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亞在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就是文官們所搞的一個陽謀。

她雖然知道,但是卻又無可奈何。

因為如果這一次京師大學沒能順利地完成任務的話,這些文官一定會大肆在外面宣揚。

看吧,花了這麼多錢打造的京師大學,號稱集合了天下所有能工巧匠。

可是呢,居然連一座橋都建設不起來。

就算在之前朝廷沒有花這麼多錢去打造這所學校。

沒有花這麼多冤枉錢去召集這麼多學生,也能夠順順利利地完成建橋的任務。

甚至還可以非常省錢。

索菲亞之所以覺得這是個陽謀,就是因為這是一個不可以拒絕的任務。

索菲亞在接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也讓人去查了一下,這座大橋要修建還真就不是這些文官信口開河來的。

因為十幾年前兩邊的百姓就已經反應過。

由於永定河太寬,又時常氾濫。

上面架設的木橋很容易就被沖垮。

因此當地百姓,屢屢上報給當地的巡檢司,希望朝廷能夠建一座真正的石橋,供兩邊百姓過往。

當地巡檢司也跟宛平縣反映過。

希望能夠建造一座真正的石橋。

可這件事情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一拖再拖,拖到現在。

朝廷這邊現在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

而且新皇剛剛登基,建造一座石橋一方面方便了兩地百姓來往。

另一方面,也是新皇帝登基之後對百姓們施以恩典。

所以這種事情是不得不去做的。

連皇帝自己,或者說陳寒都覺得,這件事情還是得要去做一做。

所以陳寒借皇帝的口吻,告訴了索菲亞。

索菲亞也覺得很有道理。

甚至她親自帶著人去那邊探查過。

發現那裡,的確非常需要一座石橋。

因為那個地方,居然是永定河經常改造的一個樞紐口。

所謂的樞紐口,就是這個地方倒黴。

每一次改道,這個地方都要承受一遍洪水的衝擊。

不是因為這個地方有多重要。

而是因為這個地方是個彎口水潭。

一旦前方改造,這個地方就積水,本來這個地方積蓄的水就多。

再有那麼多水過來,就容易沖毀河面上的木橋。

因為這個事情,兩岸的百姓怨聲載道。

首先木橋修建,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沒個幾年朝廷就因為自己用水的需要,而讓永定河改道,導致沖毀。

當地老百姓都不願意再去修建木橋。

另一方面,因為經常改道,導致走在橋上面的老百姓,被沖掉的不少。

家家戶戶都對此有怨念。

如果不盡快地修建一座石橋給他們的話,可能當地的百姓就得紛紛搬走。

所以為了這些事情考量,這座石橋也必須要修建。

然而這座石橋要修建,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如今只短短的半年時間就要修建完成,還真是一個考驗。

索菲亞看著那二十多米寬的河道,半年時間要修建一座石橋,並且還要體現出京師大學的工匠精神,體現出京師大學這些學生們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就單獨拿出來當做一個課題研究都可以上很多節課了。

拿到了這個任務之後的當天,索菲亞這邊就召集了在京師大學的不少老工匠開會。

如今京師大學招聘的這些教師,有九成都是來自民間工匠。

這些人一般都是在當地,又有學識又有威望,同時又有經驗的老工匠。

這些人本來就非常難得,所以把他們給湊齊起來就更加難得。

這些人過來後,馬上就開始編撰教材。

對於教學教材的編制也早就完成。

大家一方面是按照木匠、泥瓦匠、金匠等等的基礎教學開始教導。

工匠們的確是帶著自己的技術來京師大學的,但他們之所以在這裡可以學到更好的。

是因為之前他們所學習的那些不成體系不成理論。

很多問題他們可能一輩子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怎麼來的。

甚至就算是他們知道,那也得花費十幾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夠轉過這個彎來。

而現在之所以要到學校裡來學,就是要把他們這種成套的理論,全部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教給他們。

