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有道觀裡的小道士親自端到我們的房間。
那個端來飯菜的小道士名叫初陽,是桓成子的二徒弟。
菜色雖說都是全素齋飯,但油腥十分充足。有青筍,莧菜,觀音豆腐,羊奶燉雞蛋。主食也是精米,精面的白饅頭,還有飯後的水果,糕餅……
道士當成了他們這個樣子,可是當中可圈可點。
初陽看樣子,大約也就二十出頭,因為營養好,所以長得油頭粉面。他的臉上還沒有完全褪去嬰兒肥,面色也是十分紅潤,有光澤。
初陽把飯菜擺了滿滿一桌子,然後有些愜意的對我和爺爺解釋。
“實在是道觀裡有雜事繁忙,廚房當差的在忙著熬藥,便把大夥兒的晚飯給耽誤了!
這是我自己隨便炒的兩個小菜,老人家,您請慢用。”
爺爺坐在凳子上,一手拿著筷子,一邊跟那初陽小道士細打聽。
“那女人當真快病死了?你家師傅懂醫術,就連他也治不好?”
初陽便站在原地,規規矩矩的回話。
“說實話,那女人抱著孩子到咱們道觀,已經有三四天的時間。
師傅一直不肯見她。那女人便守在道觀外頭不肯走。她本來就是得了不治之症的人,又三天三夜未進水米……唉!估計是挺不過今晚。”
爺爺聽了這話,先是嘆氣,神情之中也有些不落忍。
“你家師傅的心腸太狠!他不該這樣做啊……”爺爺同初陽數落桓成子。
初陽道:“其實我還算了解師傅,他從未經過人間苦難,這次他是實在慌了!師傅心裡也難受呢。那女人,對師傅蠻重要……”
我爺思慮了片刻,便再次對初陽道謝,兩個人寒暄了幾句。初陽便從懷中摸出了一個黃銅的小鈴鐺,交到我爺爺手中。
“老人家,這是我師傅讓我交給您的!按理說,在我們道觀之中,一般惡鬼應該不敢臨門。但也保不齊有那種不怕死的鬼魂!
我師傅讓我對您說,倘若遇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便搖響這個鈴鐺。這本是一對子母鈴。
子鈴就是我手中的這個,母鈴鐺在師傅他老人家的手中。子鈴一響,母鈴也會跟著發生響動。
這樣一來,只要您這邊遇到危險,師傅便會在第一時間趕到。”
爺爺接過這枚黃銅子鈴鐺,撇著嘴巴,口中對桓成子還是不依不饒。
“有這麼好的東西,也應該把那個母的給我!當兒子的,應該他留在手中。這個臭老三,什麼時候都學不會尊老敬長!”
初陽又說:“我還有幾十個師兄弟,道觀中絕大數的弟子們,都住在您左手邊的那個小院兒裡。老人家,您要是有什麼吩咐,便儘管來找我們!”
桓成子這人雖然說有些老不正經,但是他手下的弟子們,一個個年紀不大,為人卻是十分的老成矜厚。
桓成子定然是有大本事,我心中越發的認定!
初陽離開房間後。
我隔著窗戶的紙糊窗戶,隱隱的望著這湘雲觀裡的一草一木,清幽,莊重,豪奢,貴氣,禪意……
呵,這定然是經歷能工巧匠精心設計過的吧!便是花草樹木都不是輕易種植,而是頗有匠心和講究。
我實在穩不住,問爺爺。
“爺,您這三師弟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當真是有錢呵。”
我爺拿著筷子,夾著青菜,嘴裡還有一大口沒吞嚥下去的,嘴皮子上下吧唧的直作響。
“呵!就是一不恭世事的公子哥。臭老三他爹做買賣,據說是什麼瓷器世家,專門給從前的宮廷中供奉套瓷擺件。”
“呃……那還真是個有錢人!也不知他為何竟願意出家,做個道士。”
爺爺繼續吧唧著嘴:“這小子從小體弱多病,養不活。被家人想當年送到山上寄養的,沒想到這小子還的確腦袋瓜子靈,跟著我師傅學了不少真功夫。
再加上真正的大戶人家,更信奉這些鬼神之術。他便越來越覺得當道士是比發財的門道,為了錢,一輩子也就不還俗嘍!”
爺爺一邊說著,一邊拿著筷子,點著桌子上的幾盤素炒青。
“大孫兒,你也吃些!”
我說:“剛才在桓成子屋子裡吃了不少水果,糖塊,肚子裡現在不大餓。”
我便又問。
“為了錢一輩子做道士?家人同意嗎?自己也不覺得虧?一輩子要守清規戒律嘞!”
爺爺冷哼說。
“做道士不比做和尚,清貧的是真清貧,富貴的也是真富貴。規矩戒律倒沒有那麼嚴格,更何況他臭老三原本就是個假道士,他還搞了一個窯姐,現在私生女都生出來嘍!”
我瞬間想起了那個楊梅大瘡……
我問:“就是昏死在湘雲觀門口,那個得了不乾淨傳染病的女人?她是個婊子?”
我口中呢喃,心中略微有些失意。
那女人長得好標誌,雖說憔悴暈厥,可那姑娘卻是真真漂亮,巴掌大的臉,精緻玲瓏的唇。
那樣年輕貌美的女人,怎麼甘心情願去做婊子!
我爺說:“怎麼跟你說呢?有些東西,你們小娃子也不懂。
就是剛才臭老三在房間裡跟我私談,說自己四年前,跟山下戲園子裡一個小花旦搞上,誰曾想那小花旦自甘墮落,改行做了暗門子。
唉!然後染上一身怪病,快要嚥氣。卻突然又來山上找他,懷裡還抱著個女娃娃,說是臭老三的親閨女。
臭老三心裡恨那個女人,他不肯認,也不確定那娘們兒是不是在說謊。心一橫,便索性把這娘們兒關在了山門外。誰知道這娘們兒心更狠,自己的性命都不要了,愣是在湘雲觀門外死守麼三天三夜……”
爺爺把這事兒說的含糊不清,也沒有詳細的講明前因後果。
可是從這男女情事的凌亂程度來看,大抵不過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是那當個暗門子的小花旦訛人,臨終託孤,她自知自己得了不治的傳染了惡病,便尋一個有錢的,條件好的主兒,把自己的親生女兒託付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