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七百多萬兩白銀!晉商真有錢啊!第一次打劫的收穫居然如此大!

三千韃靼人回到了為他們早的大同兵營據點,把財寶和金銀往地上一鋪。

來到現場看情況的麻貴被嚇壞了。

怎麼這麼多黃金白銀,堆的跟小山一樣,

那些古董字畫、花瓶之類的也都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地上。

麻貴一開始很擔心,這些韃靼人會不會聽命令。

他也很擔心這些,韃靼人要是經過自己的手放到了大同去的話,一旦對這些百姓燒殺搶掠,那他的罪過可就大了。

可沒想到的是這幫韃靼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怎麼就那麼聽曹正淳的話。

曹正淳叫他們去殺孫家的人,這幫人就好像是傀儡一樣,沿途對百姓沒有一丁點的騷擾。

他可是聽說過答拉罕軍只會燒殺搶掠,戰鬥力其實不行。

也就是說他們會對百姓進行慘無人道的洗劫。

但這一次不一樣,這一次這支隊伍不知道是被調教的太好了,還是麻貴出現了幻覺。

他讓好幾個小兵跟隨在其中,看看這隻韃靼軍隊會不會出現混亂。

但讓那些小兵都詫異的是,以前他們看到這些韃靼人那都是吱哇亂叫,毫無軍紀,衝上去就只會燒殺搶掠。

但這一次居然排列整齊,全程都沒有一丁點的混亂,

而且走路似乎都踮著腳尖,沒有發出任何噪音。

在偌大的大同城主街之上,他們就像是漆黑的精靈一般,沒有驚擾邊上的普通百姓。

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他們的手段很殘酷、他們的行動很簡潔,衝進孫家大院就開始燒殺搶掠。

剛才在街上有多麼的小心謹慎,跑到孫家大院之後就有多麼的狂野。

孫家大院裡邊的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反應。

要知道這一支習慣了打劫的軍隊,他們居然帶著繩勾,孫家大院縱然有三丈多高的牆,可是也比城牆要矮的多。

這些彪形大漢,不僅騎馬很厲害,爬牆的功夫也不知是不是被狗攆了一樣,非常的矯健。

翻進院牆之後,開啟了大門,韃靼人魚貫而入就開始燒殺搶掠。

之前對百姓有多殘忍,現在對孫家大院裡面的人就有多殘忍。

這些小兵回來報告給麻貴的時候,麻貴就覺得自己是不是聽錯了,是不是耳朵出了問題,

怎麼會如此?

那些韃靼人明明都是一些禽獸,可是居然能夠如此剋制。

等把所有金銀珠寶、古董字畫,值錢的東西擺放得整整齊齊,恭迎著曹正淳來檢查的時候,麻貴都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真實實發生在眼前的。

這一支韃靼軍隊哪裡像是之前傳說中的那樣,沒有一點軍紀。

現在看人家這三千人站得整整齊齊,鴉雀無聲,每個人站的是筆挺得很。

雖說他們身上的味道非常衝,很難聞,但是那一股子氣勢讓經常帶兵打仗的麻貴都覺得,這是一支能征慣戰、訓練有素的軍隊。

當然麻貴是無法想象,這三千人當初看到曹正淳像個殺神一樣,在他們的軍營當中如入無人之地,殺得他們的同僚,沒有一具完整屍體,

那場面這些人是永遠不會忘記,現在就算是他們的親爹,讓他們反抗曹正淳,他們寧願把親爹給宰了也不反抗。

開玩笑,反抗曹公公,我們是長了八個腦袋,還是有九條命啊。

麻貴就這麼眼睜睜看著曹正淳像是檢閱部隊一樣的,在韃靼方陣當中來回的穿梭,

確保沒有一個韃靼人私藏的一丁點的財物,才帶著人清理了一下這一次的收穫。

孫家雖不像那八大家族般富裕,但是常年的走私也讓他們積累了可觀的財富。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盤點之後,發現光是白銀就足足達到了三百二十多萬兩,黃金十餘萬兩。

剩下的金銀首飾,珠寶玉器,古董花瓶,名人字畫,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粗略估算一下,這一次名人字畫,古董這些,加上金銀珠寶的價值,應該在七百萬兩左右。

即便曹正淳身在皇宮,看慣了金銀珠寶,也難免被眼前像小山般堆積的財富給震驚到。

看起來這幫山西財主果然是財大氣粗啊。

光是大同臨近邊界的一個家族,被取出來的財寶就如此之多,可想而知其他家族有多少。

曹正淳看到後,大手一揮:“貼上封條,屆時押解回京師。”

那些韃靼人很明顯是聽不懂他的話,但是經過翻譯翻完之後,那些韃靼人就像專業的打包隊伍,開始把砍伐下來的樹木裁成木板,然後釘成木箱子。

把金子銀子整整齊齊的碼放好,把花瓶玉器這些精細的東西墊上草料,整整齊齊的包裝好。

整個過程麻貴都在旁邊看著。

他很想看到這些不老實的,只會打家劫舍的韃靼人會偷偷摸摸的藏一些財物。

然而令他震驚的下巴掉在地上的情況發生了。

即便明軍躲在暗處偷偷觀看,也沒有發現一個韃靼人偷偷摸摸藏匿金子銀子。

而且人家是通宵達旦幹,幹起活來那叫一個利索。

很難想象一個兩百多斤的壯漢,居然能夠把拇指大小的玉器,小心謹慎的包裝好,就好像張飛繡花一樣,做的活那叫一個細緻啊,讓麻貴在邊上看的咋舌。

這到底是受了什麼樣的刺激,才能夠把他們給調教成如此。

怪只怪麻貴沒有見識。

如果他是韃靼人,親眼看到了曹正淳,如一尊戰神一樣殺的韃靼人屍橫遍野,那估計他也會變成小媳婦一樣。

把金銀珠寶都給打包好,整整齊齊的碼了幾十個大木箱子堆放在臨時的據點後,曹正淳才讓這三千人去休息。

接著就佈置另外的三千人馬,馬不停蹄的殺向了另外一個家族。

曹正淳聰明就聰明在,把俘虜過來的一萬兩千多還能行動的韃靼人,分成了三隊,輪流讓他們出去打劫,絕對不讓韃靼人閒下來。

麻貴他們的家族也是世代在山西這塊地方鎮守,說他們老實巴交,那絕不可能坐到這個位置。

但是比起那些土財主來說,他們還算好的。

在明朝晚期,當官的都貪的情況之下,麻家只是分了一點殘羹剩湯,沒有主動去做走私買賣就已經算不錯,所以曹正淳並沒有先跟麻貴算賬。

但即便如此,麻貴也是覺得如芒在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