同時來自五湖四海的工匠,能夠就各地情況的不同。

將自己所學所知,甚至風土人情都彙集到一個學堂裡面。

大家這才會知道。

原來每個地方的木頭材質疏密程度不一樣。

每個地方的砂石結構不一樣。

每個地方的人體重不一樣。

每個地方的口味欣賞水平不一。

在這種大熔爐一樣的學堂裡邊,大家能夠互相交流,能夠闡述這些,才是真正的這所大學所體現的價值。

而現在當有這麼個任務出來之後,就可以看得出來南方的學子們比較的興趣缺缺。

他們覺得在半年之內,憑藉著京師大學這所學校,就要將如此宏偉的一座石橋給做成,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但是北方的學子則不一樣。

或許北方的學子經常遭受洪水以及黃河氾濫之類的衝擊,所以他們對當地的老百姓更有感同身受。

於是他們紛紛獻計獻策。

不過不管是什麼樣的情緒,都要先行動起來,而絕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這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湍急的河水上面架設橋墩。

來自四川的學子,很快就想到都江堰的分流法。

在寬闊的河水當中,先挖出一條支流,引走河水。

然後再修建小型的水壩,使其中一方沒有水流或者儘量減少,最後修建橋墩。

橋墩完成之後,下一個支流繼續如此實行。

就能夠保證又快又好地架設好橋墩。

這個方法得到了大傢伙的一致驗證。

驗證的方法當然就是在實驗室當中按照十比一還原當地河流的情況。

接著模擬起當地的水流和河沙情況,建設分流的支流情況。

然後在試驗場當中,開始搞出河流之上如何架設橋墩,如何建造橋樑的實驗。

這種方法很新穎。

這是索菲亞從自己所在的學校學到的模型法以及實驗法,拿到這裡來,作為新的教學方法。

在推演上,大家提出了各種問題。

而針對問題,大家又用了數種方法來解決。實驗法一方面是能夠,直觀地讓參與的學子們知道,會遇到什麼樣的情況。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減少不必要的場地的浪費。

當然在搞這些推演的過程裡,索菲亞也沒有閒著他。

她調動了工部,將砂石材料全部運到了當地去。

在推演完成之後,京師大學的師生馬上就開始行動。

文官們看到京師大學學生和老師們的行動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嘲諷。

尤其是看到索菲亞,居然帶著大量的學生在原地進行測量的時候,更是笑的非常的開心。

他們之所以覺得石橋很難修建,就是因為當初之所以不願意修建。

一方面是不願意花這個錢。

第二方面是,這個地方實在是不應該修一座石橋。

雖說那個地方有很多的人居住。

可是為什麼那邊的人會居住?

是因為灘塗堆積了很多肥沃的土地,就會有人定居。

大傢伙為了糧食為一口吃的,是應該要去找一個肥沃的地方,他們都理解。

但是很難想象的是,那個地方原本不就算永定河不改道,也會經常受到洪水的衝擊。

架設一座木橋或者其他的橋都容易被沖垮。

所以朝廷其實一開始就已經在離村莊上下游兩邊都建設了木橋。

那些木橋遠離了積水潭,所以不會不會被水流給沖毀,故而並沒有建設石橋。

雖說每一座橋都離他們有五十里左右的距離。

但是起碼可以保障人的性命安全。

為了圖一個方便,經常去建設那些木橋,死傷多少人大傢伙都看得到。

老百姓們有的時候真的是很不理解朝廷要這麼做的一些原因。

然後一直經常地向上面反映說要修建一座石橋。

他們卻不去反應一下,為什麼不在那裡建設石橋的原因。

官員們在聽到了那個地方之後,馬上是露出了鄙夷的神色。

甚至有些個官員,其實一開始對那邊的百姓還是挺理解的。

但聽說了這些事情之後,馬上就轉變了自己的想法。

“那些百姓沒有想過,自己所提出來的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

難道真的要浪費這麼多民脂民膏去修建一座石橋,然後又被沖毀?”

