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四章 大耳賊(求票,求收)
重生三國征戰萬界的小說 皇甫大少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澤呦,軒轅天奇h的打賞,這給力的月票!新的一月,求月票!)
“先生,你認為呢?”,張角朝一旁的一名文弱書生問道。
此人乃是張角的軍師楊鳳,有些智謀,張角對他也頗為倚重。
楊鳳躬了躬身說道:“大賢良師,敢問那夥敵人可是幽州軍?”。
張角點了點頭。
楊鳳見張角點頭,自己卻皺了皺眉頭,“先生,怎麼了,有什麼不妥的嗎?”,張角見楊鳳這個表情,問道。
看了張角一眼,楊鳳說道:“大賢良師,恕在下直言,雖然咱們在廣宗城下還有十五萬大軍,但是我卻不認為能夠取得勝利,所以我的建議”,沉思了一下,楊鳳接著說道:“撤退”。
“什麼,撤退,不行,不行”
黃巾軍一眾將領聽楊鳳叫他們一仗沒打就撤退,這讓他們如何受得了,自從他們起事開始,基本都是連戰連勝,要讓他們做縮頭烏龜,他們可做不到。
嘆了口氣,楊鳳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張角。
張角皺了皺眉頭說道:“先生,恐怕你這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就算他李忠有十萬大軍,可是殲滅程遠志十萬大軍他至少也得損失五萬以上,我們現在在廣平還有十五萬大軍,以三倍與其一戰,難道還不能取勝嗎?我倒是不信”。
“大賢良師.”,楊鳳還想再勸,但是張角卻是擺了擺手,他認為楊鳳有些太謹慎了,恐怕是被幽州軍嚇破了膽了。
“先生,你膽怯了?”,一名黃巾軍將領嘲笑道,對這個平時只知道耍嘴皮子的楊鳳,他早就看不順眼了,此刻見張角跟他有些不對付,連忙出聲奚落道。
“哼”,楊鳳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冷哼了一聲,站在了一邊。
此人名叫於毒,乃是黃巾軍的大將,自認為天下無敵的那種人。
張角看了楊鳳一眼,見他把頭撇開,沉思了一番,張角說道:“白繞,於毒”。
“末將在”,兩員黃巾將領出列應諾道。
“你二人率五萬大軍監視城裡的漢軍”,張角說道。
“是,兩人應諾道。
”其餘眾將隨我率十萬大軍前往破敵“,張角信心滿滿的說道。
”是“,其餘將領都興奮的應諾道。
只有一旁的楊鳳眼裡閃過一絲憂色,只不過他卻是沒有開口,他知道張角一旦做了決定就不會更改,所以他說了也沒用,還不如省點力氣。
”好了,都回去準備吧“
”是”
“主公,徐晃到了”,許褚騎著戰馬來到李忠面前說道。
“嗯,叫他過來”,李忠說道。
許褚點了點頭。
過了一會兒,面無表情的徐晃便來到了李忠身邊,還有軍師郭嘉。
“主公”,這時李忠已經下了戰馬,站在路邊。
李忠點點頭,說道:“怎麼樣了,有什麼情況嗎?”。
徐晃搖了搖頭,說道:“末將在清河留下了五千士兵,另外俘虜的黃巾軍也被關在哪裡”。
李忠點點頭,說道:“好了,走吧,估計後天就能趕到了”。
“是,主公”。
“奉孝,你說張角會不會逃跑呢”,騎著戰馬,李忠朝旁邊的郭嘉問道。
郭嘉搖了搖頭說道:“主公,嘉認為張角不僅不會逃跑,而且還在廣宗等著主公呢?”。
李忠有些疑惑的看著郭嘉。
“咱們在鄴城殲滅了程遠志和他的十幾萬黃巾軍,如果他逃跑的話,他還如何統帥大軍,雖然他在黃巾軍裡有著絕對的威勢,但是這肯定會給普通的黃巾軍心裡造成一種錯覺,那他們如果也被我們殲滅了,是不是張角也會見死不救或者不聞不問,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
李忠點點頭,郭嘉接著說道:“而且估計張角咱們雖然殲滅了他十萬大軍,但是咱們多半會損失慘重,而他在廣平依舊還有十五萬大軍,所以他一點都不怵,估計是想一戰而定整個北方”。
“為什麼這麼說”,李忠問道。
“一旦咱們的主力被張角殲滅,到時候他只要解決了廣平城裡的盧大人的漢軍主力,幾可以揮軍北上,韓馥的冀州軍已經被黃巾軍打殘,而咱們的主力又被他殲滅,到時候被方誰還能跟他抗衡”,郭嘉說道。
老子點點頭,他不得不佩服,郭嘉說得確實有道理,一時之間心裡更是充滿了對這場戰爭勝利的把握,不僅僅因為他有近十萬大軍在手,更重要的是他有郭嘉的輔助,讓他信心大增。
“聽聞奉孝一席話真是讓我頓開茅塞啊”,李忠看著郭嘉說道。
“主公過獎了”,郭嘉淡淡笑道。
其實郭嘉還真是猜到了張角的意圖。
此刻的張角正在自己的大帳裡做著美夢呢?一旦殲滅的李忠的主力,到時候他攜大勝之師揮兵北上,一舉攻佔幽州,冀州韓馥他張角還沒看在眼裡,等攻佔了幽州,張白騎(司隸黃巾軍統領,統領十萬黃巾軍準備攻佔司隸地區),等他攻佔了幽州,張白騎攻佔了司隸,他再給張白騎下令兵出幷州同他東西夾擊,到時候整個北方就在他張角的手裡了,而且南陽張曼成,波才等人正在同皇甫嵩,朱儁對峙,他相信很快就會有捷報傳來,到時候整個北方和中原地區就會在他的掌握之中,假以時日,就算是黃袍加身也不是幻想,一想到這裡張角熱血沸騰,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
哈哈哈哈,張角得意的笑聲充滿了整個黃巾軍營地。
波才張曼成統帥的近二十萬黃巾軍正在長社同皇甫嵩,朱儁激戰正酣,而張白騎的十萬黃巾大軍正在朝洛陽進軍,現在黃巾軍的形勢可謂一片大好。
“老師”,廣平城裡,一個耳朵奇長奇大,,雙手及膝的白麵男子站在一身著銷甲的老者身邊喊道,這白麵男子身邊還有一高大威武漢子,只見他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眉臥蠶,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只不過挎著一張臉,好像誰欠他十兩銀子沒還似的。
“是玄德啊,有什麼事嗎?”,那人赫然就是盧植,而那白麵男子乃是他的學生劉備,大耳賊劉備是也,而那威武漢子乃是劉備的結義兄弟關羽。
劉備(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佔有今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一說太宗)[1],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新的一月又到了,希望各位朋友能夠多多支援,月票,打賞,推薦票,收藏都是對皇甫的支援!
上個月的月票又是個位數,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援,爭取進行兩位數的突破!
感謝大家,佛祖會保佑你們的,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