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黑眸一沉,臉上也是少有的嚴肅冷靜。
沉默了一會兒,她看著太后:“母后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太后一怔,看著唐菀。
只見她一臉理應如此,波瀾不驚的樣子。
“母后,豫、湘兩省的事,早在夏季洪澇災害發生之時,皇上就已經和滿朝官員,商議出了最完善的策略。”
“開國庫,派人手,前去抗洪救災,安頓災民。”
“那些貪官汙吏,但凡有一點收斂,就不會釀成今日之禍。”
“母后可聽沈秀行大人說了,他們殺百姓滅口,販賣女子幼兒。”
“他們,上,目無皇上國法,藐視朝廷,下,掠奪屬於百姓的活命財物,草菅人命。”
“留著,也只是禍國殃民。”
她語氣還算平靜,但誅殺的決心,卻很強烈。
唐菀,完全支援周危的做法。
她知道,皇上手上有那些該死的罪臣的名單,他不會錯殺。
太后心血一湧,此刻也覺得殺得好。
唐菀轉身,向一旁的萬公公:“訊息是怎麼傳來的?皇上有發公文回來嗎?”
萬公公頓了下,回答道:“這件事過於震驚,訊息是直接傳進京來的。”
“皇上的公文,應該很快會到。”
萬公公這麼一說,唐菀就知道,皇上一定會發公文回來。
她雙手伸出,向太后行禮請道:“母后,皇上發公文回來,可用皇榜公諸於眾。”
“將這些罪臣所犯的死罪,一一羅列出來。”
太后大震,忙說道:“好!好!好……”
她原本擔心的是,皇上會因此,落下一個弒殺的名聲。
朝臣也會因此忌憚皇上,朝堂上,微妙的平衡關係,就有可能會被打破。
但如果是這樣,百姓們就會看到,他們的皇上,是為了他們,才殺了該死的罪臣。
文武百官也會看到,皇上賞罰分明。
萬公公眼睛也是一亮,默默點頭。
唐菀向太后微微一笑:“皇上有母后這樣的母親,是皇上的福氣。”
太后處處都在為皇上考慮,支援他,擁護他。
這大周,再沒有一個人,像她這樣。
唐菀現在也理解了,他們為何能做母子。
太后一頓,看著唐菀的目光,不由深了些。
怕是這大周,只有她唐菀,最適合做皇上的賢內助,可惜了——
“對了,募捐的事,已經差不多了,有十八萬多兩銀子,還有一些糧食,衣物,藥資。”
“大概,總的有二十三三四萬兩。”
“有三萬兩,是哀家出的。”
“有五萬多量,是百姓捐贈的,百姓捐贈了不少衣物和糧食。”
前陣子,太后將各大臣家的夫人宴請到宮中,說了此事。
她們紛紛捐了財物。
有錢的,想捐的,也不敢捐太多,怕露財。
很多也象徵性地捐了點,畢竟大家也要養家,沒太多的錢。
所以募捐到的財物不多,反而是百姓,積少成多。
雖然解決不了大問題,但大家的心意,太后已經感受了,很欣慰。
“這些物資,等皇上回來,交由他處理?”
遠在南方,太后一時之間,也沒有好主意。
唐菀看了萬公公一眼,見他沒有安排。
就向太后提議道:“母后可將一部分銀兩,換成糧食,衣物,藥物,多換些老人和孩子用的,現在就南送下去。”
“母后可呼叫兵部,以前負責向戰地運送糧草的人。”
這些人,太后是可以呼叫的。
“聲勢弄得大一點,讓大家都知道。”
太后一鼓作氣,做了決定:“對對對,現在送去,時機最好。”
一方面,可以及時補給給災民。
另一方面,也讓災民們看到朝廷的態度,讓他們知道,所有的人,都在關心他們。
也讓全天下看到,皇上,是如何拯救保護自己的子民的。
“另外,母后可給其他三十四省的知府去信,請他們代表各省,進行募捐,錢多少無所謂,只要心意到就行。”
“屆時,母后將各省的捐贈,記錄在冊,再用皇榜張貼,告知天下。”
“讓所有的人知道,咱們大週三十六省,一方有難,八方相幫。”
太后思索一番,點頭:“好,哀家去辦。”
“太后,”有內監匆匆進門來彙報:“莊國公進宮來了,請求見您。”
太后向唐菀:“哀家先回去了。”
“兒臣恭送母后。”唐菀行禮。
太后出了大門,門關上。
大廳裡只剩下唐菀和萬公公。
她擰眉沉思了片刻,向萬公公行了個禮:“萬公公,本宮想求您辦件事。”
萬公公立刻躬身回禮:“娘娘折煞奴才了,娘娘儘管吩咐。”
“上次,皇上讓本宮幫著看了些奏摺,臣突然想到一些事。”