“原本那個地方就不適合做石橋。”

再者有官員說道:“欽天監已經監測過了,過段時間有雷雨,必定耽誤他們的工期。”

其實這還真的是要怪如今的這小冰河時期的怪天氣。

雖說三月到九月,這幾個月下雨都可以。

但有一個前提是不能連綿不斷下瓢潑大雨。

可是小冰河到了之後,把所有的天氣都給弄混亂了。

首先來說,冬天之時不下雪不下雨。

這就導致從年末到年初這段時間又冷又幹。

任何東西都無法生長。

可是到了五六月份七八月份的時候,降水又太集中,容易形成洪水災害。

這就是小冰河時期特別讓人煩躁的地方。

大量的極端天氣出現,導致老百姓無所適從。

導致植物生長也無所適從。

所以欽天監判斷,再過一兩個月就要到達大雨傾盆。

“到時候修橋無法完成的,京師大學拿什麼交差。”

有官員這麼一說,大傢伙終於是放心了。

因為他們經歷過了這種極端的天氣。

所以都明白,想要完成這件事,肯定是困難重重。

“估計那個索菲亞是沒有在咱們大明待過,

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這所謂的極端天氣是怎麼回事!”

這些文官此時在暗地裡,喃喃自語。

“這些年輕人以為拿到了一點權利就可以為所欲為嗎?朝廷大事可不是開玩笑,全掌握在這些年輕人的手上,沒有咱們這些老人在後邊撐著,看他們能走多遠。”

“張居正……哼哼……你剛剛打倒了高拱,現在你想要坐穩這個位置,就一味地攀附著陳寒。

那我們就要告訴你,有些個東西是不能這麼做的。你也跟著他一起沉淪吧。”

不少文官嘀咕著。

可是索菲亞他們卻根本沒有理會這些人說的怪話。

直接就地取材。

然後開始設計合理的方案。

方案的設計,很快就由北方的一位學者提出來。

要參考趙州橋。

之所以要參考趙州橋,是因為也有一些個懂得觀測天氣氣候的學生提出來了。

之所以這些個文官在這個時候提出來,要他們半年之內修建好這座石橋,是因為再過個一兩個月就要開始到達雨水集中的時候。

那裡本來就是永定河河水暴漲之地,如果他們修建的石橋沒有辦法承受第一次洪水衝擊,就很可能會被沖垮。

木橋之所以沒有辦法修建就是這個原因。

但是趙州橋由於它是多孔設計,所以它能夠承受得了洪水的衝擊。

當那名學生將趙州橋的輪廓畫出來之後,索菲亞馬上就意識到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而且非常適合在永定河上架設一座這樣的石橋。

說幹就幹。

索菲亞讓學生們開始根據趙州橋的圖紙來建設模型。

另一方面她立刻率領人馬,向趙州橋所在的北直隸地區而去。

他首先要找到橋邊上那些維修人員的工匠。

雖說趙州橋是隋朝建設的,但是近幾年尤其是嘉靖年間也進行過一次大的翻修。

翻修之時,必定會有許多的工匠參與。

那邊的工匠或許有很多的經驗。

把那邊的工匠拉過來參與,到這一次修建這座仿照的州州橋或許有用。

第二個方面,她要親自去測量一下這座石橋的樣式、結構、長度、寬度、工藝等等。

這些東西如果都不瞭解的話,盲目地上馬,這座趙州橋肯定是要成為一個笑話。

索菲亞他們帶領的人馬,很快就來到了趙州橋所在的北直隸趙縣。

幸好離得不遠,時間上沒有耽誤多少。

再則他們到了之後發現,原來這座趙州橋在嘉靖四十二年的時候剛剛翻修過一次。

邊上有很多工匠都參與到了這一次的翻修。

於是索菲亞拿出了旨意,召集了當時翻修趙州橋的工匠,準備前往京師去修建一座一樣的趙州橋。

再一個,她發現趙州橋剛好符合永定河河寬,這讓索菲亞十分的心情終於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