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對策
穿書後我成了男主的媽 鈕咕嚕瓜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蕭濯和杭以冬坐在飯桌前,桌上已經放上了飯菜,只是因為旱災的原因,兩人也吃的節儉些。
用完了晚飯,洗完了澡,兩人便一起靠在床頭討論自己白天遇到的事情。
蕭濯懶散地將杭以冬圈在懷裡,杭以冬將頭靠在他的胸膛上,百無聊賴地擺弄著他的大手。。
“今天我去了安和縣縣衙,檢視了他們的記錄,發現旱災發生到現在,僅僅只開了三次倉,而且發放的糧食極少,莫說是這麼多災民了,那些糧食只夠一個府一天的用量。”
“更過分的是,在西北地界的官員不想著如何安置百姓,只想著如何保全自己,這裡的曹知府光從府衙借糧就借了三百多石,到現在都沒有還,城中的百姓尚且吃不飽飯,更可況是城外的呢?”
感受著蕭濯從胸膛的震動,杭以冬也明白他的氣憤,但是她卻採集到了蕭濯話中的重要的資訊點。
“你說曹知府?”
蕭濯看向自己懷中的小女子:“娘子知道?”
杭以冬輕輕嗯了一聲:“今天我去街上查探情況,知道了這幾日在大街上行走的路人都是這個曹知府演給我們看的一場戲。”
“演?”蕭濯皺了皺眉頭。
“對,曹知府知道我們要來,於是讓百姓們裝作熱鬧的場面,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覺得災情不那麼嚴重,聽百姓說是為了抱住自己的官位,但我總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那些漫無目的在在街上游蕩的百姓,還有在被關在城門外的流民,若是不早點解決這些問題,怕是遲早會出大事。”杭以冬握住蕭濯的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他們言語之中,對官府非常不相信。”
“另外,我發現這裡的商戶也有問題,旱災之後,米糧的價格翻了三倍不止,導致城中的百姓都吃不上飯。”
蕭濯一手將杭以冬嬌嫩的手整個包裹進手掌,傳遞著自己的溫度:“放心,交給相公來解決,我明天就去拜會拜會那個曹知府,至於商戶之事,我們還得做點打算。”
“我們原本是秘密進的安和縣打探情況,沒想到當真查出來不少的貓膩。你這是打算最近就向百姓宣告自己的身份嗎?”
“他們遲早是要知道的,不管他們信不信任我,我都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安置好他們。”
杭以冬笑了笑,沒有說話,只是在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好好幫助蕭濯完成他的理想。
“對了,我今日遇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先生。”杭以冬將老乞丐的事情和蕭濯講了一下。
蕭濯耐心地聽著自家娘子白日的經歷,是不是還會做些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溫暖又令人感到安心。
因為兩人白日都十分疲累,兩人躺到床上不久就感覺到了睏倦,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來到西北安和縣的第一天,不太順利。
而另一邊被被兩人唸叨了許久的曹知府,此刻接到了二皇子的一封密信。
曹知府在將信中的內容看完之後,就將信扔進了火盆裡,很快,信就被燒得只剩下一角,殘留的信紙隱約能看出到達兩字。
曹知府回了一封信,將信交給自己的小廝鄭重道:“快馬加鞭給二皇子送過去。”
翌日,穿著一身官父的蕭濯便上了曹知府的門。
曹知府恭敬地將蕭濯引到了上首,曹知府則恭敬地站在了蕭濯下首。
“大人,請喝茶。”
蕭濯輕輕拿起了茶杯,嗅了嗅,微笑著對曹大人說:“曹大人這兒倒是什麼都不缺,這茶應該還是從餘杭運過來的吧。”
“哎,大人話可不能這麼說,這不是為了招待大人,得用上最好的嗎?如今百姓們都吃不下飯,我這心裡呀,也是不好受呢,為了體驗疾苦,跟他們一樣天天只吃大饅頭呢。”曹知府做出一副誓與百姓共進退的模樣。
蕭濯面上不動聲色,看著曹知府:“曹知府可知,外面的百姓可都吃不起飯了,若是曹大人當真一心為民,就應該跟百姓一樣不吃飯才對。”
看著蕭濯這笑面虎的模樣,曹知府倒也不怵,反而更加地賣力表演了,那浮誇的樣子倒是可能惹的不知道情況的人真的信了他。
“大人說的是那的話,若是我們當官的都不吃飯,病倒了,那還有什麼人能為百姓做事說話呢?要知道百姓乃國家的根本,百姓都不好了,那國家又該怎麼辦呢?所以本官一定要養好身體,為他們打算。”
“曹大人,本官沒想到您如此為國為民,是在是令人佩服啊!這樣吧曹大人,我先代替百姓謝謝您了。”
曹知府有些愣,為什麼要謝謝他?曹知府一臉懵逼地看著蕭濯。
只見蕭濯一臉的情真意切,他緊緊地握住曹知府的手,一雙眼睛水光瀲灩,好似下一秒滾燙的熱淚就要流下來。
“曹大人啊,您真是一個好官啊,居然為了百姓願意捐出六百石的米糧,您這麼為國為民,我當然是要感謝您啦!”