“若可以,請萬公公幫助,將豫、湘兩省被皇上斬殺的罪臣,對百姓所犯下的罪狀,找百姓,及相關的官員,一一補齊。”
“等皇上回京之後,呈交刑部,以供存擋。”
萬公公目光一抬,震撼地看著她。
此舉,不僅可以向天下,向朝臣,向所有的人證明,皇上所行,依國依法,光明正大。
更是推行維護大周律法之舉。
也是皇上走向大統的開端。
他的腰不由又彎了幾分:“娘娘提醒得是,奴才這就差人去辦這件事。”
唐菀也舒了一口氣,不得不說,皇上留在身邊的人,也非等閒之輩。
“本宮還有一事,需請萬公公幫忙。”
“娘娘請說。”
“請萬公公,不要讓皇上和其他人知道,這是本宮所提的。”
她不想讓周危知道。
一來,是怕他忌憚自己干預朝政,讓他更加註意到自己。
再者,她不想和他,有太多的牽扯。
萬公公頓了頓,看了看她,點頭;“老奴明白了。”
說完,他退出福寧宮,安排人手,趕往豫、湘兩省。
皇上在宮中,留了不少人,供他差遣。
壽康宮,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大殿裡燈光昏暗。
太后進了大殿,直接黑沉著臉,坐上主座。
坐在椅子裡等候的莊國公,忙起身上前,行了跪禮:“臣,參見太后。”
太后這才斜視著莊國公。
他身上穿著一身紫藍色朝服,銀冠束髮,發鬚髮花,一臉威嚴沉著。
在見太后的時候,帶著點和藹。
太后擺擺手,莊嬤嬤就帶著宮人們下去了,殿上只留下他們二人。
莊國公見太后一臉沉怒,臉上露出一點笑,多了幾分做哥哥的親和。
“幾個月不見,妹妹這裡,好了不少,格外暖和舒適。”
“這,就是菀妃娘娘,為你安裝的地暖吧。”
莊國公來了好一會兒了,他身上穿著貂襖,都已經熱得直冒汗。
除了殿內溫暖如春,殿裡四處,還擺放著開得正好的鮮花綠植。
是前兩天,通了暖氣,從唐菀的宮裡搬來的。
這大殿內,都有了春天的氣息。
在這樣的冷冬裡,讓人極度舒適。
“這地暖,確實不錯,等我回去之後,就把家裡,也安上,免得老人孩子,冬天受凍,生了病。”
之前,李氏也向家裡提過地暖的事。
但府上最近發生了這麼多事,他哪還有閒心管這些。
現在親身感受,只想回去,立刻把地暖安上。
莊國公說著,就自己站起來。
要不是這次情況嚴重,太后又板著個臉,他也不會行跪禮。
之前,和太后見面,太后也讓他一家人,不用多禮。
幾次下來,他進宮來見太后,禮數就少了,即使行禮,也只是做做樣子。
太后見他此舉,神色一沉。
時間久了,她這位好哥哥,淺意識裡,就先當她是莊家的女兒,然後才是太后。
莊國公正想轉身,回到座位上,見她這樣,只好站住。
“莊國公來見哀家,有何事?”她語氣冷漠,哥哥都不叫了。
莊國公不由看著她,晦暗的目光,帶著審視。
多年以來,她還是第一次對他態度如此嚴峻,淡漠。
心想她在這後宮裡,應該只知道奶粉的事。
唐菀天天出宮,給鎮國公府,和陸國公府的那幾個孩子看診,動靜這麼大,太后也必然會知道。
沉思了一會兒,他開口說道:“老二家那無知蠢貨,之前弄了奶粉的事,闖出了禍端。”
“這些日子,我都在四處周旋,補救這些事。”
“哦?那你是怎麼補救的?”
莊國公眸光漸深,大殿上燈光昏暗,映得他的目光,越發的深晦如海。
“我給他們家,賠償了不少。”
“不過這些事情,我都會處理好的。”他輕描淡寫地揭過去。
又信誓旦旦道:“無論如何,我都會力挽狂瀾,讓莊家走向強盛,永遠成為妹妹,你的後盾。”
若不是上次,莊明姝和李氏進宮來,唐菀說的那些話,點醒了她。
她只怕又要為了這番話,感動。
現在,更多的是心灰意冷。
看著老謀深算的人,她壓下心中的憤怒,問道:“所以呢?”
“哥哥聽姝兒她們說,妹妹與菀妃娘娘親近。”
“哥哥想請妹妹幫個忙,從菀妃娘娘那裡,拿那奶粉配方。”
“配方拿出去之後,哥哥會找人好好生產經營,賺了錢,交給你和菀妃娘娘。”
他清楚,歷來宮中后妃,有不少都想辦法,在外面做生意,謀錢。
太后和菀妃,也必然會動心。
“我也可以一次性,給出一大筆錢,買斷奶粉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