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山西籍官員彈劾?萬曆帝:一併砍了!九族也不要放過,家產充公

大同府殺虎口。

殺虎口,也稱西口,建於明朝,古稱參合口。

位於山西朔州右玉縣境內晉蒙交界處。

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

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殺虎口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殺虎口乃直北之要衝,扼三關而控五原,自古稱為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殺虎口又是歷史上的重要稅卡,作為中原與蒙古、西域貿易的必經之路,極盛時期,關稅日進斗金。

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殺虎口。所謂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虎口。

明朝與俺答汗通貨互市後,無異給晉、陝、冀邊民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

這本身是明朝改善與北邊遊牧民族關係,減少北方遊牧民族南下入侵中原的良策,然晉商卻趁勢而興起。

他們勾結官府邊將,大肆地走私各種物資,大發國難財。

曹正淳來山西鎮壓晉商萬曆帝給他的錦囊當中,有一條就是控制殺虎口。

而今曹正淳已經控制了整個大同府,殺瞭如此多商人,為防止太原府甚至整個山西的商人望風而逃向北邊草原,曹正淳直接讓麻貴帶領自己的五百精銳,鎮守在殺虎口。

一方面是嚴查外逃的商人,另一方面也是趁機摸清楚關口運作的過程。

殺虎口一嚴查,頓時讓晉商們感到了真正的危機。

大同府的晉商死不死無關痛癢,但殺虎口嚴查一天,他們的損失也是巨大的。

這才是真正觸及他們利益的大事情。

當地晉商買通的官員當即將彈劾麻貴的奏章,雪片一樣飛向了京城。

一方面說他縱容韃靼入侵大同府,殺害如此多商人搞得人心惶惶;

另一方面又說他擅自封關,導致邊民無處討生活,都快要餓死百姓了。

麻貴心裡苦啊!

這就叫什麼事啊!

明明不是我要做的,我就是個背鍋的啊!

這也太冤枉人了。

老天爺你長沒長眼睛啊,這是我要做的嗎?

這不是曹督主下的命令嗎?

這不是那個京城的,那個皇啥……就是老天爺您的兒子下的命令嗎?

這關我屁事啊!

……

京城。

京城這段時間也不太平。

京城的官員們接到了從山西過來的急報之後,比山西的商人還要著急。

沒有別的就因為財源被搞掉了。

京城的這些高官雖位高權重,但是沒錢。

每年地方上給他們孝敬的那些錢,還不夠他們吃喝幾次。

所以他們格外重視從山西商人和東南商人那裡搞到的走私分紅。

如今東南那邊陳寒搞得東南士紳們個個叫苦連天。

幾乎每天都有急報送上來,要求他們趕緊讓皇帝把陳寒弄走,可是陳寒不僅沒有被弄走,反而是越來越囂張。

京城的文官不僅沒把陳寒搞死,反倒是自己惹了一身的騷。

文官們現在已經基本認定,東南邊可能已經不能用了,只能放棄,陳寒這個王八蛋實在是厲害。

他們現在能倚重的就只有山西。

可是現在連山西這邊也出了問題,他們可就坐不住了。

看這樣子皇帝好像就是衝著他們的錢袋子去的。

這可不行!

百姓遭殃那是朝廷的事情。

可是錢袋子出了問題,那可就是自己的問題。

於是這些官員很默契地開始了自救。

他們一封接一封地上書。

一開始只是一些小官小吏,後來直接發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官員都開始上書。

說來不知道這些官員是不是失憶了,明明之前陳寒剛剛處理了一大批官員,可這些官員卻仍舊是前仆後繼的上來。

殺殺不盡,斬斬不絕!

真就是離離原上草,春風吹又生。

估計只有將這批人都殺光了,官員們才知道什麼叫做畏懼。

而萬曆帝也沒有著急將這些上疏彈劾的官員都給殺掉,他先是調查了一下。

底子乾淨,只是站在國計民生的角度上書彈劾的,可以不追究。

但是那些本身屁股就不乾淨還想著搗亂的,那就不客氣了。

新上任的戶部侍郎,籍貫是山西蒲州。

他接到了家鄉人的急報之後,急得嘴上都起泡。

他家可是世代經商,好不容易把他扶上了戶部侍郎的位置。

如今聽說家鄉發生這麼大的事,大同府晉商都被一掃而光,連殺虎口都被麻貴的人馬給鎮守住,這是要幹什麼?

這是要斷晉商的財路,也要斷晉商的人頭。

晉商控制著兩個關口,西邊殺虎口,東邊張家口。

這是絕對不能動的一根底線。

於是乎,山西籍的官員,以及被他們收買的六科給事中們、督察院的御史們紛紛上書彈劾。

就連戶部侍郎也聯合了幾個山西籍的同僚,來到了御花園找到正在釣魚的萬曆帝訴苦。

和這些急得滿頭亂撞的山西籍官員不同,萬曆帝清閒得很。

如今內閣有張居正,外邊有陳寒在東南打壓東南的走私商人;西北有曹正淳坐鎮山西,打壓山西的晉商,他還用愁什麼?

他只需要等待幾個月之後,數以億計的白銀運送到京城來就行。

戶部侍郎到底是個什麼貨色?

錦衣衛已經將他的底都給查了個乾淨。

他上書好幾次萬曆帝都沒理,現在居然追到御花園來,那就是他不懂事了。

戶部侍郎跪在地上跟幾個同僚一起,陳言:

“陛下,麻貴擅自封關,勢必導致邊民死傷慘重,陛下乃聖明天子,要以民為重啊!”

另外一名山西籍官員也說道,“而今麻貴縱容韃靼人殺入大同府,大同府百姓死傷慘重,還請陛下明察。”

萬曆帝心裡冷笑:大同府的韃靼人到底是怎麼來的?你們應該比誰都清楚,不就是你們這些山西人從北邊草原上故意勾結來的嗎?

現在這些人反倒把伱們的同黨殺得片甲不留。

還說什麼普通百姓?

普通百姓現在燒香拜佛求他們來殺山西晉商,怎麼會有損失?

這幾個山西籍官員喋喋不休,一邊大罵麻貴不作為,另一邊又假惺惺地說封關之後邊民生活會很艱難。

其實就是他們走私會變得很困難,必須要開關。

說了小半個時辰之後,萬曆帝終於不耐煩了,回過頭對邊上站立的錦衣衛道,“這五個人居然膽敢刺王殺駕,形同造反,他們本人拉下去斬立決。

把他們的九族一同砍了,嚴查他們的家底,通通充公。”

那五個官員大驚失色,回想了一下。

剛才說的話似乎沒有一丁點造反的意思,只不過是在誣告那個麻貴而已。

他們抬起頭,猶豫了半晌,才說道:“陛下,臣等一片忠心,何來造反之說?”

萬曆帝點點頭:“啊對對對,你們一片忠心,是朕誣陷你們可以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