅。

跟娘娘談錢,多少有點覺得不合適。

可這是一筆生意,錢的事,不得不談。

唐菀又問了下溫家的情況。

負責溫家藥鋪,醫館的,是溫御醫的五叔,已經五十歲了。

負責醫管的生意三十幾年,經驗非常豐富。

“這個方子,你們打算賣多少年?大概有多少利潤,你知道嗎?”

溫御醫一問三不知。

唐菀最後跟他說道:“你回去問問你五叔,一年的利潤是多少,他想賣多少年。”

“本宮收純利潤的百分之十,如果一次性支付的話,本宮就少收點。”

“好,臣回去問問。”

福寧宮這邊人手和場地有限,制不了多少藥。

唐菀又安排御醫院那邊,也繼續製藥。

談好,溫御醫有事要去御醫院,就回去了。

唐菀將林央和宋明湘留下,教她們制治腹瀉類藥物。

冬扶緊跟著,這些藥,她也要帶一些去渝河。

等到晚餐時分,莊嬤嬤帶著宮人,抬了幾個箱子,來了福寧宮。

“這是太后送給大皇子,二皇子,和小公主的。”

“菀妃娘娘,太后說了,孩子們有什麼需要,你去她宮裡要就是了。”

“辛苦莊嬤嬤了。”唐菀熱情地道謝。

“請莊嬤嬤代本宮和孩兒們,多謝母后。”

唐菀讓秋螢拿來護膝,她轉遞給莊嬤嬤。

“這是本宮給母后的護膝。”

她開啟護膝上的袋子:“這裡面的藥包,一個可以用三個月。”

“等用完了,本宮再給母后配一副。”

藥是她從醫療空間裡拿出來的。

這種藥物,是22世紀研發出來的新藥,帶有熱輻射治癒作用,能治太后的膝蓋。

莊嬤嬤驚訝:“娘娘,您這麼快,就做出來了?”

唐菀笑笑:“母后的腿重要。”

護膝是秋螢早就做好的,藥是從小藥箱裡拿出來的,自然快。

但她的話,莊嬤嬤自會一字不落地傳達給太后。

她對太后是真心的,自然,也會讓她知道,聯絡好關係。

兩個護膝,一個羽絨的,一個棉布的。

“這個是冷的時候用的,這個,等母后宮裡用了地暖,就可以用了。”

“換護膝的時候,把藥包拿出來,換了就好了。”

莊嬤嬤感動得眼睛模糊:“娘娘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