曹知府一聽這話,趕忙自己的手從蕭濯的手中抽了出去,一臉僵笑:“蕭大人啊,我怎麼不記得說過這話?”
看見曹知府這一動作,原本還在感動著的蕭濯的臉色立馬變得正直了起來,質問道:“曹大人,您家底這麼豐厚,難道連六百石米糧都拿不出來嗎?還是說,您剛剛說的忠軍報國之事只是搪塞之語?”
隨後臉色又立馬變得柔和下來:“沒關係的,曹大人,我已經命縣衙的人在全城張貼了告示,說曹大人在先前向衙門借了三百石糧食,明天不僅僅會還這三百石,還會再捐贈三百石糧食,總計六百石,還附上了您借糧食的借據,想必如今,全城的百姓都已經知道了。明日王大人會帶著百姓們親自上門,曹大人記得準備好糧食哦!”
說完,還調皮地向曹大人眨了眨眼睛。
“哦,對了,曹大人昨天是向城外傳遞了什麼訊息嗎?不好意思哦,曹大人,忘記告訴你了,我一進城之後就將守城的人手全部換了,您的人如今已經被扣押起來了。”
“你!”
曹知府心頭一顫,雖說那封信裡沒有說什麼太過露骨的話語,但是還是有幾處記號的,這不是要出事嘛。
蕭濯裝作十分理解包容的模樣,將曹知府指著自己的手指頭掰彎,惹得曹知府痛的哇哇大叫。
蕭濯湊到曹知府耳旁,用僅能兩人聽見的聲音說道:“如今我來了西北,那我就是最大的官員,你若是想玩什麼小心思,那就掂量掂量自己有沒有這能耐。還有,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還不是二皇子的。”
說完,蕭濯當著下人的面對著曹大人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那就多謝曹大人了,本官先告退了。”
隨後蕭濯便離開了,一旁的下人都有些狐疑,難道他們家老爺真會捐糧食?
曹知府癱坐在椅子上,冷汗直流,他都知道了!這還沒開始打仗呢,就被敵人從內部分解了,這可怎麼辦啊?
想想明天還要給出去的六百石糧食,曹知府的心就不禁一陣肉疼。只是如今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此事,還有官位比他大的蕭濯壓在上頭,蕭濯手底下的人可都是武將,自己的人絕對可沒法比。如今也沒辦法聯絡上二皇子,這所有的後路都被短了呀!
曹知府只能無奈地準備糧食了。
曹知府門外,蕭濯一出門,先回頭看了看曹知府門上刻著兩個大大的金色的“曹府”牌匾,隨即玩味一笑,進了轎子。
畢竟今日是以官員的身份來見的曹知府,自然得將朝中官員的做派都拿出來了,順便也讓百姓知道,京中派來的人已經到了安和縣。
蕭濯特地讓抬轎子的人在城中轉了一圈才回去。
果不其然,蕭濯的轎子剛剛過去,就有兩個小攤販湊在一起。
“這過去的是誰啊?”
“喲,你還不知道呢?這就是京城派來攻打北牧國鐵騎的蕭參將啊,聽說兩日前剛到。”
“京城派來的?不會跟那曹知府一個德行吧?”小販故意壓低了聲音。
“這位大人可不一樣,你看到早上那告示了嗎?就是曹大人還米糧之事。”
“當然看到了,我還不咋相信呢,這曹大人只知搜刮民脂民膏,什麼時候居然還管過百姓的死活,要我說啊,定是假的。”
“哎呦,說你傻了吧,這告示啊,正是這蕭大人讓人貼的,這蕭大人是誰啊,那可是皇上親封的三品大員,比曹知府的官還要大的,他說的話曹知府敢不聽?再說了,那告示上還有官府的官印的,定做不了假的,你若是不信,我們明日一起去曹府瞧瞧?”
“那感情好,我也看看看到底是真是假。不過這曹大人到底是什麼人,這麼厲害?”
“聽說啊,是定國大將軍的兒子,小時候被人抱走了,剛找回來,連皇上都對他愛護得很呢。”
兩人的背後,跟著兩個人,若是杭以冬在,便能看出這就是先前她遇到的老乞丐和小乞丐,此時老乞丐的眼中滿是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