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十多位官員實在是沒有想到陳寒居然說話不算數。

當然這是他們自己認為的,因為陳寒根本就沒有說過呀。

這一套他在滅掉孔家的時候用過。

當時他就覺得很奇怪,所以他又用了一下。

可是沒想到的是,用完了之後居然還有人會這麼急著,在他沒有說完話之後就來提前搶答。

這就是人性的。

在求生這個環節裡面,他們是沒有時間去思考的。

只想著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從而換取,拿著刀可以要他們命的人一點歡心。

從這裡陳寒也看到了人性的弱點。

那幾十名官員大罵:

“陳寒,你為何這麼不講信用?當著文武百官,全京城官員都在,你難道就如此失信於人嗎?”

“陳寒我們到底跟你有什麼仇,有什麼怨,你要如此對我們?”

“你讓我們身敗名裂,讓我們出賣朋友,出賣同僚我們都做了,可你還不願意放過我們,到底為什麼?”

“陳寒,你難道不想一想下場嗎?你以為滅掉我們就沒有人針對伱嗎?你以為我們死了之後,其他人就會對你怎麼樣嗎?非也,唯有你現在寬仁大度地原諒我們,才顯得你有真正的仁慈,今後才沒有那麼多人對付你。”

陳寒聽了都想笑。

那些正直的官員聽到他們這般狡辯,也想笑。

他們第一次生出這一次要支援陳寒的想法。

因為他們覺得陳寒滅掉這幫人實在是對天下而言有好處。

這樣的人的存在才是破壞整個文官體系的老鼠屎。

陳寒反問:“剛才本督在提條件的時候有跟你們說過,你們出賣了朋友,出賣了同僚,就原諒你們?”

陳寒這麼一說,頓時令幾十個官員啞口無言。

因為陳寒的確沒有說過。

其他的官員此時甚至站出來說道:

“我們未曾聽到陳大人說要原諒你們。”

“對呀,我們沒有聽到。”

“連我們都覺得是你們這幫人痴心妄想,人家陳大人明明說,只要你們站出來,就可以怎麼樣,還沒說完,光祿寺少卿不就自己主動站出來出賣了朋友嗎?這怎麼能怪得了人家陳大人呢?”

一開始看陳寒很不順眼的那些官員,此時紛紛站出來說話。

這一下令這四十多名官員啞口無言。

接著光祿寺少卿看向陳寒:“陳寒,你難道真要殺我們不成?現在我們是出賣了,你可以看看兩百多名官員一起出賣你,你就不想一想不想你自己的問題嗎?

現在你殺了我們,天下還會有更多官員出賣,還會有更多人對你不滿,你能殺得掉全天下所有官員不成?”於是陳寒反問:“那本督倒是要問問你們,你們為何要反對本督啊,本督是對不起百姓的,還是對不起你們了?對百姓本督用一條鞭法加上攤丁入畝,既解決了百姓交稅的問題,又讓百姓從此不需要被地主盤剝。

對官員本督是用了考成法,那也是督促官員用心做事。甚至本督還提出只要認真推行新法,便可獎勵俸祿,連小小的七品縣令,本督也可以讓他每月多出一倍的俸祿,甚至更多。

本督對不起誰了,本督倒想反問?

本督對百姓好,對推行新政的官員好,是哪條律法說過這是錯的?

本督只不過是破壞了某些個不當得利者的利益而已,所以你們處處針對,那本督為何不能殺你們?”

光祿寺少卿狡辯,“陳寒,拋開我們出賣你這件事不談,你覺得湖廣兩位王爺一起反對你,你就沒有錯嗎?他們為何能夠一下湊出十萬的大軍出來,你不想一想嘛,你就沒有錯嗎?既然那十萬反叛軍你都沒殺,那我們這二百人又算得了什麼?你應當反思的是這個,而不是一味地在這裡殺官員。

正如你所說,我們是萬萬人當中選出來的優秀人才,可以為百姓做點事情,你殺掉了我們,又要如何再挑選出一批像我們這樣的人來。”

陳寒聽了他的話之後,樂得不行,忽然想到那些小仙女說的,拋開事實不談,連事實都不談了,那談什麼?這個傢伙的口吻怎麼那麼像現代那些個打拳的人呢?陳寒笑完了之後,實在是不想跟他們囉嗦:“斃了他們!!”

陳寒不想跟他們囉嗦。

光祿寺少卿見陳寒來真的,嚇得屁滾尿流,“大人,我剛才說錯了,大人饒我一命,大人我不再做官了,我寧願告老還鄉行吧?大人……”

砰砰砰砰……

回答他們的是無情的火舌。

看著滿地的屍體,陳寒掃了一眼在場的官員,然後揹著手看向他們:“諸位,真是沒想到,還有絕大部分同僚是不希望本督死的,不過看起來人心向背還是有的,至少諸位都是明白人,吾心甚慰呀。”

其實對面那些官員聽到他的這話都想吐,他們之所以沒有與叛軍聯絡,絕不是像陳寒說的那樣不希望他死,其實是自己怕死,只是這一猶豫的功夫,就救了他們一命。

接下來,皇帝陛下照例是要賞賜,曹正淳身為宦官,如今已經位極人臣,是沒辦法升的。

陳寒的現在是國公爺,又是太子少師,也沒辦法升,就只能獎勵一點錢財。

陳寒和皇帝又是一番說相聲一樣的商業互吹之後,在所有關於羨慕的眼光當中,陳寒拿到了十萬兩白銀的賞賜。

其實相對於錢而言他不是很在乎,只是要走個形式。

正在所有人都以為皆大歡喜的時候,兵部那邊忽然收到了一封急報。

原來小日本那邊提前出動軍隊,以對馬海峽為跳板,直接進攻了朝鮮的釜山。

估計信送到來的時候,釜山一帶已經被完全吞併了。

在原來的歷史上,萬曆二十年完成了對日本統一的豐臣秀吉,發動了壬辰倭亂。

他們幾天之內就把平壤給吞併。

之後朝廷調動大軍,數萬人進攻小日本。

那一次的指揮官,剛好就是自己手下的李如松。

可沒想到,小日本居然提前了二十年發動這場戰爭,這令他很意外的。

所以朝鮮發了緊急求援信,希望大明作為宗主國能夠出兵平叛……

第二更!!